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被看好到一路高歌,从第一部票房表现平平到第二部票房逆袭,《志愿军:存亡之战》成为2024国庆档大赢家,口碑票房双双领跑。
很多观众认为第二部的剧情质量更胜第一部,感染力强又让人泪目,不少观众几乎从头哭到尾,但若将两部电影的剧情联接起来,泪点更多,后劲更大。
数据与抵进投弹朱亚文饰演的武器专家吴本正是第一部开场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有着理工人的严谨,坚持用数据说话,将中美实力、武器装备、国情等方面都做了对比分析。
最终他得到一个结果,以当时我们国家的实力与美军开战,无异于婴儿与拳击手搏斗,他希望得到一个答案:凭什么认为我们能赢?
在是否与美军作战这方面,他显然是投反对票的。
他的专业告诉自己,这是一场没有胜算的战役,他也代表了很多对历史并不太熟悉的观众心中疑问:力量悬殊这么大的战争,我们为何要打?
李默尹(辛柏青饰)与周总理先后给了他答案,这场仗从来都不是我们要不要打、会不会输的问题,而是只有我们打赢,中国人才能生存下去。
当时的我们,没的选,就像第二部前赴后继“抵进投弹”的战士们。
在调研武器使用反馈时,吴本正发现战士们描述的很多作战情况根本超出了现有武器的正常使用范畴,他不理解战士们怎么可能有方法解决武器短板。
于是,战士们给吴本正科普了一个他陌生的词汇:抵进投弹。
我们的武器技术做不到那十米的距离,那就用我们的身体去弥补这一份不足,那个脸庞仍旧稚嫩的小战士,亲眼看见了班长抵进投弹,留在了战场。
再一次炮火袭来,他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抵进投弹。
当吴本正与观众完全认知到抵进投弹的意思时,这四个字便自带泪点。
你能理解电影里吴本正想要战士们能安全使用武器却不得不看着他们前赴后继抵进投弹的心痛,更能理解国家这么多年对装备提升的执念。
因为我们付出过惨痛的代价。所有执念,都来自无法挽回的历史之痛,都是为了未来不再没得选,不再有抵进投弹的牺牲。
英雄们的“害怕”第二部电影开头时,很多人以为松骨峰阻击战3营只剩下了一个孙醒,其他战士全部牺牲,后来才发现,还有一个留下心结的杨传玉。
在松骨峰狙击战上,本来去炸坦克的杨传玉,意外被坦克带到了山下,成了3营唯二存活的战士,但他不敢承认自己是被人民歌颂的“最可爱的人”。
他认为自己不配……因为,他“害怕”了。
在准备炸坦克的那一刻,一瞬间的恐惧,一瞬间的犹豫,让杨传玉无法原谅自己,解开心结后,在曹山水库的杨传玉,勇敢用自己的身躯挺住了最后防线。
志愿军们的“害怕”,从来不是懦弱逃避,更不是害怕牺牲,他们有害怕心态,仅仅因为他们只是人,有血有肉,会痛,会有内心那一块柔软的地方。
不仅战士,身经百战的将领,也可能会有“软”的时候。
第一部首战中,因为39军军长梁兴初的失误,112师、113师都没能及时到达熙川,导致熙川的敌人逃走,还延误了其他两地的猛插时间。
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他想准备结实了再打。或者说,他害怕再更多战士们的牺牲,做作战指挥上,想要尽可能地避免伤亡。
这些战士经历了一次次战役,实在太多太多人牺牲了,他们终于等到了新中国已经成立,好日子已经到眼前了。
作为军长的梁兴初,想要让更多人的看到新中国的未来,这一份希望守护战士们的心,成了战场上的“弱”,却也成了观众与其他将先辈们共同的泪。
所有人都理解梁兴初,所有人都明白他那一份心思,甚至有他那一份心思,但所有人又不得不把这份心思死死压住,因为处在艰难,他们不得不选择牺牲。
为后代,为未来。
为当下的我们。
幸存者与幸存者留下来的人,是幸运的,留下的人,往往也是痛苦的。
第一部身为通讯排新兵的杨三弟,便是那个留下来的人,当时通讯排意外遭遇北朝军队,全排阵亡,只余下了他。
那时候,李默尹主动请求将杨三弟带在自己身边,原因是拥有与杨三弟同样的经历,那种闭上眼睛身边全是战士鲜血的痛苦,他最懂得。
当时看这一段只觉得李默尹是身经百战老战士,什么都经历过,到了第二部,才知道他与杨三弟同样的经历,比想象中更残酷,更让人泪目。
一夜之间,他不仅失去了并肩作战的伙伴,还失去了深爱的妻子,当他从烈士们的遗体里爬出那个血腥炼狱时,甚至不知道其中一具遗体是自己的妻子。
编剧没有直说李默尹当时的心理路程,甚至李默尹向儿子讲述这段过往时也显得那么平和,但简单的描述,你便能感受到他当时的痛苦、自责。
亦如在关键时刻忘记开保险的新兵杨三弟,我们都知道通讯排的牺牲与他无关,可只有自己活下来的人,永远会在想,为什么当时没能救下战友们。
如果当时自己会开保险,班长是不是不用死?如果当时开了保险,是不是有更多人可以撑到援军到来?自责与痛苦会在他心中不断循环。
李默尹挺过来了,他肩上的责任与使命,让他必须坚定向前走,杨三弟也挺过来了,他成为不让每位战士做无名牺牲的战损记录员。
而李默尹与杨三弟们,还有很多,很多。
一家人的团聚李默尹一家三口在战场团聚,是第二部难得的亲情温暖,从李默尹讲述的过往里,我们能看到这场团聚有多难,那个年代,想要陪伴家人,有多不易。
结合第一部,更能懂李家三口抱在一起的含金量。
李默尹的妻子被杀害后,他不得不将刚出生的女儿李晓送养,而在这之前,夫妻两人将儿子李想交由老人抚养,一家三口,分落三处。
在李默尹原本的计划里,可能想过会和孩子永远无法再见,因为他身上的任务随时可能面临牺牲危险,但作为一个父亲,肯定希望家人在光明后重聚。
新中国成立后,李默尹也成功找回了女儿,但养在老家的儿子却失去踪迹,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李想才与父亲重逢。
老父亲也终于知道了儿子的经历,他15岁参加八路军,与自己走上了同一条路,一家三口短暂相聚之后,又因为战争再次分别。
这场相聚,甚至没能让他们来得及给李想配一把家门的钥匙,这场相聚,没有给李想与李晓兄妹更多熟悉的时间,这场相聚,甚至没能让父子之间来场深谈。
直到战场重逢,李想才有机会问询母亲牺牲的原因。
越捋这一家人的人生轨迹,越为他们心疼,他们每个人都表现出了最坚强、坚定的样子,可每个人背后,都经历了时代抛出的翻倍重量。
李想出于生大革命时期,他的名字,即是父母拯救家国走出黑暗的坚定信仰;出生抗日战争时期的李晓,她的名字是父母对黎明的期待。
最终,一家人都走上了同一条路。
一条先辈们为子孙后代永浴阳光,不再需要让孩子在黑暗中等待破晓,用鲜血对抗黑暗的道路,亦如毅然奔赴战场的百万大军,他们,永远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