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那么矬,为什么还能控制如此大的疆域?

侍儿看历史 2023-02-23 14:14:04

清朝所控制的疆域,都是前期百余年一点一点打下来的。

康熙元年,清朝的内外形势是这样的。

清朝的实际控制区域为今天的东北(对黑龙江两岸地区控制力非常弱,北岸已经被沙俄占据,南岸没有驻军,羁縻统治)、内蒙古的中部和东部、以及传统汉地。今天的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的西部地区、外东北、外蒙古均不在清朝的直接管辖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还有两点:

1、台湾岛、澎湖列岛、金门、厦门以及闽南沿海各岛皆为明郑政权控制,此外,台州、福州、漳州、温州、莆田甚至镇江、扬州等地,都曾被明郑占领并统治过。

2、三藩,是谁大家都知道的。其中,吴三桂镇守云、贵,清廷准予便宜行事,云、贵督抚全受他节制,相当于独立政府。福建、广东没有吴三桂这么大的权力,但也差不了太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来广西是打算封给孔有德的,但是这位汉奸老兄在同农民军李定国作战时失败了。按说失败也没啥,可是他很有气节,竟然自杀了,自焚于桂林,其子也被李定国所杀。所以无人袭封,仅有一女孔四贞嫁给孙延龄。

清廷感其忠义,即以孙延龄为将军代领其众,驻守桂林,并给予其很大的自主权。这个孙延龄是孔有德的铁杆部下,所以实际上,广西也是三藩的实力范围。

也就是说,在康熙亲政那会儿,即使是传统汉地,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甚至镇江、扬州,统治都是非常、非常不稳固的。

还有现在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所谓康熙割出去的尼布楚,你要知道,早在1653年俄国的哥萨克人已向贝加尔及黑龙江流域入侵,沿喀尔喀边境建立了阿尔巴津(1657)、叶拉夫宁斯克(1660)等一系列城堡。阿尔巴津位于黑龙江与额木尔河交界口东岸,西岸为今天中国黑龙江省兴安镇;雅克萨在哪里想必大家都清楚。这些地方都被沙俄占了,还怎么割这些地方以西的尼布楚呢?

而俄国人修建阿尔巴津据点的1657年,康熙才4岁。

比占多少地方更玄的是,当时的清廷内外都有忧患。

到康熙亲政那年,清军入关才25年,全国一多半儿的地方官员都是明朝投降的,后来的三番之乱他们中有很多人随风倒。

虽说干掉了鳌拜,后面还有他奶奶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撑着,但是此时康熙只有14岁。内部的三藩、明郑政权、民间反清势力都是不定时炸弹,之前归附的漠南蒙古的中西部地区也并不稳定,例如察哈尔。

除此之外,在今天的新疆地区,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在其首领僧格的带领下正在迅速崛起,已经占据了天山南北,逼迫土尔扈特部西迁至伏尔加河。此时整个卫拉特蒙古已经形成了两大部落并立的局面,即鄂齐尔图汗的和硕特部和僧格的准噶尔部,不久之后,鄂齐尔图汗就会被噶尔丹干掉。

今天的外蒙古当时叫喀尔喀蒙古,由三大部族组成,分别是土谢图、车臣、札萨克图。

1634年,皇太极击败了漠南蒙古(内蒙古)最大的部族察哈尔部,林丹汗兵败身死,后金兼并了大半个漠南蒙古。

这一幕让喀尔喀蒙古人心惊胆战,因为至此之后,皇太极只剩下两个扩张方向,一是向北攻击喀尔喀蒙古,二是向南攻击大明。

喀尔喀蒙古人也比较识相,他们知道后金的可怕实力,所以在1638年,土谢图汗衮布多尔济、车臣汗硕垒、札萨克图汗苏巴第三部联合遣使向后金进贡,表示善意。皇太极对外蒙古兴趣不大,既然人家表示了善意,就坡下驴,确定了两方的朝贡关系,谕令喀尔喀蒙古各部“岁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

也就是意思一下而已。

而在喀尔喀诸部心中,他们并不愿意与清朝建立类似漠南蒙古的从属关系,他们有更为远大的理想。从民族感情和认同感上看,他们更为怀念元帝国时期的辉煌与昌盛。

而他们此时除了要防备皇太极,还要防御西侵而来的庞然大物,沙俄,所以需要找个靠山。

其实此时站在抗俄第一线的是卫拉特蒙古人。卫拉特,即明朝的瓦剌,这个族群中最出名的人物,当然是绰罗斯·噶尔丹。

1634年,数百名哥萨克抢占了准噶尔部属地亚梅什盐湖,准噶尔部头领巴图尔珲台吉率军驱逐,作为报复,他还率军洗劫了盐湖以北的数个哥萨克小型据点。

1668年,哥萨克再次掠夺准噶尔部属地,杀死牧民500余人,抢走妇孺300余人,并掠走大量牲畜。巴图尔珲台吉之子僧格率军包围克拉斯诺雅尔斯克据点,以武力逼迫沙俄退还掳掠的人口、财物。

