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福建省蒲田县有一个姓林的老爷,五十岁那年才生了个小女孩取名小姑。这小姑长得十分逗人喜爱,左邻右舍,没有不喜欢她的;林家老爷更是高兴得连嘴也合不拢。小姑四岁起,林老爷便请了一位私塾先生教她念四书五经。
开始几年,小姑天天被关在屋子内,倒也学了一些文章,谁知日子一长,念来念去便觉得枯燥无味了。到了八岁,小姑干脆丢下书本不读,偷偷地溜到屋后山上,和村里一个打柴的男孩玩耍。
这打柴的男孩,名叫彭郎,住在村东头的一间茅棚里,三岁时死了父亲,八岁时便一个人上山打柴卖钱养活母亲。他每天山前山后,山上山下,钻刺窝、爬树梢、攀悬崖、跳深涧,动作麻利,像一只小猴子一样灵活极了。小姑见了十分佩服,便左一个彭郎哥,右一个彭郎哥,硬是吵着要带她去采山药,摘山果,捉野免,掏鸟窝。彭郎开始总要躲着她。心里想:我一天要砍一担柴,谁还有这些闲工夫?小姑却不管彭郎高兴不高兴,仍旧天天吵着要彭郎带她上山去。一连几天,彭郎不但没有甩开小姑,反而觉得小姑聪明勇敢,十分可爱。从此,两人一边砍柴,一边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林家老爷发现小姑成天跟一个穷孩子在后山嬉耍,心里很不畅快。他想要不是彭郎这穷小子勾引,我女儿会变得这样野吗?对,该去教训教训这穷小子!他刚出门,便碰上一个看相先生。那看相先生见林老爷满脸怒气,便随意问了一句:“林老爷,什么事不高兴啊?”
林老爷见是看相的先生,转念一想:“女儿不守家规,莫不是中了什么邪?对,请看相先生给她看个相,再去收拾那穷小子。”想到这里,他连忙将看相先生请到家里,硬是拖出小姑来看相。
看相先生仔细地给小姑看了一会相,急忙把林老爷拉过一边说:“老爷,我有话直说,你女儿左耳下面有一颗黑痣,照我看,那是颗邪痣,邪气正从左边来,你得小心看着点啊!”
林老爷一听这话,联想到彭郎住的茅棚,正是他家的左方,对呀,这彭郎果然是个邪妖,如不赶快把他赶走,岂不要连累女儿一生么:于是,林老爷以驱邪为名,来到彭郎家里,硬是把彭郎母子从茅棚里赶了出来。从此,彭郎母子四乡流落,到处乞讨。
自从彭郎母子被赶出村以后,可怜小姑每日里饭不思,茶不饮,成天叫着:“我要彭郎哥,我要彭郎哥。”林老爷以为邪气攻心,每天烧香还愿,求菩萨保佑。
一年过去,小姑已经十岁了。这年春上,福建遭外寇入侵,小姑一家在兵荒马乱中逃散,林老爷在途中因病死去,剩下小姑孤单一人。这天黄昏,她站在荒野中伤心地哭着,突然天空乌云滚滚,一阵狂风吹过,一位老道人出现在小姑眼前,这老道人不是别人,正是长年在峨嵋山修炼宝伞的道德真君。道德真君与武夷山如意真人两相要好。这天,正准备上山与如意真人商讨修炼宝伞之事,半途遇见小姑一人在山岗上哭泣,便上前询问,小姑把逃难一事向他说了。他见小姑十分灵秀,随即腾云驾雾,将她带回峨嵋山静山观学道。从此,小姑拜道德真君为师,每日跟随师父读真经,学道法,修仙丹,炼宝伞。道德真君见小姑聪明伶俐,非常喜爱。
一晃就是十年,小姑由于自幼跟彭郎爬山过岭,认得不少草药。因此,每天学道修行以后,她还以采药行医为乐,经常带着二个小道童,越山涧,攀悬崖,上峨嵋山采集药草,为附近的穷苦百姓治病。
第二天,小姑念完真经,仍旧提着山锄,带着小道童上山去挖草药。当他们来到悬崖边时,小姑发现崖石上有一棵晶莹的灵芝仙草。她顾不得山崖陡峭,当即沿着悬崖往下爬去,爬呀爬呀,好不容易爬到灵芝草旁边,忽然脚下一块崖石松动,小姑来不及站稳,顺势一滑,随着崖石掉下万丈深渊,小道童吓得面色如土,惊慌地叫喊,半天不见回声,只好哭丧着脸,回静山观告诉了道德真君。
