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太康失政

翁卫和说古史 2024-04-12 21:09:25

这个“小元首”男人刚刚到“束发及冠”的年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十六七岁的模样,就是因为他祸及夏朝。

这小王是谁呢?

他是夏启子太康。

古传,夏启元年生太康,启十六岁陟,太康即位,四年陟。

太康十六岁当夏王,在位未满一年即被后羿篡位。三年后其在流亡途中死亡。

此铜像表现他为束发及冠之年。

束发——称纚,亦作縰。

束发用帛,宽二尺二寸,长六尺。

诗曰:“岌岌冠縰,累累辫发。”

即以帛为之,以束发为本,而垂余于发后,以为饰。

铜头像的年龄、装扮、特征与早夏太康形象吻合无疑。早夏时候,唯有太康在少年时期就王天下,这也是古文明在“塑王”上留给我们的区分。

太康失国,其兄弟被赶至洛河(今之金沙遗址)。兄弟之心咸怨,追忆大禹之告诫,遂作《五子之歌》表达悔之晚矣的哀叹。

从《五子之歌》反馈的内容及目前考古发掘的三星堆“灭亡坑”,我们知道夏失三世非空穴来风,这是地下遗物与地上“材料”的又一次完美互证,也是我们找到早夏的实证!

《尚书·五子之歌》所反馈的内容:

一、(禹)太祖有训言,民可亲近,而不可轻看。

民是邦中之本,根本牢固,邦中安宁。

我看天下愚夫思妇,何能胜我。

一个人,多次失误,岂怨不明,是自己不见自己的失误而已。

我临万民之上,惧怕得象是用朽绳驾六马。

为人上人者(王),怎能不恭不敬。

二、祖训有言,内贪女色,外迷狩猎,嗜酒迷乐,高建宫殿,有此一条,未有不亡。

三、夏承陶唐,有此翼方。今失其道,乱其政纲,导致灭亡。

四、我祖(禹)明又明,为万邦之王。有典章、有法则,传给子孙。征赋计量器具有在王府。现丢弃传承,致使宗庙倒覆、祖宗绝祀。

五、呜呼!现在怎么还能回到过去,我心悲伤。

百姓仇恨我们,我们靠谁依赖谁?

郁闷极了我的心。颜面尽失,惭愧得都不好意思了,兄不慎缺德失去王位,如今虽然后悔,又岂能挽回。

这些反映出来太康失夏,宗庙被覆、祖宗绝祀……就是三星堆“灭王坑”的景象!

根据翁卫和提供的信息,三星堆的这个铜头像可能是早夏时期的太康王。太康王十六岁登基,但在位未满一年就被后羿篡位。在流亡途中,太康王不幸身亡。铜头像的年龄、装扮和特征与早夏太康的形象相吻合,因此被认为是太康王在束发及冠年龄的形象。

太康王失去夏朝的统治地位,导致了国家的灭亡。他的兄弟们被赶至雒河,这一段历史也反映在了《尚书·五子之歌》中。这首歌表达了对夏失去的悔恨之情,以及对失去的王位的无奈和后悔。

夏失去了太康王的统治,宗庙倒塌,祖宗祭祀绝迹,这也被反映在了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中,特别是那些被称为“灭王坑”的遗迹。

通过对《五子之歌》和三星堆的考古发现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早夏时期的历史,以及太康王失去王位的原因和影响。

1 阅读:636
评论列表
  • 2024-05-16 23:32

    三星堆遗址离今有五千年吧?轩辕黄帝还没有出生,轩辕黄帝的曾孙帝尧,帝尧之孙太康到先失国了![点赞][点赞][点赞]

翁卫和说古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