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办的“青春诗会”能否影响现代诗歌百年?

愿评诗论道 2024-07-22 00:51:01

图片来源于诗刊

《诗刊》旗下的品牌栏目“青春诗会”,终于开始走向“国际诗坛”了!

不过就个人而言,我却并不太看好“青春诗会”去与“国际接轨”……!

首先,从“青春诗会”的发展历史来看,自1980年开始直至今日,虽然是成功举办了39届之多,也向诗坛成功输送了将近700多位的“青年诗人”。

但可悲的则是,在这700多位“青年诗人”之中,却并没有出现几个,甚至一个,像李白、杜甫般足够影响中国诗歌,足够有资格被镌刻在当代文坛或诗坛的所谓“青年诗人”。

反倒是发掘出了一大批,备受读者诟病,且还享有“各种刊物杂志发表饭票”的所谓“霸刊”群体……。

其次,就目前《诗刊》的刊发水平而言,实际上是极度“尴尬”的。

虽然它能代表其“官刊”编辑、主编以及一些亲近群体的所谓“专业水准”。

但可悲的是,这种所谓的“专业水准”,其实,也就是一种基于瑕疵认知层面下的“坐井观天”与“掩目捕雀”,根本无法与大多数读者产生出基于艺术层面的“审美共识”。

比如,近些年来《诗刊》陆续出现的各种与刊发相关的负面信息就足以证明了,《诗刊》目前的“编校审”应该也是存在着一些不小的问题。

当然,如果我们以此来推而思之的话,那么这场所谓的“国际青春诗会”,实际上也就更“像”是一场“假托于”文学艺术上的一种“造势运动”了……。

——这里简单来说就是,一场热闹过后,该什么样,还得是什么样,并不能因此而为中国诗歌的现状或处境带来半点具有“实质性”的改变……。

说实话,中国诗歌的“现状”,也并不是说拿点经费去与“国际接轨”,或者多开展几场“活动”就可以改变。

反而是需要上级主管部门(中国作协),要从根本上去解决一些问题才可。

——比如,需要选用一些较为合适的编辑、主编,少用一些所谓的“关系稿”,多多提升刊物的“审校机制”以及编辑、主编的文学担当和责任感。

尽可能的把用稿的重心以及相关的“奖励机制”用在哪些毫无任何背景的草根群体之上。

同时,还要尽量的摒弃一些“庸俗意识”,少去搞一些像商业炒作式的推荐行为(指利用其身世来给诗人贴标签的推广行为)以及一些“毫无意义、无实质价值”的“诗歌奖”(活动)来营造所谓的“诗歌热度”或“蓬勃假象”。

或许,只有这样,“中国新诗”才有可能会为“中国文学史”或者“世界文学史”留下点什么……!

——否则,即使举办再多“声势浩大”的活动,那也只是部分“圈里人”的“得利工具”罢了……!

作者简介:无枪的将军,本名:何天军,籍贯:重庆万州,当代诗学解读平台【评诗论道】主笔,独立批评家、评论人、实用性诗学理论研究者;推崇:“以诗养性,以评修身”。

0 阅读:0

愿评诗论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