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之宗,根在天中”,盘古的形象在豫南人们的心中,有多高大

强强聊历史 2023-07-28 16:05:02

文|侯博士的笔记

编辑|侯博士的笔记

前言

类和宇宙的起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深奥的谜题。在战国时代,屈原曾提出了类似于"天地是如何形成的?"和"是谁创造了宇宙?"等问题,但遗憾的是,他并未给出确切的答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于宇宙起源的探索一直持续着,如今,现代科学也在不断努力解答这些问题。据科学的观点,宇宙的形成是源于一次被称为"大爆炸"的事件。

大约138亿年前,整个宇宙处于极度炽热和高密度的状态,然后在一瞬间爆发,开始膨胀扩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不断地变得更冷、更广阔。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形成了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星系、恒星、行星等等。

至于"开天辟地者"这个词,它在传统宗教或神话中有着特殊的含义。不同文化和信仰可能有不同的开天辟地神话或传说,描述了一位超自然的存在或神明创造了宇宙和天地。

寻根问祖——盘古神话探源

在中国神话中,有两位最著名的创世英雄人物:女娲和盘古。女娲的故事最早见于《山海经》,大约在战国时期至汉初。而盘古神话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吴国的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

盘古创世的故事描述了天地一开始是混沌的状态,就像一个巨大的鸡蛋。而盘古就孕育在其中,经过万八千岁的时间,他在天地形成时出现。

在他的存在下,天地开始分离,阳气形成天,阴气形成地,盘古自身不断成长,一天变化九次,拥有神秘的力量,天日变得高大一丈,地日变得厚实一丈,而盘古本身也变得高大一丈。

盘古虽然出现较晚在典籍中,但他的故事却非常引人注目,逐渐成为了一个超越其他创世神话的重要角色。

这可能是因为盘古的故事在其他传承方式中也广泛传播,比如口头传说、雕塑和绘画等。所以,虽然盘古的记载出现相对晚,但他的故事源头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

辟型神话之源——猗韦氏

在《庄子·内篇·大宗师》一章中,讲述了道的概念,道被描述为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的存在。

它不能被传授,但可以被体悟;不能被观察到,但可以感知到。道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存在,超越天地的创生,是神鬼神帝的根本。

在古代传说中,有一位名叫猗韦氏的存在,拥有统领天地的强大神力。这个名字“猗”和“稀”音同,有些类似猪的发音,说明在上古时期,神灵与动物之间的联系可能比较密切。

值得注意的是,猗韦氏的神力与早期的创世神话中的盘古相似,盘古被描述为在混沌之中诞生,创造了天地,神通广大,有着非凡的力量。这些神话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不过,老庄一派将宇宙本原归之于"道",所以猗韦氏可能被认为是上古帝王而不是神灵。

不论如何,盘古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创世大神、人文始祖,他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丰富多彩的中国神话传说之一。这些古老的故事都在展示人类对宇宙起源的好奇和探索。

开天辟地者——盘古

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徐整在他的著作《三五历纪》中首次提到了盘古这个神话人物。后来,他在《五运历年纪》中对盘古的形象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

据徐整的描写,盘古被形容为一位神秘的君主,他有着龙的头和蛇的身体。他能嘘出风雨,吹出雷电,他睁开眼睛就是白天,闭上眼睛就是夜晚。

据说他死后,骨节变成了山林,身体变成了江海,血液变成了淮河和黄河,毛发则变成了草木。

徐整的描述指出盘古的活动范围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特别是淮河流域。淮河正好位于黄河和长江之间,它的源头在今天河南省西南部的桐柏山区,而河南省的泌阳县和桐柏县就在这个区域。

这样的描述让后人可以寻找盘古的遗迹,尽管盘古的故事属于神话传说,但它也在某种程度上指引了人们对于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探索。盘古的故事成为了丰富多彩的传说,为我们了解古代智慧和文明贡献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南朝梁时期的作者梁任唠在《述异记》中也有关于盘古神话的记载。

他认为盘古是天地万物的祖先,所有生物的起源都始于盘古。

据说盘古死后,他的头部变成了四座大山,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脂肪和膏液变成了江河和海洋,毛发变成了树木和植物。

在秦汉时期,人们传说盘古的头部变成了东岳,腹部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脚变成了西岳。先儒也有自己的解释,认为盘古的泪水变成了江河,他的气变成了风,声音变成了雷声,眼珠变成了闪电。

梁任唠还提到,盘古是阴阳之始,代表男女的最初。他指出南方有盘古墓葬,传说是后人为了追踪盘古的魂灵而建的。

同时,桂林地区有盘古祠,人们至今还在祭祀盘古。南方地区也有盘古国,现在有些人以盘为姓。

在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著作《水经注》中也提到了关于盘古遗迹的相关记载。

他描述了比阳县(即泌阳县的古称)的城南有一条蔡水,流经南盘古山,所以也被称为盘古川。这些地名位于今天河南省泌阳县盘古乡的境内。

郦道元是著名的地理学家,他的记录对于盘古山和盘古川的存在具有可信性,因为这些地名和盘古神话的描述相吻合。

徐整在他的著作中的描述得到了郦道元这位学者的实地验证,这加深了对盘古神话在河南省泌阳县、桐柏县等地区流传的信心,甚至可能是其中的重要中心。

这些记载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至少三国时期,河南省泌阳县和桐柏县就已经成为了盘古神话流传的重要地区。

盘古神话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地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古代人们对宇宙起源和历史文化的探索和表达的重要符号。

