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某公众号推送了一篇题为《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的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出身于宁夏西海固贫困家庭、毕业于北京某211名校、毕业十年一心考公多次笔试第一而面试被淘汰、最终饿死在出租公寓中的一个33岁未婚女大学生的“真实”故事。这个悲惨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文章作者痛陈道,西海固地区重男轻女,在料理女大学生后事时,其家长将女大生的骨灰扔到了垃圾桶……
贫困家庭、211名校毕业生、考公笔试成绩第一却无法通过面试、饿死在出租公寓中、挫骨扬灰,这五个元素叠加起来是不是营造了一个我们生活在一个暗无天日的环境下的氛围?贫富分化、阶层固化、大学生就业难等等负面因素一下子被放大了,这一放大之后就引发了巨大的舆情,这些舆情中充满了反体制的杂音,让人听出了2010年在突尼斯因一个大学生小商贩受到不公正待遇而引发的波及众多阿拉伯国家发生骚乱的舆论腔调。
作为一名法律人,作为一名生活在社会底层有着一定生活阅历的人、作为自己的孩子参加过国考的人,我对这篇文章的真实性自始至终都持怀疑态度,尽管某公众号信誓旦旦的发声明为文章的真实性背书。
所幸的是有专业媒体出手对此事进行了正本清源式的调查,调查的结果颠覆了文章所有披露的信息。
女孩的家庭有低保,父母除了种地外还打工,女孩的家庭虽不富裕但是实现了温饱无忧。
女孩也并不是毕业于北京某211名校,其初始学历是专科,以专升本的方式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
女孩并非毕业十年来一心考公,也从未获得笔试第一名的成绩,她生前分别于2018年、2019年和2022年三次参加考试,三次笔试的成绩均无资格进入面试阶段。
女孩的骨灰并没有被其父母丢弃在垃圾桶,而是按照家乡的习俗处理了。
女孩的弟弟大学毕业已在西安安家落户。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假设女孩确实身无分文买不起食物又羞于求助于社会的话,那么给其弟弟打一个电话就可以获得弟弟的帮助,在西咸一体化的现实情况下,从西安买一个肉夹馍送到女孩租住的咸阳寓所时可能还热乎着,所以女孩饿死一说充满了逻辑硬伤。
令人遗憾的是,正规媒体的调查出的事实并没有平息负面的舆论,仍有人对此视而不见,继续发出这样的声音。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除了某些人是天生的坏种和居心叵测之外,中国式逻辑的作祟起到了主导作用。所谓中国式逻辑突出表现就是只看立场不看事实。正是由于很多人习惯用中国式逻辑思考问题,这个事件上自然而然预设了这样的立场,社会是绝对不公的、公务员考试制度的通道对于普通人是关闭的、弱势群体的一切诉求都是应该给予满足的。由于预设了立场,这些人不去了解211大学毕业生的含金量和就业情况、不去了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具体规定和面试操作流程、不会用正常的逻辑思维去辨别女孩饿死一事的真伪、更不愿意知道很多普通百姓的孩子通过公务员考试通道进入了体制内。他们不去辨别真相也不愿意了解真相,因为社会绝对不公的立场预设给其提供了面对自身不幸的舒适区,亦即我的一切不幸都是社会造成的与我个人是否努力无关。
反思这一事件引发的舆情,除了公众号和文章作者应该反思和道歉之外,我们更多的人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是不是应该放弃中国式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