道德真君一听,又气又急,三脚并做两步,急急忙忙赶到悬崖下寻找,只见草丛里鲜血淋淋,却不见小姑人影。
原来,小姑跌下崖后,却被一个樵夫救了起来。这樵夫不是别人,正是小姑十年前日夜思念的彭郎哥。彭郎自从被林老爷赶出村后,母子俩一路讨乞,历尽了千辛万苦,来到峨嵋山,见山上山下柴草很多,便住了下来,依然以打柴为生,糊口度日。
彭郎万万没有想到摔在山崖下的女道人正是他早年青梅竹马的小姑。当彭郎把她背回家时,母子俩才发现她的左耳下有一颗黑痣,触景生情,往事一件件涌上心头,彭郎真想把小姑喊醒,问个明白,只是小姑伤势过重,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不省人事。彭郎只好请母亲细心照料,自己转身出门,决定摘下那棵灵芝仙草,给小姑服用。
却说,道德真君见小姑摔下崖后不见人影,料定有人将小姑救走了。便领着道童,盘山寻找。当他们来到彭郎家里,刚好小姑苏醒过来。彭郎母亲没来得及问句话,道德真君就连连道谢,把小姑接回静山观了。
小姑在静山观养息,神智逐渐清醒,身体也逐渐恢复,心里十分感激她的救命恩人。一天,她吩咐道童,带上银两要去感谢,正好遇见彭郎来观求见。小姑与彭郎,十年离别,思情万千。好一会,小姑才吐出“彭郎哥”三个字,彭郎把手中摘来的灵芝仙草递给了小姑。
从此后,小姑经常偷偷下山,去看望彭郎母子。彭郎母子俩更是把小姑当作亲人一样对待,天长日久,小姑与彭郎心心相印,情意深长。可惜好景不长,小姑与彭郎的接触被道德真君知道了,道德真君以败坏教规为名,把小姑锁在静山观内,叫道童严加看管。
不说小姑与彭郎的相思情意,却说道德真君这天正在修炼宝伞,见道童禀报说,如意真人在武夷山炼成一口飞剑,邀师父前去试剑。道德真君听了,马上吩咐道童准备礼物前往祝贺。临走之前,叫道童在三天之内,在家把宝伞炼好,回来时,他要请如意真人同来试伞。
道童平时受小姑恩惠不浅,道德真君一走,她便偷偷地把小姑放了出来,又把彭郎引进观中,劝他俩双双远走高飞。小姑和彭郎觉得道童说得在理,十分感激,只是想不出好的法子逃走。这时,道童想起道德真君临走时的吩咐,便要小姑帮忙炼伞,炼好伞后,趁道德真君不在,撑开宝伞,驾云飞行,逃离峨嵋山。小姑彭郎都觉得这主意很好。三人立即动手,齐心协力,日夜炼伞,不到两天,宝伞果然炼成。
第三天大清早,道童将宝伞交给小姑,催他俩赶紧离开。小姑和彭郎在道童的帮助下,来到峨嵋山山顶,迎着飘飘荡荡的白云,借着吹来的风力,撑开宝伞,双双向东飞去。谁知冤家路窄,小姑和彭郎正欢天喜地远走高飞,不料道德真君正与如意真人一道返回峨嵋山。道德真君远远看见小姑和彭郎正撑着宝伞飘飘飞过来,大吃一惊,一时慌了手脚,只得求助如意真人帮忙。如意真人不慌不忙,取出腰中宝剑,只见一道金光冲过云层,直朝宝伞飞去。
小姑和彭郎回头一看,说了声:“不好:”只见飞剑向他们追了过来。当他们飞到彭泽县城上空时,飞剑正好追上宝伞,“啪”一声巨响,飞剑刺入宝伞,把宝伞劈成了两半。小姑和彭郎只得各人撑着半边宝伞,降落在彭泽县城东北角的地方。彭郎掉在长江南边,化成了一座半边山头,后来取名为彭郎矶。小姑掉在长江北岸,化成一座孤山,后来取名叫小姑山。从此,两座山隔江相望。千百年来,两座山庙的钟声隐约回荡,就像是小姑和彭郎在相互呼唤,倾吐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