1670年,哥萨克再次掳掠准部,僧格扣留沙俄使者为人质,要求沙俄退还掳掠人口。

在整个17世纪,准部几乎每年都要跟东侵的哥萨克打几仗,双方互相抢掠、杀戮,互相蚕食草原,不厌其烦,直至噶尔丹上场。

比较搞笑的是,虽然双方经常打,但是贸易照常进行。因为哥萨克自己不饲养牛羊,所以当物资匮乏时,会用武器交换些皮毛、食物,准部也是来者不拒。

这种情况下,卫拉特蒙古人也需要盟友。

于是,1640年,在札萨克图汗苏巴第的倡导下,喀尔喀、卫拉特两大族群在塔尔巴哈台会盟。在这次会盟上制定了一部《蒙古—卫拉特法典》,这部法典类似一种军事和政治同盟,主要内容有两点,共同御敌和维护民族共同利益。

这个法典表面是防着沙俄,而实际上也是针对清帝国。

此时的青藏高原,是固始汗创立的和硕特汗国。

这个固始汗出身于卫拉特蒙古的和硕特部(成吉思汗嫡系后裔),就是我上面介绍过的那个跟准部并立的卫拉特蒙古部落,其属地在天山南部地区。1637-1641年,该部伟大的领袖固始汗率领部分族人向南攻入青海和西康,1642年攻占日喀则,灭噶举派的藏巴汗政权,确立格鲁派诸(黄教,也就是达赖喇嘛的那个教)领袖在西藏的政治地位,重建布达拉宫、扩建大昭寺。

这是个二元游牧帝国,后期青海一带归汗王系统管辖,西藏一带归达赖系统管辖。

也正是固始汗向南扩张,削弱了和硕特部的实力,使得准噶尔部有了扩张的空间,从巴图尔珲台吉到僧格,都在扩张势力,直到噶尔丹的出现并统一了卫拉特蒙古。

好啦,看看清朝是怎么打下这些地方的。

1、顺治三年,多铎率八旗军2万、内蒙古军队1万左右远征喀尔喀,对手为喀尔喀蒙古(外蒙)联军,共约5万人。清军胜,战果:斩首数千人,俘千余人,获驼千九百、马二万一千一百、牛一万六千九百、羊十三万五千三百有奇。

喀尔喀蒙古军队是冷兵器轻骑兵。

此战巩固了清帝国对漠南蒙古的统治,使喀尔喀蒙古内部发生分裂。

2、顺治九年,中俄乌扎拉村战役,清军600人,大炮6门,鸟枪30杆;俄军206人,200杆枪,炮3门。清军攻坚,失败,阵亡200余人。

3、顺治十一年(1654年)4月21日,沙尔虎达挑选八旗兵300人、赫哲兵300人、朝鲜兵100人,共计700人,乘坐大小船只45艘,与俄军战于混同江口(松花江汇入黑龙江江口);俄军400余人,所乘坐的船共39艘,其中大船13艘,小船26艘。

双方激战八天,俄军败,死伤200余人;清军死伤不足百人,朝鲜兵无伤亡。

4、顺治十二年(1655年)2月,清兵部尚书明安达礼,亲率一万大军沿黑龙江而上,围攻俄军盘踞的呼马尔寨。因天气寒冷,后勤补给不济,被迫撤军,伤亡情况不详。

5、顺治十五年(1658年)7月15日,沙尔虎达率清军1400人、朝鲜兵200人,分乘大小船只47艘自牡丹江进入松花江,在江口设伏,拦截俄军,清军胜。

战果:俄军300余人中被击毙270人,11艘船中有7艘被击沉,3艘被俘,仅1只逃出,俄军首领斯捷潘诺夫被当场击毙。其武器弹药及之前所掠取的各种皮毛3080张被清军缴获。

清军伤亡320人,朝鲜军队伤亡37人,其中8人阵亡。

6、顺治十五年(1658年)8月,沙尔虎达率清军沿松花江北上,又沿黑龙江逆流而上,一路拔出沙俄的小型据点,最后直捣俄军老巢呼马尔寨,攻克寨堡,将其焚毁后撤军。

战果:累计击毙俄军200余人。

自此,黑龙江中下游南岸的沙俄侵略者已经全部肃清。

自顺治六年哈巴罗夫率领138人窜入黑龙江流域以来,俄雅库茨克督军、托木斯克督军处累计派出千余名哥萨克进犯东北。据不完全统计,他们累计屠杀、掳掠当地少数民族部众四千余人,为祸达十年之久。

