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碗“三仁汤”治好,四十年前老医案,余音绕梁

杨玉莲的笔记本 2024-08-16 20:54:56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一张,40年前在业界刊发的老医案。

可以说,40年后阅读它,品味它,我们依然会觉得妙趣横生,不由得为医家的辨证功夫叫绝。事情,是这样的。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25岁。

这个人啊,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谁给她拉扯大的呢?是祖母。结果就在前不久,祖母年迈,因病去世了。

消息传来,这个女子悲痛万分,日夜掩面哭泣。

后来,祖母的丧事办理完了,这个女子的毛病就出现了。咋回事呢?就是特别口渴,总想喝水,怎么喝也喝不够。同时,尿多,一会儿一趟厕所,而且每顿饭吃完转身就得排尿,排尿以后口渴更加剧烈。

转眼间,这个症状持续十多天了。患者多尿多饮口渴现象日益严重。家里人说,这必须得到医院看了,所以就去了医院的内分泌科。

到内分泌科干啥呢?查糖尿病。毕竟,喝得多、尿得多,这就是糖尿病的表现啊。可是查来查去,血糖尿糖都正常,没法确诊。

到最后,医院给出一个结论,说这是“神经性尿崩症”,没啥好办法。

这该怎么办啊?患者决定投中医治疗。有中医说了,这是消渴病,属于阴虚内热。但是滋阴清热的药用下去,症状不但没好,反而加重。

这可如何是好?患者只能继续求医。这一次,找到当时河北衡水的一位中医前辈,姓靳。

刻诊,患者舌红,苔白润,有齿痕,脉象弦滑而数。仔细询问,患者现在胃中有灼热之感,腹部胀满,下肢觉得沉重,全身上下没力气,晚上睡觉也不好,爱做噩梦。

了解到患者的一般情况,尤其是发病和治疗经历后,医家决定给患者用一张方子,而且是几乎原封不动地用。什么呢?这就是以前我们提到的三仁汤。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0克。水煎服。

结果你猜如何?患者服用两剂以后,见效明显。虽然口渴依然,但是那个程度是可以忍受的。白天排尿次数,减少为8次。原方不变再投20多剂,患者诸证息平,完全恢复正常。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85年的《陕西中医》上。

这里头是什么道理呢?

我带着你分析一下。

你看,这个患者主诉是多饮多尿,口渴异常。这看上去,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消渴病,也就是我们现代医学所说的糖尿病。患者渴啊,怎么喝水也都喝不够,那我们一下就想到阴虚了,对吧?

但问题是,滋阴清热之法,从前的医家用过,证明无效。这就意味着,患者的问题不是阴虚内热那么简单。

然后我们看患者就诊当时的舌脉,更能证明这一点。她脉弦滑而数,舌红,苔白润。舌边有齿痕。这说明啥?说明患者有湿热啊。脉弦滑、苔白润主痰湿,舌红脉数主热。

那么,湿热和口渴多饮之间,有无必然联系呢?从理论上看,有联系。这就是湿热伤脾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脾,是体内水液代谢的中枢环节。湿热困脾,脾运化输布津液的功能就差。所以,患者津液不能润泽口腔,她一个劲儿想喝水。但是喝下去的水,脾又运化不了,所以直接变成尿,这就导致尿频。因此,只要湿热困脾的问题不除,那么多饮多尿的事儿就永远解除不了。

那么,为什么患者的脾,会为湿热所伤呢?除了湿热之邪容易伤脾这个特性之外,还得考虑患者的发病经历,这就是祖母的去世。祖母故去,患者悲伤忧思,脾主思,思则气结,所以最后伤了脾气,令湿热困扰于脾。

那既然这样的话,解决患者问题的思路,就出来了,这就是化湿热。湿热不再困脾,津液的吸收、输布、代谢正常,患者多饮多尿的问题就会解决。

所以,医家当时选了三仁汤。这个方子,我们以前说过好多遍,是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方子。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化则湿消,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薏苡仁健脾,更能渗湿热,利小便。这就是三仁汤里的“三仁”。滑石通草竹叶,清利小便,令湿热从前门走。厚朴和半夏行气化湿。如此一来,患者湿热困脾的问题得以解决,多饮多尿的消渴症状,就可以消失了。

你看,这就是用三仁汤治消渴病的例子。

个人觉得,这个医案里的辨证思路,是非常精巧的。它抛开了消渴病多源于阴虚燥热的传统思路,以舌脉特点为切入口,总结出湿热困脾这一结论,并且将湿热困脾和多饮多尿之间的关系,充分厘清。这样,新的治疗思路就形成了。可见,这一套思维活动,是非常见功力的,值得我们后辈中医人好好学习。

其实,说到底,医案里患者的问题,是湿热困脾,三焦气化失常所致。说白了,就是身体不通,导致脏腑功能无法正常开展。三仁汤,化湿热,畅通身体,于是病就好了。这也从侧面证实了一句老话,这就是“通即无病,病即不通”。这还是有道理的。

27 阅读:2703

杨玉莲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