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不知何人所作,却渡了世间无数人,更点透了活着的意义

飞兰说情感故事 2024-10-19 04:10:09

古诗词也可以很有趣

回望历史长河,人类还太年轻。

生命大爆发的寒武纪,距今已经有近5亿年,可放到地球诞生的进程里,这个过程并不算漫长。

如果以文字叙述为标准,来作为人类智慧的真正启蒙点,3000多年不过是一个瞬间。

若是再以个体生命来衡量存在的意义,3万多天太过于短暂。

即便这样,人类还是没学会珍惜这须臾而过的时光,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虚名浮利中去,等到垂垂老矣时才发现,生前的所有什么也带不走。

从科学角度讲,人死了,肉体和精神都会停摆,不再产生任何能量,更不会有意识残留。这个结果意味着,当你的肉体与大地融为一体时,你就凭空消失了,就像从来没存在过一样。

以镜像空间为图鉴,一个人的寂灭,就是世界的寂灭,你生前所建立的诸多时间纵横轴线,以及投射出的场景,会在瞬间坍塌。

就如同我们小时候玩的街机游戏,当你投下一个游戏币时,画面开启,你可以选择关羽、张飞或者赵云,之后进行闯关。当某一关你挂掉时,游戏停止,不会再有任何后续行为。

对于你选择的角色而言,他死了,整个游戏布局就再也没有任何意义,而其他附属角色不过是一种人物设定。

具象化到现实中的某个人,如果他从科学角度被宣布死亡,他的亲人、朋友、爱人,包括生前住过的房、开过的车,就都随着他的消失而一起消失。

这就是生命的哲学,当奇点不存在,随后的一切都成了假设,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不过是你这一世的“群演”,仅仅是赋予的感情色彩不同而已。等主角领了盒饭,全剧终!

而在奇点之前,我们无法探知,因为那是神学。

我们读诗词歌赋,是人类智慧的传承,可对你而言,你接收的知识量,与人类整体完全没有关系,哪怕相对论是你提出来的。因为这是相对论。

你离开这个世界了,你所创建的一切知识体系,都是你这一世为了丰富人物形象,而添加的色彩元素。王勃的《滕王阁序》,李白的《将近酒》,苏东坡的《赤壁赋》感动了古往今来许多人,可对你而言,《滕王阁序》完全可以属于你自己,因为你没有办法跨时空去和王勃对话,你们之间不会产生任何直接联系。

换个角度想,如果生命的终止代表着结束,王勃已经消失在属于他自己的“奇点”之后,在你的故事里,你可以叫他李勃、孙勃,甚至狗剩。

很简单,除了“群演”人设以外,这个世界上所有非灵质形式存在的东西,都是你个人这部剧里的道具。

在你的故事里,你就是主宰,是自己的上帝,你可以随意改变一切。但是,在奇点之前,你已经把剧本写好,是你决定了这一生要怎么过,不是任何人。

因为除了你之外,任何人都不存在,你需要让自己有个弟弟,你就可以有,你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好不好,也是你自己决定的。

首先我敢肯定,在看这篇文章的人,都是“活人”,那么我作为作者,也可以是你人生中的“群演”,我的文字,包括今天我们要读的古诗词,都是为了丰富你的人生而创造出来的道具。

有趣的是,恰巧这首诗歌提到了“生命的意义”,一起欣赏:

百年三万六千场,

风雨忧愁一半妨。

眼里儿觑,心儿上想。

教我鬓边丝怎地当?

把流年子细推详:

一日一个浅酌低唱,

一夜一个花烛洞房,

能有得多少时光?

这首小令的作者是谁,已经无法考证,仅知为元朝时期的人所作,并传到至今。这支散曲字面含义并不深,简单易懂,大意可解为:

人生百年,算下来不过36000天,飘忽而又短暂,而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你还会因为谋生谋利而经风历雨,那些让你操心烂肺的日子就占去了一半。你的眼中、你的心里总是在挂念着某件事或者某个人,不知不觉就开始两鬓染霜,于是你就会想,时间都是哪了?

如果你每天都只顾着纵情享乐,活在声色犬马之中,甚至通宵达旦,夜夜笙歌,沉浸在温柔乡里,那么又有多少时光,能体现出你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呢?

一辈子很短,短到你一回望过去,就会觉得失去了很多,连梅花都落了。我们不知道生命的奇点之前是什么,或许有,也或许没有,所以我们只能活在当下,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去做更多无限的事。

并且用这些事来证明,生命不止有长度,还有温度和厚度。

就算剧本已经设定,比如出身和家庭,可你是自己生命的书写者,你完全有能力去改变未来的一切。

思考就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必然会转化成动能,让你的一生变得更加有质感。而这篇文章,就是我们对这首诗的思考。

或者说,这首诗就是我们对“存在”的思考,想通了,人生就清透了。

阅读更多经典古诗词:

0 阅读:4

飞兰说情感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