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花式”过七夕?

家人古建筑 2024-08-10 03:40:33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乞巧节、女儿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适逢七夕至,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人的浪漫故事。

古代七夕主要以“乞巧”习俗为主。所谓“乞巧”是古代女子希望“织女”能够赐予自己灵巧的双手、聪慧的心思,使自己能够织出像云锦天衣一样美丽的织物。

后来,因为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个节日才渐渐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古代各朝代的“七夕”节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西汉,刘邦建立都城长安时,按照天上的星辰来建设自己的宫殿,把牵牛星和织女星的石人塑像也建到了自己的宫苑之中。

东汉,班固的《西都赋》记载到“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

到东汉中期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说:“七月七日作麴,合蓝丸及蜀漆丸,暴经书及衣裳。”麴即酒曲,晒衣服是因为单衣将要收起。

这里突出地显示了民间“七夕”节同农民一年生活周期的关系,与《诗经·豳风·七月》中所写情形相近。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

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

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古人如何“花式”过七夕?

拜织女

民间相传,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于是每逢七夕,古代的女子们都会在星空之下搭起供桌,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向织女祈求智慧、巧艺和美满姻缘。

穿针乞巧

七夕节,女子们通过“穿针乞巧”、“丢巧针”、“浮针取巧”等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手巧的向往。其中,“穿针乞巧”是最普遍的乞巧方式。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巧越多。

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古代一种流行的乞巧方式。喜蛛,是一种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在一些花草树木上常能见到,被古人当做喜事之兆。

每年七夕之前,女子们四处寻找蜘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打开盒子,如果发现蜘蛛结的网又大又漂亮,就代表着盒子的主人会成为灵巧的女孩子。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一种油炸小点心,《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果实花样”。

因“巧”和“桥”谐音,因此人们认为在七月七日这天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来实现。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供奉的小泥偶,后来成为儿童玩具。它用士木等雕塑成可爱童子的模样,并穿上漂亮衣饰,是女子们七夕“乞子”的必备神器。

晒书曝衣

古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盛行。古时传说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发霉,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

拜魁星

古代文人还有七夕拜魁星的风俗。农历七月初七,这天不仅是织女的诞辰,还是“魁星”的生日。七月七日,女子忙于拜织女,祈求心灵手巧,而男子则忙于祭魁星,以求科举高中,官运亨通。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所谓投针验巧,即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

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先行将文化融入建筑、文旅、建材的文化建筑产业对接平台!

0 阅读:4

家人古建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