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到处在看到这个数据:比亚迪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高达333.2亿元。随便讲讲。
只从研发费用看,我知道很多人会有意见,在财报上的“研发”这个项目,定义和内涵是可以有很多种的,不同的企业算法不一。所以单独说“研发费用”多少啦,确实有很多人会说不见得。我确实也不太爱去对比这种看起来似乎很直接,但其实门槛极高的数字---你不仅得清楚研发意味着什么,还得知道财报是如何润色的,你才有可能接近那个真相。而且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同样的技术,是不是花了同样的钱---走在最前面的人肯定要花更多的钱,因为那时候没人和他分摊。或者同样的钱做了多少事情,讲的是一个投入产出比。
所以我真正关心的,是“花了这么多钱,它做出了什么”。可能这件事放在2020年以前,会不太好回答,毕竟那时候比亚迪除了“新能源”和“卖得特别好”以外,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亮点,甚至于新能源的这个部分,它也没有特别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包括第四代DM技术,它的确是比亚迪21年开始爆发的核心原因,但在我眼里“它也平平无奇”。我对这件事真正有感知的时候,是从仰望U8开始的。那个晚上朋友问我,“你觉得这车卖得动吗?我宁愿买路虎。”这个问题的答案,现在其实已经有了---U8的确有足够多的受众,而且它改写了我对高端市场的一些想法:在乎豪华品牌的,更多的是有一定财力,但也只有一定财力的人群,真正财富高阶自由的人群,的的确确想要的是有趣,好玩,有谈资的玩具,他们不会在乎那个品牌是什么。所以你会发现,真正支持仰望立足在那个位置的底子,是技术,而不是其他。它赖以成名的就两件事,一个是掉水里能游泳,一个是原地掉头---背后实际上是强密封技术,和易四方的加持,云辇P甚至排在后面。这些东西,都需要烧钱。我第二次有强烈感知的是在上个月。易三方我一直以为它是易四方的延续,或者是次一级的衍生物,直到上个月发现其实不是---易四方的原地掉头用的是速差,而易三方实际上是后双驱动电机+双制动的一套系统,除了速差,也有后轮主动转角。两套技术分别解决了两个场景,易四方面向的是强越野,而易三方面向的是城市。当然非要说他们的内核都是分布式电驱,但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如果你说易四方是一种更为极致、理所当然的事情的话,易三方意义上在改写一些传统架构的逻辑了---它挑战的是过去几十年如一日的开发理念。这些东西,背后,就都是“高额研发费用”投入后的产出。你在产品端,真切地看到产出了---我觉得这才是对用户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情。一个从前“别人看不起”的品牌,如今“通过技术在奠定新时代的底色”,中间变化的过程,可不就是钱烧出来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