最终,这些刽子手中,除哈巴罗夫等少数人因回莫斯科接受“表扬”躲过一劫外,大部分人将他们的尸体永远地留在了这片黑土地上。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然也。

顺治朝的对俄战争,确定了清帝国对松花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控制权,该地区部众感恩顺治出兵驱俄,主动上表归附。虽然后来俄军趁康熙年幼、四大辅政不管事儿重回雅克萨,但此时清军出兵已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7、第一次雅克萨,第二次雅克萨,大家都清楚,都是清军胜,累计打死俄军千余人,不再赘述。

此战后,康熙在瑷珲设管辖机构,设常驻军,正式控制了黑龙江中下游、南北岸。

8、三征噶尔丹,结果不多说,但我要向大家说明一下噶尔丹军队的战力。与喀尔喀蒙古军队不同,准噶尔军是火枪装备率非常高的军队。

“甲士持鸟炮短枪,腰弓矢佩刀。”

准噶尔军队火器装备水平,与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军队相当。其鸟枪、骆驼炮等装备,均源自土耳其。

根据张建先生的描述:

“笔者在故宫博物院考察库藏火器时,曾目睹“厄鲁特鸟枪”实物。其中一支长 180 cm,口径 15 mm。枪管系铁制,长 134.5 cm,用 4 道铜箍和 2 条皮绳固定在枪床上,末端与枪床嵌合,没有螺栓。火机在枪身右侧,铁质,火门上设有可旋转 180° 的盖子,以避风雨,十分精巧。枪托笔直狭长,下倾 35°。扳机为较早期的钮扣式。枪身镀有伊斯兰风格的植物纹饰,与萨菲、莫卧儿帝国的火绳枪形制完全相同。”

根据后来清史对昭莫多之战的记载,噶尔丹兵败穷困之际,“兵五千余,鸟枪已不足两千”。在兵员不整的情况下,准噶尔军尚有40%火枪装备比例;如果军容齐整,则准部军队半数装备火器应该是可能的。

在康熙征伐噶尔丹的这个节点,土耳其宰相卡拉·穆斯塔法正率兵15万围攻维也纳,而这支土耳其军队最终是被奥地利、巴伐利亚、波兰、沙俄、威尼斯的联军击败的。

而噶尔丹前后所动用的兵力,大致在5万骑兵左右。这么一对比,你能明白准部的军力了吗?

此战确定了清帝国对喀尔喀蒙古、科布多(阿尔泰山脉东侧)的控制权,喀尔喀蒙古正式归附清廷。

9、第一次驱准保藏(准噶尔新一任大汗策妄阿拉布坦派人偷袭拉萨,清朝派军驱赶),清军出兵3000人,准军约8000人。结果:清军败,死伤一千余人,康熙朝对外战争第一次失败。

有个比较有趣的事儿。

策妄阿拉布坦在听前线汇报时,沙俄使者在场。

士兵报捷:说打赢了清军,斩首多少多少。而俄国使者后来记录:“大台吉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奖赏这个士兵,反而十分不安,他仿佛预感到了什么,又好像是在畏惧什么。”

因为策妄阿拉布坦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大策凌敦多布捅了马蜂窝,摸了老虎的屁股。

那会儿的清军,属于那种你敢打我,我一定打死你的军队。

10、第二次驱准保藏,即老十四远征西藏。结果,清军胜,入藏的8000名准军,回去了不到1000人。

此战确定了清廷对青藏高原的军事控制。

11、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就是电视剧里演的那个,其实岳钟琪比年羹尧重要得多,懒得讲了,清军胜。

我一直很同情罗卜兄,其实人家也有苦衷啊。

此战过后,雍正设驻藏大臣,完成了行政机构的设立,整个青藏高原并入清朝版图。

12、雍正九年,和通泊之战。清军2.5万人,准噶尔军1.5万人,清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损失2.3万人。

此战为清帝国建国后第一次割让领土,战后清准双方划定边界,雍正把科布多割给了准噶尔汗国。

雍正真的被高估了,这是1840年之前清军对外战争最窝囊的一仗。更讽刺的是,战前雍正为了让沙俄保持中立,将贝加尔湖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通过《恰克图条约》让给了沙俄,而那片土地祖祖辈辈都是已经归附清廷的喀尔喀蒙古人的土地,十年前土谢图汗的军队还曾在那里与沙俄血战,让沙俄的援军无法增援雅克萨。当年苏武牧羊的地方,就在这里。

