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教师于娟因癌症去世。在抗癌1年多的时间里,于娟在博客上大量更新文章,把她患病以来的所见、所思、所闻写下来。照她所说:“我做不了什么,能做的只有无畏施。”文章发布后引起很大关注,点击率不断上升。最早发布自己“患病”的文章是在2009年11月30日,于娟“一个月”来多次“腰扭伤”,最严重的时候下不来床,“整个腰部的经脉就像断了似得,可以痛死。”这次于娟是被父亲和丈夫抬进医院的,在花费1100元钱输了8袋点滴后,于娟的身体恢复正常。
但这时候于娟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癌。2009年最后一个星期,于娟再次被抬进医院。这次医院的诊断结果是:乳腺癌四期。听闻这个结果后于娟似乎很平静,照她的说法:“我长舒一口气,没有哭,反而发自内心地哈哈大笑。”既然得了癌症是一种“必然”,那么乳腺癌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毕竟比得其他癌要好多了。于娟的父母也认为乳腺癌是所有癌中“最好”的一种。长时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得到准确结果了。
于娟很明白“晚期”意味着什么?由于发现地太晚,癌细泡已经扩散到全身。经过6次化疗后于娟回到了家。死亡是一个阴影,笼罩在于娟头上。没有人不害怕死亡,像于娟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也不例外。就像她在《生命日记》中所说:“所谓更怕死,无非是对这个世界的留恋越重而已。”正是从这时候,于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于娟说,癌症是她生命的一个“分水岭”。没得癌之前是一种生命状态,得癌后是一种生命状态。人生被毫不留情分成了“两截”,的确让人惊讶。于娟虽说在上海复旦大学当教师,但除了学校的哲学课本外,她从来没有看过什么哲学书籍,后来她开始从“哲学”上来思考生命和人生。有一次,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的一位教授去看望于娟,于娟说:别看你是教授哲学的,但你现在未必有我思考的哲学问题多!正是因为“无意”中得了癌,经历过病痛的折磨和生死的徘徊,于娟的内心开始“觉醒”:
癌症把她的人生分成了2截。
促进了她2种心灵觉醒。
经历过2次情绪崩溃。
分清了2种“朋友”关系。
看透了1次人性黑暗。
总结出4个生活的教训。
得出1个生命的意义。
给出1个成功的定义。
01于娟的2截人生1978年,于娟生于山东济宁。与所有立志于改变命运的人一样,于娟从小就是优等生。1996年,于娟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2000年毕业后她就职于一家软件公司。但于娟不满足于现状,一年后报考复旦大学被成功录取。于娟在复旦成了知名人士,除了参加社团活动广交朋友外,她还花费大量时间活跃在网络BBS上。2004年,于娟申请到挪威奥斯陆大学留学,从事生物生态能源研究,为期2年。2007年,于娟获得硕士学位。从挪威毕业归国后的2008年3月,于娟成为上海复旦大学的教师。
在短短32年的人生中,于娟可以说是“奋发有为,一帆风顺”。照她的说法:“若论事业,好不容易本科、硕士、博士、出国,过五关斩六将,工作一年,申请项目无论国际、国家、省、市全部揽入,才有了些风生水起的迹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20几岁还处于“乳臭未干”的阶段,别说获得如此成绩,连人生方向都未必明白!于娟显然是一个开窍很早的人,她非常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里,所以才像钉子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并最终收获丰硕的果实!她的人生履历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如何做一个靠谱的人,提早谋划自己的人生,尽快实现目标。
但是,提早谋划和实施是一个方面,所有成功都是拼搏的结果。长时间的熬夜,是于娟在学业上取得突出成绩的原因。照她的说法:十多年来,基本上没有晚上12点以前睡觉的习惯。考各种证书成为占据她夜晚的理由。除此之外她还喜欢上网,有时候通宵熬夜,最早的入眠时间也在凌晨1点。毫不夸张地说:于娟在20几岁的成功是熬夜拼出来的。
癌症改变了于娟。
直到此时她才明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话: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快节奏生活,要求人们的生活要有规律,要善待自己的身体。有很多好玩好看的事情想想无非是感官享受,过了那一刻也就是浮云而已!于娟很有性格,即便作为一个高校老师她也喜欢到KTV去唱歌,甚至因此还跟警察吵过一架:“博士怎么了?博士就不能人模狗样地来唱歌了吗?”那时候没人能说服她。但后来,于娟开始反思这种“人生”:“我曾经的野心是两三年搞个副教授来做做,于是开始玩命想发文章搞课题。”但得病之后于娟看开了:“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走。”
02于娟得到了2种心灵感悟癌症是实实在在的痛苦,促进了于娟对人生的思考。
她得到了两种感悟:
1,从哲学的角度看待人生,深入人生的终极意义,要活得明白
于娟的性格活泼开朗,她是自来熟,只要见面谈得拢就是朋友。于娟称自己朋友“无数”,三教九流都有。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了有靠山。而她作为热心人,也是可以为朋友付出很多的!但在得病后于娟得到了一种能力:她只要静静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就能分辨出哪些是真正的朋友,哪些是狐朋狗友:“扬尘散土,洗沙留金”。
