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见义勇为吗?——《第二十条》

妙看影视 2024-02-19 19:38:23

你会见义勇为吗?——《第二十条》

今天聊聊中国电影《第二十条》。

片名Article 20 (2024),别名正当防卫。

在这个热闹非凡的春节档期里,我将自己想看的四部电影都看完了。

值得一看的是《飞驰人生2》与《第二十条》,前者以赛车竞技为载体,展现了导演最擅长的部分;后者深度挖掘现实,让人在笑与泪中思考。

其次推荐遗憾撤档的《红毯先生》,原本已经推迟档期,现在又临时撤档了。

最后是以减肥为噱头的《热辣滚烫》,有原版在先还是暴露了主创在编剧方面的短板。

此外如果算上还在上映期的《年会不能停!》,那么排在第一就是《年会不能停!》。

你会见义勇为吗?

面对不公,你选择站出来还是退缩?

这是一个时代的拷问,也是一个关于法律和道德边界的深刻反思。在当今社会,法律不仅是一纸冰冷的条文,更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然而,当它成为束缚个人自由与选择的枷锁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电影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为背景,深入探讨了正当防卫的界限与意义。影片以轻松中带着沉重的手法,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感受到法律和正义之间的微妙关系。

从公交车上的性骚扰到校园霸凌,影片通过一系列生动真实的生活场景,以幽默而不失深沉的方式呈现了社会中的不公与冤屈。在这样的情境下,观众不禁要问:当面对不公时,我们是否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而这样做的代价又是什么?

法律,究竟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还是成为了束缚个人行为的无形枷锁?这些问题不仅挑战着法律本身的权威性,更触及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伦理与道德底线。

从南京的彭宇案到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再到银幕上所呈现的正当防卫,一系列的社会现象无不映射出我们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困境。就连最知名的常州于海明反杀龙哥案,背后故事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在现实的惯性面前,人们往往容易选择更为省力的下滑路径,而坚守正义、积极向上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坚持。

现实生活中,一旦发生冲突,只要还手就会被定义为互殴。加上有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也不是那么强,并不会花时间去分辨是非曲直。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一种简便的处理方式:各打五十大板,以求迅速平息事态。这样的处理方式,无疑进一步削弱了人们对正义的信念和行动的动力。

因此,对于这部电影所能产生的实际效用,我持有一种谨慎的态度。虽然它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正当防卫这一概念,但想要仅凭一部电影就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无疑是难上加难。我不认为会有更多的人因为看了这部电影而义无反顾地去见义勇为。

必须要说国师拍的很好,把法律条文讲述的比较清楚,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对法律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他们视法律为一系列冰冷、刻板的条文,而未能深入理解其真正的内涵,那就是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法律,作为社会的基石,其本质并非在于限制人的行为,而是在于捍卫每一个人的权益,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法律的执行往往并不尽如人意。有时,它甚至让受害者感到无助和绝望,这无疑是法律执行的一大悲哀。我们最希望的就是让法律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让每一个人在法律的保护下过上更加公平、自由的生活。

面对社会不公,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沉默,让不公继续蔓延;二是选择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发声。然而,选择后者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正如影片所揭示的,面对不公,虽然我们内心深处都认同那些勇敢站出来的人,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因为害怕承担风险和责任而选择沉默。

影片是最高检影视中心牵头制作的,也提到了公安检察院的微妙关系。

两者关系不会太差,但也绝对好不起来。

韩明在派出所不情不愿地说自己检察院的,就是知道这其中关系,而民警自然也没有给他好脸子。

李茂全正面硬怼吕玲玲的情况不大会发生,一般就是背后骂骂,否则总来退回补充审查,可就要烦死了。

做事先做人,检察官也是人。

主人公韩明人作为一名检察官,面临着职业与家庭之间的巨大压力。他在追求公正与正义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职业道德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法律从业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还要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坚守职业道德,维护法律的公正与权威。

既然穿上这身衣服了,就要对得起这身衣服。韩明在影片中的转变就很有意思,并非源于单一事件,而是一系列经历交织影响的结果。

首先,面对校园霸凌案件,韩明深感无力,儿子遭遇的无助让他开始反思自身立场与态度。接着,在公交车骚扰案中,见义勇为的张贵生受冤屈,使他开始质疑法律信仰,沉默中掩盖心中的不安。随后,村霸案中,正邪模糊界限让他信念动摇。再者,郝秀萍跳楼自杀,让他对法律的公允产生怀疑。妻子被拘留更让他对姑息处理方式不满,深感家庭的平静生活如何突然陷入囹圄。

吕玲玲的初心质问唤醒了他内心的挣扎,让他重新审视自我和人生的意义。两人曾是恋人,各自坚守的初衷对比鲜明,让韩明深刻反思过去的坚守和当下的动摇。这些事件或让他心痛,或让他领悟,但唯有经历种种,他才逐渐认知到现实的残酷,从困惑到坚定,成为一名更加成熟、坚定的检察官。

