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婦好墓”不是墓而是殷王朝重屋(宗庙)

翁卫和说古史 2024-10-20 19:06:37

这篇考古论文旨在重新审视安阳殷墟五号遗址的性质,提出这一遗址并非墓葬,而是“高辛辛妃宗庙”。该论文结合考古学和文献学分析,指出目前普遍认为的“妇好墓”实际上是殷王朝祖先祭祀的宗庙,而非个体墓葬。

一、现存观点的误解

现今考古界普遍认为殷墟五号遗址为“妇好墓”,即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的墓葬。此观点基于遗址出土的女性墓葬形制和大量随葬品。然而,这一解释忽视了该遗址的宗庙性质和祭祀功能。

根据甲骨卜辞和其他文献的记载,殷墟五号遗址位于殷墟王城宗庙区,是一个以祭祀为核心的场所。地面建筑的消失使得后人误将地下部分(即祖灵室)视为墓葬。这种误解导致了“妇好墓”的概念,但实质上,这个遗址是一个宗庙而非单纯的墓葬。

二、“高辛辛妃重屋”——殷王朝的宗庙

(一)甲骨卜辞的重新解读

甲骨卜辞中的“母辛宗”是历代殷王用来祭祀祖先的宗庙,尤其是祭祀殷王朝始祖母辛(即简狄)的场所。“高辛辛妃重屋”应是这一宗庙的正式名称。“母辛宗”并非指个体墓葬,而是指殷王朝祭祀祖先的享堂。

(二)宗庙的功能与地下祖灵室

殷墟五号宗庙是殷王朝祭祀和纪念历代祖先的重要场所。宗庙地上的建筑用于宗族祭祀仪式,地下的祖灵室则安置祖先的纪念物品和遗骸。祖灵室并非单一墓葬,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宗教祭祀场所。

出土文物如刻有“公妃终入石”铭文的玉石和护卫祖灵的遗骸,表明该遗址是用于祭祀祖先,而非普通的墓地。这些发现与殷商时期的宗庙礼仪制度相符合,说明殷墟五号重屋是祭祀殷王朝祖先的重要场所。

三、宗庙性质的考古证据

在考古学上,地上宗庙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已无法完全复原,但地下祖灵室的完好保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证据。这些遗存包括大量的祭祀用器物、玉器、甲骨文铭文等,它们反映了宗庙作为祭祀场所的重要性。

1. 宗庙的地上建筑遗迹:虽然地上建筑早已消失,但根据甲骨卜辞的记载和出土文物,可以推测该建筑是用于历代殷王祭祀祖先的重要场所。

2. 地下祖灵室的功能:祖灵室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祭祀祖先的物证,如陪葬的神物、器物和人、畜遗骸,这些都指向宗庙而非单纯的墓葬功能。

四、“妇好墓”的误解与辛妃宗庙的恢复

目前将该遗址称为“妇好墓”实则是一种误解。根据文献和考古证据,地下祖灵室安置的应是殷王朝祖母辛妃(简狄)的灵物,而非妇好的遗物。妇好作为商武丁王的配偶,其身份和地位与宗母辛妃不同,而殷墟五号遗址实际上是辛妃的宗庙。

简狄作为宗母的重要性:简狄作为殷王朝的宗母,其祭祀地位无可争议。将这一遗址视为妇好的墓葬,忽略了简狄作为殷王朝宗母在宗庙中的核心地位,也错误地赋予了妇好不符合其身份的地位。

五、结论

殷墟五号重屋遗址应被重新定义为“高辛辛妃宗庙”,是殷王朝历代祭祀祖先的重要场所,而非单一的墓葬遗址。这一重新解释不仅符合甲骨卜辞的记载,也与考古发现相吻合。通过重新审视殷墟五号遗址的性质,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还原殷商时期的宗教祭祀制度,纠正以往考古研究中的误解,并为进一步研究殷王朝的宗庙文化提供基础。

0 阅读:29

翁卫和说古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