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已经不能约束各诸侯国了,于是各国为了争夺地盘互相攻打,所谓“春秋无义战”就是这个道理。到了战国,秦国经过变法改革以后已经非常强大,虎狼之心的秦国于是攻打周围的国家来夺取城池。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大战于长平,结果赵国主帅不敌秦国战神白起,最后秦兵打败赵国,还坑杀了赵国40万人,从此赵国元气大伤,再也不能跟秦国称霸中原了。
当时有些国家看到赵国在长平惨败就觉得应该趁机攻占赵国的城池,夺取其地盘。可是很多国家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采取行动,可是真的有个国家派出了60万大队去攻打赵国,以为可以一举占领赵国,或者至少夺取一些城池,然而该国却被元气大伤的赵国打得惨败。话说长平之战以后,秦国想来个乘胜追击并一鼓作气拿下赵国,就又数次派大军攻打赵国;可是赵国虽然元气大伤还是有一定实力的,而且还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廉颇与李牧征集赵国15岁以上的男丁组成了新的军队,他们在廉颇、李牧的带领下同仇敌忾地多次粉碎了秦国的侵略。
长平之战后秦赵之间的长期拉锯战,跟秦赵的数年大战已经极大的消耗了两国实力有关,更重要的是秦国人认为赵国的有生力量已经被彻底摧毁,已经不能成为秦国人东进的障碍。事实上人们总说“燕赵多侠士”,燕赵从来就是相提并论,两个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也不错。长平之战后,燕国的君主是燕王喜,燕王喜身边有个谋臣叫栗腹的,来自稷下学宫,颇具有霸业抱负,得悉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认为“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带着燕国六十万大军攻向赵国。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呢?栗腹能不能实现自己攻破赵国的愿望呢?
燕国群臣其实对栗腹的攻战是很支持的,尤其是对于这个来自稷下学派的著名谋臣,更是充满信心。可是燕国朝堂却依然有一个反对栗腹的人,这个人的渊源极深,在军中有着相当的口碑,他是连下齐国七十座城池的乐毅的儿子乐间,虽说乐间跟父亲相比在军事谋略上要差得远,可至少在军中的影响力很大。当栗腹率领燕国大军攻打赵国的时候,乐氏族人虽是跟随大军出征,却并没有跟栗腹同心。燕国将相不和,这是惨败的前兆。后来在军营之中,栗腹就曾说过“竖子不足与谋!坏王事者,乐氏也。”这显然是居心叵测,即便乐氏是将门之后,燕国若是胜了,跟乐氏无关;燕国若是失败了,那就是乐氏不支持攻赵的缘故。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栗腹为主帅,出动了60万军队攻赵。消息传到赵国,赵孝成王命廉颇、李牧两名将负责抵抗燕国的进攻。这两人商议后决定,征集赵国15岁以上的男丁去抵抗燕国,这样赵国集合了25万人。对于刚刚抵御过秦国铁骑的赵国人而言,这场对燕国的战争还是非常重要的。西方的秦国已经打败过赵国,如果东北方的燕国要是再要打败赵国,赵国人似乎就要真正成为任人欺凌的弱国了。这场战争的胜负对于赵国而言至关重要,历史上著名的鄗代之战就这样要开始了。
栗腹把燕军分两路,一路伐鄗,一路攻代。可是栗腹本来就不是将才,更重要的是燕国军中的将领不合,乐毅的子孙们如乐间和乐乘等人,皆为消极作战,加上60万燕军长途跋涉非常疲惫。反观赵军不但士气高涨,而且战斗力很强,加上廉颇又是一代名将,因此战争的剧情发生了反转:由燕军攻赵变成了25万赵军追着60万燕军打。廉颇带着赵军一路打到了燕国的都城蓟城。最后燕王喜不得已割了5座城给赵国,赵军才撤退。史书中“破卿秦於代,乐间奔赵,廉颇逐之五百馀里,围其国”,燕国人偷袭不成,反将名将之后送给了赵国人。
“燕人请和,赵人曰:必令将渠处和。燕王以将渠为相而处和,赵师乃解去。”在这次的鄗代之战中,燕国输得很惨,还割了5座城,丢城不说还任命了一个亲赵的相国将渠,名声也扫了地,可惜赔了夫人又折兵;而赵国却凭借胜利鼓舞了士气,让赵国锻炼了士卒与将领,还提高了威望。著名的鄗代之战就这样以“燕国惨败,赵国大胜”的结局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