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为剃发运动制定的配套措施地狱模式的游戏难度弊政系列之八

侍儿看历史 2023-02-23 14:14:06

洪承畴主政江南后,各地民变得到了有效控制,这让多尔衮再次对未来局势做出了误判。

现在很多人认为,剃发易服运动所产生的的负面影响仅仅是江南民众起义以及清军镇压过程中的暴行,其实这只是表面影响。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因为剃发导致的反抗,使得多尔衮对满汉兼容的大一统国家能否成型产生怀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入关初期兼容并蓄的施政方针。而洪承畴以暴制暴政策的短期成功,更加坚定了多尔衮的信心,使其在文化、行政层面的政策制定开始日趋狭隘、偏激。

通俗点说就是,多尔衮基于南方风起云涌的反抗剃发起义,认为关内所有的汉人都不希望执行清朝的制度,必须采取强制性手段迫使他们顺从。

举几个例子,先说说祭祀方面。

顺治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多尔衮批准礼部的请示,即:

各坛及太庙读祝文时,停读汉文,只读满文,一切典礼,俱照满洲旧制。

帝王庙、孔庙和太庙,是明清时期三大祭祖场所,每次祭祀时都要读一段祝文。其中,太庙是祭祖的地方;帝王庙是供奉历代贤明皇帝和优秀将军、大臣的地方,譬如关羽;孔庙则是祭奠先师孔子的地方。

太庙

去太庙读满语,倒是有情可原,毕竟太庙里供奉的是清朝的列祖列宗,语言相通。可是去历代帝王庙、孔庙祭祀也读满语,这不是搞笑吗?

因为先秦时期的汉语读音与后世有很大差异(不明白的朋友可以去读读诗经,很多都是不押韵的),你去孔庙读汉语孔子都不一定听得懂,更何况是满语呢?

至于帝王庙,那就更扯淡了。里面供奉的皇帝绝大多数都是汉人,从黄帝一直排到明太祖,他们怎么可能听得懂满语?

虽然金太祖、金世宗的牌位被多尔衮移进了帝王庙,而建立金朝的女真与满人同宗、同脉,好像是听得懂。可你要知道,金朝时期的女真语和满人的满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金朝时期的女真文字源自辽人大字,而满语文字源于蒙古字母,两者根本就是南辕北辙。也就是说,去帝王庙读满语,就算是满人的老祖宗女真皇帝,也是听不懂的。

这不就是瞎子戴眼镜,摆设吗?

再说说多尔衮折腾明朝的宗室的壮举。

就在下令读满文祭祀的同日,多尔衮谕令:

禁故明宗室出仕,不准参加科举。已用者,俱著解任。其考取举贡生员,永行停止。

这就是朝令夕改了。

入关初期,多尔衮许诺的是明朝宗室一概恩养,现在又下令,不准人家当官、不准人家科举,连人家已经考取的资格证书也得取消,这不是逼着这些王爷们种地糊口吗?

果然,江南的很多起义军、士绅开始打出故明宗室王爷的旗号,号召当地民众反清。于是,多尔衮于顺治二年八月二十七日以顺治名义下旨:

故明诸王,无论大小,俱著赴京朝见。

这个意思就是,把你们这些前朝宗室通通拉到北京看管起来,看你们还折不折腾。听起来这个主意是不错,也算是比较人道的政策了。可是你要知道,在万历年间,明朝宗室的人口规模就达到15万之多,这个人数已经超过当时的八旗编制了。这么多人都来北京,怎么安置呢?

所以,这招还是不灵,打着明朝宗室旗号起义的情况仍然是屡见不鲜。

为此,多尔衮于顺治三年四月初九日再次谕令:

命各省前朝宗室禄田,钱粮与民田一体起科,造册报部,其宗室名色,概行革除,犯法者与小民一体治罪。

这个法令的意思就是不再承认故明宗室的地位,剥夺其一切头衔、特权,这就是逼良为娼了。

不让人家宗室考试、当官,人家还可以当个土地主,收租金过日子。现在多尔衮收回人家的封地,又要向人家本来就不是很多的自留田课税,再剥夺他们的其他一切特权。正所谓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个政策一出台,就不是民军、士绅打着王爷的旗号了,而是王爷们主动去投靠山大王了。毕竟他们大多数人是不会种地的,不造反抢东西,在家等着饿死吗?

随着打着宗室旗号的反叛越来越多,多尔衮的施政也日趋敏感、暴戾。

顺治三年五月十七日,因北京城传言,被多尔衮请到北京的明朝藩王们私藏印信,意图谋反,多尔衮下令彻查,确实搜出王鲁王、荆王、衡王等世子金玉银印。

多尔衮随即下令处死鲁王等十一人。

天地良心,多尔衮之前确实要求故明藩王们上缴自己的印玺,可没说连藩王世子的印玺也要上缴。这些藩王在明朝攒了二百多年的钱,哪家不藏他十个、八个金银、玉印等艺术品当个手把件。现在就为这个由头杀人,太莫须有了吧?想杀人,您直说啊。

顺治三年六月十二日,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安宁地方仅剩下山西和山东了,为了防止这两个地方再有人打着明朝藩王的旗号起义,多尔衮谕令寄居于青州、大同之故明亲王、郡王护送来京。他省地方,如有废藩寄居者,令査明奏闻。

我之前讲过,这些藩王去了之后,跟弘光和假崇祯太子一起被砍了。

以上种种,换了你是故明的宗室王爷,你不造反等什么?

