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至1945年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对重庆国民政府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为了彻底解决中国问题,日军最高统帅部两次酝酿了代号为"5号作战计划"的军事行动。这个计划的核心是效仿曹魏灭蜀的路线,先占领陕西,继而跨越秦岭,从汉中直指重庆。然而,看似完美的战略构想却在实施过程中步步受阻。从1942年杉山元的首次提案,到1944年豫湘桂战役后的再次谋划,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始终未能付诸实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被认为是进入重庆最佳路线的军事计划两度搁浅?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
战略转向 日军谋划蜀道
1938年,日军在中国战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兵力不足的窘境迫使他们不得不对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放弃了全面占领的野心。
战略重心转向了沿海大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日军开始实施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积极扶植汪精卫伪政权,妄图以此分化中国抗战力量。
在关内战场上,日军采取了以运动战为主的作战方式。他们频繁发动会战,企图通过歼灭战的方式削弱国军主力,迫使重庆政府屈服于谈判桌前。
这种战略持续到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长沙会战、桂南会战、中条山会战、枣宜会战,日军始终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战局的转折点出现在珍珠港事件后。日军意识到中国战场可能成为盟军援助的重要基地,对重庆的态度也随之发生转变。
他们认为必须尽快拿下重庆,才能腾出手来应对太平洋战场的危局。占领重庆不仅能瓦解中国的抗战决心,还能将这片广大的腹地变成对抗美军的后方基地。
然而,三次长沙会战和宜昌保卫战的惨痛教训,让日军意识到从两湖地区正面进攻重庆的计划已经不切实际。新的进攻路线成为日军参谋部的当务之急。
1942年1月,日本华北方面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这就是后来闻名的"西安洛阳作战计划",核心思路是重演曹魏灭蜀的历史战例。
计划认为应当先占领豫西和陕西地区,随后跨越秦岭山脉,从汉中直取重庆和成都。这条路线虽然险峻,却被认为是进攻重庆的最佳选择。
这个计划得到了日军高层的重视。在杉山元总参谋长的推动下,"5号作战计划"应运而生,这也开启了日军两次未竟的军事谋划。
杉山元首倡 五号计划搁浅
1942年3月,一份代号为"5号作战计划"的军事方案摆在了裕仁天皇的案头。这份由总参谋长杉山元亲自汇报的作战计划,被寄予了结束中国战事的厚望。
杉山元在汇报中指出,重庆政府对日本的和谈建议反应冷淡,而通过打败欧美再来解决中国问题的计划也已不切实际。在苏联保持中立的情况下,日军必须抓住东亚的有利局势,彻底解决中国问题。
计划获批后,日本参谋本部立即着手准备具体的执行预案。5月,大本营参谋次长田边盛武亲自飞抵南京,与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商讨作战细节。
根据作战构想,行动将于1942年9月初展开。华北方面军将投入5个师团的兵力,以消灭陕南的胡宗南第八战区为首要目标。若时机成熟,还将分兵北上延安,打击中共总部。
作战计划的第二阶段定在1943年春季。日军将在完成整补后,从汉中发起南下进攻。同时,华中方面军的第11军将以3个师团的兵力从宜昌出发,牵制两湖地区的第九战区。
命令一经下达,日军各部立即行动起来。华北的日军部队开始向河南集结,侦察机和情报人员纷纷出动收集情报。工兵部队加紧修筑公路,各地兵站也在紧锣密鼓地运输储备作战物资。
作战准备工作看似进展顺利。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安达二十三还亲自带领参谋团队,乘飞机对黄河对岸的陕西地形进行了实地勘察。
然而,计划在即将实施之际突然出现了变数。1942年6月,日本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海战中遭遇惨败,损失了大量主力舰艇。这场战败迫使日军不得不调整太平洋战场的部署。
大本营被迫做出决定,暂缓原定9月的"西安作战",将其推迟到1943年太平洋局势好转后再行实施。形势却未如日军所愿。到了1942年9月,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失利,让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
更为致命的是,开战不到一年,日军的战略物资储备就已告急。燃油、橡胶、钢铁和弹药储备的急剧下降,让原本计划投入"5号作战"的物资不得不优先供应太平洋战场。
原本集结的16个师团也遭到分化。第11军的主力第6师团和第51师团相继被调往太平洋战场。兵力的抽调和物资的匮乏,让这个野心勃勃的作战计划逐渐失去了实施的基础。
