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到2024年,十六年光阴,十六次走进考场,他的故事早已超越了高考的范畴,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时代的注脚。
在广西防城港市的某个角落,唐尚珺的名字与“高考”二字紧密相连,每次到六月,都能引起大家的讨论,“长久”的在高考期间引起关注。
有人称他为“高考钉子户”,有人赞他坚韧不拔,也有人质疑他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生命。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承认,唐尚珺都以他超越常人的坚持,书写了一段执着“不平凡”的人生历程。
就在高考刚刚结束的9日晚上,刚答完人生中第16份高考试题的唐尚珺说,出考场后自己的心情一般,做完题感觉不是特别好。
“如果考得好,肯定是想到最好的师范大学,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成绩如果差一点的话,可能会考虑像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分数稍微低一点的学校。”
唐尚珺还回应称比起过往15次高考,本次感受到的压力最大。“一方面是自己想考好了就走掉了(读大学);一方面是家人们都希望自己去读大学。再就是,社会都希望我去读大学,然后步上正轨。”
“其实这个对我是动力,也是压力……真正在考场的时候,就感受到这个压力。”
他表示,这一次,如果填高考志愿的话,自己肯定要填“服从调剂”,填写会非常谨慎,得多听听老师、长辈的意见。
梦想与现实:清华,还是师范?
从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到上海交通大学,唐尚珺十几年来获取的录取通知书堆积得不少,但每一张都未能将他带入心仪的清华大学。
他的目标始终如一,却也在现实的残酷中一次次跌倒。唐尚珺如今不算年轻,父母更是称得上老迈,一直没有工作也没有成家,又受到社会舆论如此多的关注,他身上背负的东西,只有他自己知道重量几何。
2023年,当唐尚珺终于决定放下清华的执念,转向华中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时,却因未选择服从调剂而再次与大学失之交臂。这一次,他是否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有人说,唐尚珺的坚持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也有人说,他是在逃避现实,用高考来逃避成长的责任。
但无论如何,他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件事:高考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新起点。
十六年,他经历了从青涩少年到成熟男人的转变,也见证了高考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重新定义。
唐尚珺最初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2018年那部名为《高十》的纪录片,其实当时也激励了无数高考学子。
纪录片介绍了唐尚珺于2009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成绩为372分,未达到本科录取线。
此后不甘心的种子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于是他决定复读再考,但考了十次,直到2018年,他依旧未能考取心仪的大学。
纪录片中那个瘦黑略显木讷的唐尚珺,笑容中带着羞涩与拘谨,有不少人因为他的沉稳、坚韧,锲而不舍,深信知识改变命运而感动。
只是,让人想不到的是,本以为《高十》已经是对唐尚珺10年高考之路的总结和告别,唐尚珺关于高考的故事却还是依旧继续。
当他继续又参加了六次高考,虽然还是有人赞扬他的坚韧不拔和追求梦想的勇气;但更多人质疑他是否应该为家庭负责,放弃这种“无意义”的坚持。
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道路。但他这样偏执的举动,也许正是唐尚珺对人生的一种独特理解和追求。
2023年,唐尚珺只考了594分,离清华很远,又在填报志愿时被华东师大退档,导致滑档,未能如愿上学,宣布继续复读。
当时的唐尚珺,开了直播,注册了各个网络平台的账号,也接受了不少打赏。
关于他不断高考,是为了赚取补习班给他的奖金,他接下来要借助关注度当网红赚钱的论断,一时间甚嚣尘上。
不过,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沉寂下来,继续复习第十六次参加高考,而这次,唐尚珺表示在成绩出来之后,将谨慎填报志愿,并愿意服从调剂。
这是否意味着他将结束这场长达十六年的“高考长征”?还是只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又一个新的开始?
清华梦或许难圆,毕竟通过高考上清华,以唐尚珺的过往经验来看已几无可能;他也已年近四十,毕业后选择工作的余地也不多。
有很多网友表示他可以当高考辅导老师,当初无需如此执着于高考,可以先上大学之后考研,毕竟他还要承担为人子的责任。
希望他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于唐尚珺,你怎么看呢?
新型啃老族说的那么高大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