校园霸凌常常在隐蔽的角落里悄然发生,尤其是在缺乏有效监管的场所,如学校的厕所。这些私密空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安装监控设备,成为了一片视觉的盲区。在这样的环境下,霸凌者利用空间的隐蔽性实施欺凌,企图在逃脱惩罚的同时满足自己扭曲的心理需求。受害学生在遭受欺凌时,由于身处无监控区域,即使发声求救,也可能因为缺乏直接证据而使得事件难以得到公正客观的认定。

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们面临着无处寻求帮助的困境,往往面临着三重困境:否认、默许和纵容。

首先,他们可能会遭遇否认。当他们尝试向父母倾诉时,有些家长可能会用“为什么打你不打别人”这样的质疑来回应,这无疑是在推卸责任,加深被霸凌者的心理创伤。而当他们向老师求助时,也可能遇到“我教的学生不会这样,你不要来胡说,学生之间小打小闹不是正常吗”的回应。这种回应实质上是在否认霸凌的存在,进一步削弱了被霸凌孩子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他们可能会遭遇默许。学校作为管理方,本应肩负起保护学生的责任。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学校可能出于对管理失职的担忧,选择低调处理霸凌事件。他们可能会给予被霸凌的孩子一些小恩小惠,同时告诫他们不许往外说。这种处理方式实际上是在默许纵容霸凌行为,让霸凌者觉得可以为所欲为,而被霸凌者则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最后,他们可能会遭遇纵容。当霸凌者背后有权有势时,学校的默许态度可能变为纵容。如同《黑暗荣耀》《猪猡之王》等韩剧所揭示的那样,霸凌者往往是有权有势的各种二代,他们的势力足以让学校和普罗大众无法撼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或其他权威部门可能会因为忌惮霸凌者背后的势力而对其行为持纵容态度。这种纵容不仅是对霸凌行为的默许,更是对正义和公平的践踏。

杨皓宇在《宇宙探索编辑部》之后再次演绎一位理想主义者,这次他饰演一位公交车司机。

他见义勇为了,可是结果呢?

讨论阻止进一步犯罪时,我们不能仅仅站在一个超然的角度。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个事件划分为“踢第一脚是阻止犯罪,踢第二脚就是故意伤害”。法律虽然是冰冷的,但如果我们忽视了基本的人情诉求,那么法律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温度。我们不能让法律成为一台无情的机器,而应该让它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工具。

让主管部门颇为头疼的,莫过于“按闹分配”的社会现象。

在社会现实中,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体,他们借助“喊冤”的幌子,纠集起一群乌合之众,将相关单位的大门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制造舆论风波,试图用声势浩大的闹剧迫使被闹单位屈服于他们的无理诉求,从而实现自己的私欲。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对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的公然挑衅,是一种对社会公平正义底线的践踏。

面对这样的闹剧,被闹单位往往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既要考虑尽快恢复秩序,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又要担忧长期负面舆论对单位形象造成的巨大损害。于是他们不得不选择妥协,采取息事宁人的策略,对闹事者提出的种种不合理甚至违法的要求予以一定程度的满足。这看似短期内解决问题的做法,实则是对这类不正之风的纵容,它让更多的人看到了“闹”的力量,助长了社会上的歪风邪气。

现实生活中,的确就是谁伤重谁有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警示不要打架的宣传标语:“打赢坐牢,打输住院”,这反映了社会对于暴力冲突事件的一般处理态度。在一些纠纷解决过程中,往往呈现出“谁伤重谁有理”的非理性倾向,即人们在评判争端时,更加侧重于根据双方受伤程度来判定结果,而非真正探究事件的是非曲直和法律责任。

在这样的环境下,讲道理、辨是非的原则被忽视了,无论是执法机关还是社会舆论,有时候过于急切地寻求迅速平息事态,采取折中的办法,即“各打五十大板”,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冲突双方进行同等处罚,而非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和法律规定进行公正裁决。

这种“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虽能在短期内稳定局势,但从长远角度看,却可能模糊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放任了错误行为的发生。

影片中的宣言振聋发聩: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律,是让坏人的成本更高。而不是好人行善的代价更大!

每个人都肩负着为社会正义和公平贡献力量的责任。然而,这份责任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代价。面对社会中的不公与邪恶,我们是否应该选择保持沉默,还是勇敢地站出来发声?这是一个考验人性与良知的难题。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坚信个人责任重于泰山,面对不公时应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为正义而战,哪怕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他们认为,只有每个人都敢于站出来维护正义和公平,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

然而,也有人认为个体的安全和利益应放在首位。他们认为,在面对不公时选择保持沉默或回避风险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无法与整个社会的黑暗势力抗衡。他们担心,如果每个人都盲目地站出来,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混乱和伤害。

这一争议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何在个人责任与公共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然而,无论我们倾向于哪一方,法律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它并非一成不变,更是蕴含着深沉的人情与智慧。然而,在现实的洪流中,我们往往目睹法律执行的曲折与不尽如人意,甚至在某些时刻,受害者会感受到无助与绝望。这使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如何使法律真正发挥作用。

因此,我们应在法律的框架内不断开拓与革新,找到更有效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真正的稳定与繁荣需要每个人都能在法律的庇佑下安居乐业时才能实现。

见义勇为的勇气代价,

法律困境与道德拷问。

0 阅读:14

妙看影视

简介:Wonderful Movie and TV. 妙介子陪你看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