最终,日本最高统帅部不得不将"5号作战计划"无限期推迟。这场本应在1942年秋天打响的大规模进攻,就这样在准备阶段悄然夭折。
豫桂大捷后 再谋蜀道攻势
尽管"5号作战计划"被大本营搁置,但在中国派遣军内部,这个计划始终未被遗忘。畑俊六和冈村宁次两位将领坚持认为,不解除重庆的威胁,就无法打开大东亚战争的突破口。
他们多次向大本营游说,却始终未能说服上层。大本营认为与重庆国民政府保持对峙状态就已足够,无需贸然发动新的大规模进攻。
1944年的豫湘桂会战,却让这个尘封的计划重获新生。在这场战役中,50万日军竟然击退了拥有250万兵力的国民党军队,一路追击到贵州独山。这场胜利让日军看到了新的希望。
战役的胜利不仅让盟军对国民政府产生怀疑,更让日本大本营重新审视了进攻重庆的可能性。中国派遣军认为,这正是乘胜追击、实施"5号作战计划"的最佳时机。
日军参谋部随即制定了《进攻四川作战大纲》。计划规定在1945年3月,由第六方面军从衡阳和柳州出发,向贵州和湖南发起进攻。随后部队将分两路,一路进军重庆,另一路深入四川。
与此同时,华北方面军将按照原定计划,从河南挺进陕西,消灭胡宗南和汤恩伯的第一战区。这样一来,日军就能将西北和西南变成抵御美军的后方基地。
然而,1944年的日本已经元气大伤。菲律宾战役的失利,让日军失去了连接南洋的海上补给线。没有了南洋地区的资源供给,日军已经无力支撑新的大规模作战行动。
豫湘桂战役中取得的"大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国军的不战自退。实际上,参与作战的50万日军已经陷入了疲惫不堪的状态。华北日军南调后,留守部队只能龟缩在炮楼中自保。
这一时期,华中方面军的第11军在衡阳城下的损失尤为惨重。仅这一处战场,日军就折损了6万多精锐。我军则抓住战机,通过几次大规模反攻,收复了华北的大片失地。
雪峰山会战更是给日军当头一棒。这场战役证明,经过美式装备改造的国军已经具备了局部反攻的能力。虽然中国派遣军名义上拥有百万兵力,但防区过大和兵员素质下降的问题,让他们再也无法对国军形成压倒性优势。
面对这样的困境,大本营不得不再次否决了中国派遣军提出的第二次"5号作战计划"。在本土即将面临决战的危急关头,耗费大量资源在中国战场上扩大战果,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就这样,"5号作战计划"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两度流产。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最终还是被残酷的战场现实所击败。
纸上谈兵计 终成空中楼
回顾日军两次"5号作战计划"的失败,实际上暴露了日本军方对中国战场的严重误判。这条被认为完美无缺的进攻路线,在现实面前显得异常脆弱。
陕西南下的路线看似借鉴了历史经验,实则忽视了现代战争的特点。复杂的陕南地形对机械化部队极为不利,日军引以为傲的第三坦克师团在这样的地形中将寸步难行。
地形带来的困扰还不止于此。秦岭山脉的险要地形为游击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旦日军主力入陕,我军就能够充分发挥游击战的优势,切断其补给线。
这种情况下,深入陕西的日军将面临两面作战的困境。一边是胡宗南部的正面阻击,另一边是我军对其后勤线的威胁。陷入重围的日军,反而有被分割包围、逐步歼灭的危险。
即便日军真的突破重重阻碍,占领了汉中和重庆,也未必能够动摇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早在迁都重庆之初,国民政府就已经预见了重庆可能失守的局面。
为此,他们在四川西昌专门设立了备用的办公机构。一旦重庆陷落,政府机构可以迅速转移到这个新的据点,继续领导抗战。这种未雨绸缪的准备,让日军的战略意图大打折扣。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日军根本无力在如此广阔的战场上维持优势。西南、西北、华北和沿海地区同时成为战场,日军的有生力量将被分散到极限。
这种兵力分散的局面,正好给了中国军队各个击破的机会。一旦日军主力陷入巴蜀腹地,其他战区的中国军队就能对分散的日军发起猛烈反击。
陕西南下的战略构想,暴露了日本陆军高层的盲目自大。他们低估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也高估了自己的战争潜力。在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这样的军事冒险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日军始终未能找到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即便是看似完美的"5号作战计划",也难逃失败的命运。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最终成为了日本陆军马鹿们的一厢情愿。
战争的天平开始倾斜。随着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日本的战争机器日益衰竭。那些在地图上规划的宏伟蓝图,最终只能成为历史的尘埃。
"5号作战计划"的两度流产,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战场上的一个缩影。它展现了侵略者的野心,也见证了他们的失败。这个未能实现的计划,最终成为了日本战败的众多注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