再说说多尔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顺治二年七月二十九日,工科给事中许作梅请择通汉文之满洲子弟及聪慧端方之汉人子弟,侍皇帝读书。

多尔衮不准。

顺治二年八月初一,礼科给事中梁维本请皇帝隆圣学、御经筵。

多尔衮再次否决。

这就很有趣了,你多尔衮自己当年就是因为精通满汉文义才被顺治皇帝他爹皇太极赏识,进而迅速拔擢为人事干部的。现在人家皇太极的儿子捏在你手里,你不允许人家学习汉文,是何居心?

你要是顺治,还有顺治他妈,还有那些忠于顺治的两黄旗大臣,你会怎么想?

别急,多尔衮的树敌之路还没有结束,再看看对待投降官员的态度。

剃发令出台之前,很多原明朝官员也是打心眼里支持清朝的,毕竟多尔衮基本沿用了明朝时期的文化架构,还特别推崇儒家文化,具体施政方针比李自成、弘光、张献忠要靠谱的多。

而剃发令出台后,很多科举出身的官员们都信奉儒家那一套,不愿剃发,所以纷纷降而复叛。为了有效约束地方官,顺治二年八月初二日,多尔衮谕令:

命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俱送一子入监读书,无子者送亲孙及亲兄弟之子。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是送儿子去读书,这是送儿子去抵押,也就是当人质。你要是这些官员,还会卖力打工吗?

此外,清军对投诚官员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我之前讲过,清军优待俘虏的政策,是非常得官心、得将心的,清军南下途中,成建制的明朝军队投降,就是因为这点。

而现在呢?

顺治二年八月初十日,故明总兵高进忠及副将等六十余员,率兵万余、马三千匹投降,具奏求“授为某官,是何品级。疏入,多尔衮怒,以顺治名义下旨申斥:

“诏书一到,即当剃发来归,为何窃据岛中,求加职衔,要索俸饷,殊非归顺之体。”

这个事儿我得详细说说,因为它很有代表性。

高进忠这个人,并不是科班出身,也就是他并不是南明的武将,他出身两淮地区的贫民。顺治二年,多尔衮的剃发令下达后,江南大乱,他就带着家乡的贫民跑到了崇明岛上,聚众抗清。

崇明岛位于今天的上海市,是个相当大的岛屿。而当时江南大陆各地不愿剃发的人,纷纷来投靠,高进忠的势力迅速扩大,即:

“凡有奸逆官民不肯归顺者,皆勾引海寇,纠合攻抢,以致沿海州县毒伤最惨。”

此时的清军刚刚南下,水军初建,没有能力剿灭高进忠,于是洪承畴就用招抚的策略。当时高进忠的弟弟高成忠及其昔日旧识辛自脩都为清军效力,洪承畴就让他两去崇明岛劝降高进忠。

这两个人去了之后,就向高进忠说明了清军优待俘虏的策略,并封官许愿,高进忠就投降了。

可是投降后,清军封官许愿的承诺迟迟不兑现。于是,人家高进忠就去找洪承畴,询问咋还不兑现奖励呢?洪承畴虽说有便宜行事之权,可是他自己要提拔官员必须经过中央,所以他就把高进忠的请求转告多尔衮。

多尔衮不查实情,直接就给人家否了。

不仅如此,一年后,即顺治四年六月,多尔衮以“隐藏兵器、潜带假辫”的罪名,将高进忠和之前在河南带着27万人投降的李际遇斩杀。

这种卸磨杀驴的行为严重违背了清朝一贯执行的优待俘虏的策略,使得之前清军南下过程中各路军队箪食壶浆迎王师的情景再未出现,并深深伤害了几个已经投降的重量级大佬的心,并坚定了几位有可能被招抚的大佬抵抗的决心。

这些被伤心的已经投降的大佬名字是:李成栋、金声桓,以及最能折腾的一位,姜瓖。

而被多尔衮坚定抵抗决心的,就是我上一篇提到过的郑成功、何腾蛟和孙可望。

尽管以上措施已经让清廷四处树敌、尽失人心,可是多尔衮还嫌不够。

他可能是觉得这个游戏的难度还不够高,不足以体现自己的精妙的操作。于是,他又朝一拨人开刀,这拨人就是我之前说过的明清社会统治的根基,士绅阶层。

顺治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多尔衮下令:

抑故明绅衿,将前代乡官监生名色,尽行革去。一应地丁钱粮,杂泛差役,与民一体均当。朦胧冒免者治以重罪。

在明清时代,革士绅功名,让士绅纳税,逼士绅出工,这三种行为极其危险,保证不了你生前的千刀万剐,但绝对让你死后留下万年骂名,后来的雍正就是个典型例子。

而在战乱年代,这种得罪士绅的举动则更加危险。用比较形象点的行为来描述,即给自己的政权刨坑,李自成、张献忠已经躺在里面了,他们已经给多尔衮留好位置了。

好啦,现在多尔衮在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发布剃发令及一系列找死的配套措施,先后得罪了已投降的明朝官员、未投降的明朝官员、明朝的全体宗室、江南全体百姓、全国所有士绅,给清朝打工的人也都在瑟瑟发抖,他终于如愿将游戏难度调到地狱模式了。

之后,在多尔衮人生剩下的几年里,他将面临五个极为难打的副本,即湖广的何腾蛟、李过、高一功,福建的郑成功,云贵的孙可望,于广东反叛的李成栋、金声桓,以及宣大的姜瓖。

其实呢,这些人也不是突然间从地缝里钻出来成为一方诸侯的,他们都是有来历的。

在《逐鹿》一篇的开头,我曾分析过清军入关时的几大势力,即大顺的李自成,宣大的姜瓖,南京的南明,主要兵力在江北四镇,四川的张献忠和湖北的左良玉。这几支势力,只有湖北的左良玉消失得干干净净,其他势力都留下了自己的继承者。而这些新的继承者,大多比之前的老领导更猛。

先说说李过。

读过我之前文章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清军在顺治元年攻打西安时,是兵分两路的。一路由多铎率领,走河南入关中,一路由阿济格率领,经山西宣大入陕北垂直南下。其中,多铎军团进军顺利,攻破西安,阿济格军团却在陕北遭到了顽强的抵抗,直到多铎攻破西安都未能突破延安。

这个给阿济格军团造成如此大麻烦的人,就是李过。

现在提起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刘宗敏。但是如果你仔细阅读一下李自成的战史,你就会发现刘宗敏的战绩实在是乏善可陈。

崇祯十一年的潼关之战,刘宗敏为先锋,李自成大败,仅剩十八骑;崇祯十三年的商洛之战,刘宗敏还是李自成的亲军指挥,再次大败,突围过程中刘宗敏还亲手斩杀了自己的两个妻子;崇祯十七年的山海关大战,刘宗敏还是李自成麾下排行首位的大将,大顺军再次大败。

可以说,除了在汝州之战中干掉了孙传庭,刘宗敏的战绩实在是乏善可陈。

而李自成麾下真正能打的,是三个人,即高杰、李过和袁宗第,这里只说说李过。

李过,字补之,号赤心,绰号“一只虎”,李自成之侄,陕西米脂人。

虽说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但是他两的岁数差不多。从李自成自家乡起兵时开始,李过就跟随他一起,南征北战十几年。

《绥冠纪略》中描写李过:

“左目眇,年少,骁敢善战。”

《甲申传信录》中记载:

“左目瞎,少年骁悍敢前,闯爱之,众呼李副爷”。

也就是说,李过跟李自成一样,是个独眼。通常而言,长得很与众不同的人,要么特别怂,要么特别猛,而李过,就属于特别猛的那种人。

崇祯十六年的汝州之战,孙传庭战败,但主力尚存,退往潼关。李过率军一天之内追杀四百余里,杀得明军人皆胆颤,溃不成军。李过还利用中途缴获孙传庭的督师大纛,用它骗开潼关城门,最终夺下潼关。

入关中后,李过又是急行军,追杀孙传庭。孙传庭根本未料到大顺军能够在短时间内攻陷潼关,猝不及防,仓促接战,战死于渭南。

随后,李过率军横扫陕西,将投降明军的高杰从陕西一路撵到了山东。正是因为李过军在追击高杰,所以他并没有跟随李自成一起进北京,而是长期独当一面。

清军分两路攻打西安时,李过率军在陕北阻击阿济格军团。多铎军团攻陷西安后,李自成撤向湖北。此时在延安的李过军南有多铎,北有阿济格,可谓腹背受敌。

李过没有硬拼,也没有投降,而是梯次抵抗,让阿济格军打不着、追不上。后来,多尔衮令多铎南下消灭弘光,李过军趁着多铎军团撤走、渭南空虚,又溜到了汉中,随后从汉中直入湖北。

顺治二年七月二十日,李过、高一功部突然出现在当阳,随后急行军攻打荆州。李过军分三路围攻荆州城,荆州副总兵郑四维坚守五日,力有不支,向清廷求援,疏云:

“贼情万分孔急,孤城垒卵可虞”。

之前阿济格军团在陕西逛了一圈,没找到李过军团,就向多尔衮报告,已经肃平陕西境内所有的民军。现在李过军团突然出现在荆州,让多尔衮大吃一惊。

他当即派人严厉斥责阿济格,指责其谎报军情,作为惩罚,表示班师时将无人迎接、没有犒赏。

然而如何处理李过军团,仍然是摆在多尔衮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0 阅读:36

侍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