恰克图条约让与沙俄的地区

而沙俄能占如此大的便宜,还在于他们提前知道了雍正的底牌。泄露雍正底牌的,是内阁大学士马齐,他收了大概一千两白银,就把这个底牌告诉了俄国传教士。。。

可见,肃贪太狠也不好啊。官员都清汤寡水的,看见钱就没有底线了。

13、乾隆二十年、乾隆二十二年两次准部之役,乾隆帝趁人家天灾内乱出兵,灭了准噶尔。

此战确定了清帝国对今天的新疆、东哈萨克和整个阿尔泰山脉(唐努乌梁海)的管辖权,还收回了之前被雍正割出去的科布多。新增实控面积300万平方公里,接近今天两个新疆大。

我根据今天的行政区划面积粗粗统计了一下,康熙一朝,康熙新增实控的地区为:

1、今天的蒙古国(多伦会盟后实控),156.65万平方公里;达里冈爱牧场(喀尔喀蒙古王公献给康熙的皇家牧场,已计入蒙古国领土面积,不再重复计算);

2、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原科布多所在,三征噶尔丹后实控),17.04万平方公里;

3、中国台湾地区(设台湾县后实控),3.62万平方公里;

4、西藏省,120.22万平方公里;青海省(驱准保藏后实控),72万平方公里;

5、内蒙古西部(老十四兵分三路攻打准噶尔时实控),约30万平方公里;

6、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阿穆尔州、犹太州、萨哈林州、滨海边疆区(尼布楚条约后实控),根据俄罗斯行政区划面积,以上合计143.83万平方公里;黑龙江中北部及今天的大兴安岭北段,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

以上领土均设有清朝的行政机构,均为在康熙朝完成实控,面积合计593.36万平方公里。

这个开拓面积在世界史上也是空前绝后,没有一个帝王能在自己的任期内拓展如此多的土地。

所以,人家晚期是很挫,但是人家中前期也很猛,并不矛盾。

咸丰后来死活不愿意见外国使节,因为他们不愿意跪,很多人骂咸丰蠢。

是够蠢,但你要知道,1840年之前的有清一代,所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往来的国家(除了沙俄),均为清廷臣属之国。即便是沙俄,自雅克萨之战后,其使者见了康熙,也是老老实实的下跪。咸丰还是有点骨气的,他的这种表现,是觉得自己对不起祖宗。

最后,八旗不是骑射、不是冷兵器、不是大刀、长矛。

满文老档记载,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就成立了专门的火枪部队,即为鸟枪军。这种特种部队各个旗都有,组成为100名八旗军和20名奴仆,拥有43支鸟枪,22门小炮,4辆盾车。松山之战中,清军缴获红夷炮5门,发熕炮2门,大将军炮146门,二将军炮737门,三将军炮1237门,行营炮200门,佛郎机33门;锦州之战中,清军缴获红夷炮7门,发熕炮1门,子母炮3门,大将军炮18门,二将军炮147门,三将军炮176门,行营炮33门,佛郎机12门;塔山之战中,清军缴获缴获红夷炮1门,发熕炮2门,大小将军炮409门,佛郎机37门;杏山之战中,清军缴获红夷炮2门,大将军炮6门,二将军炮122门,行营炮182门,佛郎机65门。仅仅这四战,清军就缴获大小火炮3583门。

康熙二十八年,朝鲜一次性进贡鸟枪3000杆。

仅康熙一朝,就造了903门红衣炮,而同时期沙俄全国可用的野战重炮,不到500门。

清帝国之所以晚期那么挫,有两大原因。

一是前期太猛了,怎么打都赢,缺乏改良的外部动力;二是发现自己不行的时候,病急乱投医,重用了李鸿章。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比下,一鸦、二鸦、太平天国,多少督抚、将军自焚、自杀、阵亡、战死,再看看甲午战争那会儿,有几个能做到的。

很多时候,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而是人。

就这些。

6 阅读:1056
评论列表
  • 2023-02-24 00:38

    康乾威武!顺治帝也是!

  • 2023-04-04 20:55

    清朝晚期哪块土地在清朝控制之下?蒙古是沙俄的,东北和山东台湾澎湖列岛是日本的,长江流域和西藏是英国的,南方各省在汉人手里,北京到山海关由八国联军共管。你说还有哪块土地清政府掌控的了的,鞑子的脖子都被洋人掐着呢。[得瑟]

  • 2023-04-04 07:36

    不要随意喷好吧 甲午战争 当兵的也尽力了 时代不一样 人家有枪 有炮了 冷兵器的话 依旧强悍 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利 也不会有 盛世危言 的问世 正是有了盛世危言 才有了指引新时代的方向 变法 抛弃传统的 八股文 教育

  • 2023-04-10 18:36

    新疆是历史,中华民族,地缘政治,生态环境,丝绸之路的贡献,现在不是清朝也没飞了,说清朝贡献多么不要脸。

侍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