普通人参与股市,可以找主观多头私募替代型基金经理

北漂民工的 2024-10-17 09:56:56

看到李蓓老师发了一篇文章,聊了普通人如何参与股市的问题,我看懵了,还以为蓓总接了ETF广告,但显然不可能。

第一,蓓姐估计早就自由或接近自由了,多大的面子人家才给你打广告啊?第二,她推的两个指数,一个是央企红利50(931231.CS),这个是没有场内ETF的,只有俩场外指数,另一个港股通央企红利(931233.CS),场内的俩ETF规模都不大,场外也有俩。

这里面涉及四五个公司,如果是广告,那请问这个广告费应该谁来出?蓓姐说建议选规模大、流动性好的,问题是这几个产品,没有一个规模大的。

我记得小王之前盘点过《听说你们都在布局港股红利赛道》,这里面的港股红利指数非常多,难以分辨。

于是我又咨询了下“且涨投资说”,他给我科普了其中三个指数的区别: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是金融+能源中字头;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是剔除了金融的央企红利,重仓海油神华;

恒生中国央企,不是港股通,可以走QDII通道,股息税更划算。

不是,咱们就非得买ETF吗?别人说主动权益基金不好,咱就觉得一棍子打死全部主动权益基金是对的?

刚好最近有读者提问,我就回答一下。首先不推荐基金经理或者产品,仅从个人视角聊聊哪些基金经理更容易适应未来的市场,纯粹个人看法,不一定对,而且我视野有限,可能关注不全面。

桓哥曾经说过一句话:未来普通基民可以更多关注私募替代型基金经理。

换句话说,就是找一些有绝对收益思维、能控制回撤的基金经理。

其实可以下个结论,19~21年那一轮结构性牛市诞生的超大规模主动权益基金,在中期内看不到可能性了,或者是下一轮牛市中,很难再有现象及的千亿主动基金经理诞生,一方面指数投资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大家对主动权益基金还有伤痕效应,市场的共识是规模大的不要买,所以这也会反过来遏制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规模上限。当然,我相信基金公司们也会明白,基金经理的管理范围是有边界的,他们也会根据经理的能力边界去合理限购,防止大家买在高点。稳健是资管行业下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未来,只有能赚到钱的基金经理才能有长期生存空间,所以跑相对收益、规模依靠纯销售驱动的基金经理本质上是无法管理自己的负债端的。

我聊几个自己相对了解的,或者是接触比较多的,或者说是持仓时间比较长的(常看本号的读者可能已经听我介绍过很多次了,见《受益于高股息,但本质上是自由现金流》)。

1、国联基金郑玲

玲姐专注过一段时间军工(在军工企业从业过),专户出身,干过投总,我介绍过很多次了,她属于非常有个性、坚持做绝对收益的一位基金经理,因为是专户出身,所以基本上不跑相对收益,也许牛市的时候会跑输,但熊市的时候回撤控制很好,能找到一种花了公募的管理费买私募的感觉。

2、广发基金冯汉杰

也是我在文章中介绍多次的基金经理,他和郑玲一样自上而下,擅长仓位摆动,主动性价比,看风险补偿,在中加的时候我就很关注他,也是一位极具绝对收益思维的基金经理,是市场上比较早用股指期货做对冲的基金经理之一。

3、永赢基金许拓

他有个叫股息优选的产品,涨的时候和红利一起涨,红利跌的时候它不怎么跌,基本上是追求确定性收益的运作思路,不跑相对收益,回撤非常低,个股分散,行业集中,主要就找一些胜率比较高、下行风险不大的行业,不仅看过去高股息的品种,还挖掘潜在高股息的品种。

4、安信基金张翼飞

非常勤奋的一位老哥,认识好多年了,他是一直坚持绝对收益理念去做投资的,交易能力也很强,业绩没啥可说的,战绩可查。无敌是多么寂寞……

5、工银瑞信盛震山

这个也写过好多次,也是专户出身,喜欢左侧切入、注重估值的安全边际,有点像是郑玲和温宇峰的综合体。

6、大成基金徐彦

一颗不羁的灵魂,人称哲学家,路演都很少透露自己的投资理念,其实是很明显的深度价值风格,他季报一般都是胡乱写几句,啥时候开始写很多字了,说明那个季度做得不咋样,很有趣。

我觉得零售端选产品,一定要注重最大回撤指标,因为回撤低一点,就能少套一些客户,盈利的概率就高一点,少赚点没关系,但不能亏太多。

晚上还在和一个熟悉的银行产品经理聊,她说最近10月国庆后分行在引导老客户赎回,很多客户都是2020年前后买的新发,这一波少部分解套了,大部分也回血了不少,这几年客户体验比较差,还是先卖再说。

我也是去过不少网点的,听完真的觉得一把辛酸泪。

民工坚信,面对零售端的公募产品,考核相对收益的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坚持绝对收益思维,才能达成基民、基金公司、代销机构的三赢。

编辑:宇杰

风险提示:权益基金有可能跌60%,投资之前请仔细阅读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等文件,要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投资。不作为投资依据。

0 阅读:0

北漂民工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