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在日本九州岛举行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再次未受邀请。这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热议。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不可忽视的全球力量,中国为何在这一重要国际论坛上缺席?这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国际现实和地缘政治考量?对于中国今后如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也有必要进行深入思考。边缘化与被遏制。
从表面上看,G7不邀请中国参与峰会,似乎只是一个仪式性排斥。但如我们深入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首先,G7由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七个西方发达国家组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西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集体意志。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走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戒惧之心与日俱增。
其次,俄罗斯乌克兰冲突的持续影响,加剧了西方国家对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忌惮。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制裁。而中国在这场冲突中坚持中立立场,未公开谴责俄罗斯,这进一步引发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再次,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日益扩大的影响力,让西方国家对华政策趋于审慎和强硬。比如在亚太地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经济影响力;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坚定维护主权利益。
在全球产业链方面,中国科技实力快速提升......这些无不加剧了西方国家的"中国威胁论"心理。从更深层看,中国被G7排斥还折射出当前国际秩序的复杂性。中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常常处于一种既身在体系之中、却又未能完全被纳入的尴尬境地。这种"离群值"状态,使中国看似已走近国际舞台的中心,实则仍受到西方国家的边缘化和遏制。
如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埃里克?莱茵哈特所指出:"中国在国际组织中被认可、参与度越来越高。但它依然遭遇孤立,仍被视为在体系外的一个逆行者。"这种复杂的国际地位,给中国的外交战略带来巨大挑战。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针对G7峰会中的中国缺席,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国际影响力受限,我们需要从战略层面上反思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国际定位。首先,中国需要通过更加开放包容的方式,重塑国际形象。
有效化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戒惧之心。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身影日益高调,但同时也招致了不少非议和猜忌。对此,中国应进一步明确自身无意推行所谓"修正主义",更不会武断改变现有国际秩序,而是希望通过建设性参与来推动国际体系公正合理化。其次,中国要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应对诸如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
比如,在今年5月的第二届全球发展高层事件上。中国倡导加强发展议程协调,提高发展合作质量和效率,为促进包容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中国应继续在此基础上,在更多领域发出负责任大国的时代声音。再次,中国要努力提升在全球治理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制度性权重。比如支持改革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治理结构,使之更加公平合理地反映新兴力量的利益诉求。
同时,中国也应鼓励更多中国公民和人才进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工作,为增强我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贡献力量。此外,中国需要与西方国家加强沟通对话,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消除相互戒惧和不信任。这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既不能被西方舆论左右;又要坦诚表明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非单纯追求一己私利。
只有通过诚恳沟通、消除分歧和增进互信,才能最终实现互利共赢。深耕全球伙伴关系,展望未来,中国与西方大国之间的较量恐怕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单打独斗都难以应对日益복杂的全球性挑战。构建包容的伙伴关系网络,实现利益的有机融合,才是大国之间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应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与世界其他国家一道,推动全球发展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比如,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个框架内,中国都在发挥建设性作用。近年来,中国还倡议成立"全球发展高层对话"、"全球安全倡议"等多项重大合作机制,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此外,中国应进一步推动与欧洲、亚非拉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全面伙伴关系发展。比如,2023年中国将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
这将有助于深化与中东欧地区国家的利益交融。与欧盟、东盟等地区一体化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将为中国提供更广阔的战略空间。总的来说,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安全、发展等全方位议程,中国正在塑造更加紧密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