2,她养成了“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的人生境界
得病后于娟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是应付自己的人。朋友的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电话里传来的声音,于娟都会很快觉察出端倪: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世间的人情世故让她报以“淡淡的一笑”。她的内心非常敏锐,能够一眼看透本质,但她的面容非常平静,看开了,不计较,不动心,达到了“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的人生境界。
03于娟经历过2次情绪崩溃第一次情绪崩溃,是于娟化疗回家后,看到自己刚刚19个月的儿子,儿子给她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于娟崩溃大哭。
第二次情绪崩溃,是于娟看到自己年迈的父母,要回家完成民俗上的“还愿”替她消灾,她崩溃大哭。
一是孩子,一是父母,是所有人都会牵挂的两个方面。
04于娟分清了2种朋友一种是真朋友,一种是假朋友。
真朋友真心为你付出。
假朋友看中你的名利。
病急乱投医。于娟也相信过偏方。她结交的朋友很杂:钟善人、杨神医、李忽悠。李忽悠曾阻止她去医院,说他有办法“饿死”癌细泡,只要“不计较花费”,但李忽悠的治疗没见效,最终落荒而逃。
于娟说:
我终于相信,原来世间真的有人可以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
去做这个选择时,你要想想,你已经为人父母,你的子女,终究要以人的样子活在人间。”
05于娟见证了1次人性黑暗于娟的老家在农村。农村人讲究“乡情”。于娟有一个“干爹”X,X的侄子也认了于娟的母亲为“干妈”。但在于娟得癌后,X的妹妹开始没白没夜地给于娟和她丈夫打电话、发短信,说于娟母亲因为治疗她的病向他们借了钱,请于娟尽快还钱。因为“欠钱”这件事还闹到了对簿公堂。但于娟知道母亲没有理由欠别人的钱。因此在出庭作证时,原告语无伦次,证人不敢出庭,负责讨债的人则半途而废!事后证明这是一出闹剧!半年后于娟才听到“干爹”X诬告他们欠钱的原因:“她家没啥用处了,现在不榨以后也榨不出什么油水了!”这是于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见识到的一次人性黑暗!大浪淘沙,这时候所谓的“亲戚”显出“真面目”了!但倘若于娟没有得病,是否这种黑暗人性会一直隐藏下去呢?于娟称之为“最为黑暗的人性”,的确可怕。
06于娟得出了4个生活的经验教训于娟在生病后不断反思:究竟哪里出现了问题,导致她在生命和事业的旺盛阶段横遭夭折?
她总结出4个方面的生活教训:
1,饮食习惯。
于娟是个喜欢尝鲜的人。照她的说法,是吃过很多不该吃的东西:海鸥、鲸鱼、河豚、梅花鹿、野猪、五步蛇,等等。于娟喜欢暴饮暴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看于娟吃饭别人会很有食欲;于娟嗜荤如命,无肉不欢,尤其喜欢吃海鲜,也尝试生吃海鲜。于娟得病后得出的饮食教训是:以植物性的饮食有利于健康,也能预防和抵抗慢性疾病。
2,睡眠习惯。
于娟喜欢熬夜。这成了她的生活习惯。常年如一日难以更改。这让她付出了健康的代价。
3,突击作业。
于娟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别人做不到的她喜欢去挑战。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于娟经常熬夜,耗费大量精力,一年大部分时间这样,就算汽车这样开20多年也报废了。
4,环境问题。
于娟家里有一批旧家具,偶然的一次,她丈夫做实验检测出甲醛超标。时隔半年后于娟查出得了癌,似乎与甲醛超标有关。这让于娟开始注重环保问题。因为环境造成身体健康的危害需要10年甚至20几年的累积过程。不注重环境的外部作用往往会种下危害。
07于娟得出1个生命的终极意义“活着就是王道”,是于娟得出的生命终极意义。
活着才有希望。
活着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社会的价值。
08于娟得出1个“成功”的定义一个真正快乐而成功的人,应该将个人的价值实现融入到崇高的社会事业中去,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这是于娟关于“成功”的定义。
总结于娟是个很平凡的人,倘若不是她的“生命日记”,我们也许并不认识她。即便她很优秀也是“泯然众人矣。”但于娟是我们无数奋斗者的一面镜子。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她活得干净、纯粹,崇尚“追问良知,悲悯世间”;她知行合一,敢作敢为,为山东老家的“能源林项目”竭力奔走,实践了她“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在谈到于娟的“生命日记”时,有朋友认为,不能把她抗癌的经历简单看做是一种“保持健康,防治癌症,健康饮食,早睡早起”的例证,而是应该把她的生命总结当做一种人生意义的觉醒,就像她说的,最后“活明白了”。可怎样才算“活明白”?单纯懂得“保持健康,合理饮食”并不是“活明白”;单纯地拒绝拼搏,仅仅为了“好死不如赖活着”也不是“活明白”。真正的“活明白”是放下“执着”,回归内心的平静:
世间的一切,如隔岸看花,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