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前线 华仔
一直以来可穿戴设备都被认为是手机的“衍生品”,但如今这样的关系正悄然发生改变。
昨天的元宵节过完,这个年也算真正过完了。疫情的放开让这次新年的年味儿浓厚了不少,见面的亲戚朋友多了,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可穿戴设备正在变得无处不在。从手环、手表,到眼镜、护颈,再到各种运动用的辅助设备,大家都或多或少在用,而且见面也都会聊。
与之相对的,近期IDC发布了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292万台,同比下降12.6%。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
以前的可穿戴设备被认为是手机的附属品,可如今形势逐渐逆转,前者在种类、用途和市场上欣欣向荣,后者在触顶及疫情等因素影响下下滑趋势明显。在前线老凉认为,可穿戴设备反哺手机的时刻已经到来。
可穿戴设备契合运动与健康领域
有没有发现,疫情让运动和健康话题受到持续关注,也把可穿戴设备带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监测心率、血氧等体征参数。疫情放开后的第一个春节,走亲访友变得频繁,而可穿戴设备也成为不少人选择给老人购买的健康礼物。
老凉认为,可穿戴设备应用越来越广,与自身的功能性、设计时尚化、价格亲民等因素关系密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其背后手机厂商的推广有很大关系。
最初的可穿戴设备,手环、手表、眼镜等,大多是各大手机厂商推出来的生态化产品,目的是为了围绕手机这一核心,完善智能生活生态圈。各大手机厂商为此付出了不少努力,这也促使可穿戴设备市场在早期能够平稳成长。
如今,可穿戴业务已经成了不少公司的增长新引擎,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可穿戴设备还远没有达到繁荣的阶段,产品功能也不是很强大,市场也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手机下滑并非末日
在IDC的数据中,去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大降幅,也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时隔10年,出货量再次回落到3亿以下市场大盘的一种境地。
这样的原因有很多,市场触顶进入存量时代、手机性能过剩、疫情持续下消费者换机热情降低……老凉表示,以我自身为例,我的手机已经用了3年,但依旧流畅好用,估计还能再战3年,目前也没有升级的欲望。
手机下滑的外部因素明显,但内部因素也不容忽视,创新乏力仍占据主导。现在的手机跟3年前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也无非是性能提升一些、充电速度快、样子好看一点而已。
手机市场,已经到了去数量、追质量的时代了。
老凉认为,对比可穿戴设备和手机领域两种发展趋势,手机下滑非但不会拖可穿戴设备的后腿,还可能促使可穿戴设备进一步增长。现在也到了可穿戴设备反哺手机的时刻,手机厂商基本都有可穿戴设备产品线,手机与这些设备融合,能够打造出更加完整的智能穿戴生态。但是目前,手机厂商并没有完全激活可穿戴设备的产品潜力和市场活力。
跨界、融合,激活市场新机遇
可穿戴设备发展到现在,种类逐渐丰富,但最火的产品无非是耳机、手表、手环、眼镜几种,爆款单一。另外,这也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强调性价比的功能太少,功能强大的又太贵。还有也是创新问题,多数品牌都做一样的东西,只不过是外观和app界面略有差别,特别是一些厂商跟着大厂后面吃红利。
当然,也有一些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的新机会,比如现在最热的部位是耳部、腕部、眼部,这些部位的产品太多,近乎红海。不过这些部位的商业价值可以进一步深挖,产品创新度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让功能更进一步丰富,高端功能平民化等。
此外,可穿戴设备赛道应该进一步拓宽,开拓全新的佩戴部位,更高的价值会出现在颈部、心肺部、腰部等全新的部位上。
当然,可穿戴设备如今也有着跨界和融合的趋势。比如一些车企,也会去做可穿戴设备,这一方面是应用生态和用户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市场形态。毕竟车是人们的第三空间,要做智能化,单纯做手机没意思,如果更进一步做一些汽车、出行、健康等与车主、用户相关的可穿戴设备,就会创造出更大的市场潜力。
与车主、乘客有关的可穿戴设备,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如有关车祸预警、车主腰部/膝部/颈部健康、远程遥控、娱乐等众多的功能,进而构建全新的出行生态体验。通过进一步挖掘和拓深与手机、智能家居、汽车出行等场景的联动,形成更加独特的可穿戴设备应用体验和生态。
总结:手机与可穿戴设备关联越来越密切,二者相互推动,手机下滑,应该在可穿戴设备上找到突破口。到目前来看,可穿戴设备还是被低估,市场潜力巨大。可穿戴设备、手机、汽车乃至更多领域,相互融合、跨界,便能够打造更多的创新空间和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