泌野仙踪——豫西南盘古民俗文化之旅

1.豫西南的神奇之地——盘古圣地和盘古之乡

河南省坐落于中国中部的中原地区,历来被誉为物产丰富、人才辈出的地方。

其中,驻马店市位于全国的中心位置,古代曾是重要的军事重镇,如今是东西南北交通的要冲。驻马店的许多地标,如《天中晚报》、《天中学刊》、天中广场和天中山大道,都展现了当地人的自豪感。而最令驻马店人自豪的,是位于市西南泌阳县境内的盘古山。

盘古山是桐柏山系的一座山峰,海拔459米,泌阳县和桐柏县都在山的两侧。这座山区充满着盘古文化,盘古神话的遗迹随处可见。

因为盘古的名字,这座山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中国人前来寻根探祖、观光旅游。

人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正是因为盘古的传说,这座宝山才拥有着如此的声誉。

盘古山区的文化和历史非常丰富,它成为了人们追寻祖先和历史的重要之地。这里的美景和盘古神话的传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感受,也成为了驻马店地区的一大亮点。

2005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将河南省桐柏县命名为“中国盘古之乡”,同年12月,泌阳县被授予“盘古圣地”的称号。

而在2008年6月7日,两地的盘古神话也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2002年开始,泌阳县每年三月初三举办盘古文化节和拜祖大典等盛大活动。2006年,桐柏县首次举办全球华人的盘古祭祀大典,并将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祭祀盘古日。

自那时起,每年的三月三和九月九,成千上万的全球华人纷纷前往泌阳和桐柏,感受这里浓厚的盘古文化,欣赏这里美丽的风景。

盘古文化展现出了其凝聚人心、祈福中华的伟大力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参与庆祝和传承这一传统。

这些活动不仅让人们了解盘古神话的故事,还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盘古文化成为了这两个地方的骄傲,也成为了全球华人共同传承和弘扬的宝贵遗产。

盘古神话

在河南省桐柏山区,盘古神话广泛传播,当地老百姓都非常熟悉这些故事。在20世纪80年代,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振犁率领考察团队深入桐柏山区进行田野调查,搜集了大量关于盘古神话的资料和实物证据。

198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分会编撰了内部资料《中原神话专题资料》一书,共427页,其中收录了太行山区、桐柏山区和豫西山区古今神话资料,内容非常丰富。

1990年,桐柏县文联主席马卉欣历时九个多月,行程三万余里,走访了全国20个省区,深入考察了各地的盘古遗迹,搜集整理了大量关于盘古神话的资料,于1993年撰成了《盘古之神》一书。

2005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高瑞远主编的《桐柏山盘古神话集》。2006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张正和王瑜廷主编的《盘古神话》。

这些著作对于桐柏山区的盘古神话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整理。

根据闫德亮的《中原的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的总结,桐柏山区的盘古神话故事主要可以分为盘古降生与创世、盘古的婚姻、盘古治世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包含了盘古开天辟地、石狮子、捏泥人、八子山等故事。

这些传说和故事并不是僵化和固定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演变和融合,代代相传,越来越有活力。盘古神话成为了这片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了解和传承。

盘古遗迹

在豫西南的桐柏县和泌阳县等地,不仅流传着大量的盘古神话,还保留着许多生动鲜活的盘古遗迹和实物。这些遗迹和实物都与盘古神话相关,形成了一个盘古神话的群体。

从盘古山为中心,向南到桐柏县,向北到泌阳县,甚至延伸至临近的社旗县,这个豫西南的区域内,可以找到很多盘古遗迹。

这些遗迹有盘古庙、盘古碑、盘古金库、盘古井、盘古爷的石箱子、盘古楼、盘古村,还有盘古兄妹滚磨成亲的大磨村等。

盘古庙会

“三月三,盘古山”是在豫西南地区流传的一句民谣。农历三月初三,也就是传统的上巳节,据说是盘古升天的日子。在每年的这一天,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信徒、贩夫走卒、民间艺人、游人、客商汇聚到盘古山参加庙会,上香礼敬,祭祀盘古,礼拜先贤,祈福中华。

盘古庙会不仅仅为盘古山所独有,而且以车轱辘的形式在豫西南一带从一个地区辗转到另一个地区,从岁首到岁尾,所以也被称为“赶会”。

盘古庙会不仅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而且每到一处都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促进了当地商贸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群众生活,极好地宣传了盘古文化。

盘岚滴翠——盘古山文学作品鉴赏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我们同样可以找到与盘古遗迹相关的文学作品。以盘古山为例,以下是一些相关作品:

《盘古开天》:这是一首古代诗歌,描写了盘古开辟天地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盘古的伟大功绩。

《盘古山行》:这是一篇游记散文,记录了作者登上盘古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形容了盘古山的壮丽景色。

《盘古寻踪》:这是一篇神话小说,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年轻人踏上寻找盘古遗迹的冒险之旅,经历了许多奇幻的历险。

它们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盘古文化,并在想象中感受盘古遗迹的神秘魅力。这些作品也为后人传承和弘扬盘古文化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在明代,李梦阳创作了一篇名为《大复山赋》的文章,其中详细描写了盘古山的壮丽景色和地理特点。

他描述了盘古山的起源与形成,认为盘古开辟天地后,用山川之气形成了盘古山。

盘古山高峰插天,山脚延伸,宛如肺腑般开阔,形成了万谷濞漩和神瀑涌流的壮观景象。

李梦阳还详细描述了盘古山的地理位置,将其与现今的泌阳县盘古山相对应。他提到了大复山南面包围着荆沔地区,北面是嵩山,右侧是熊耳山,左边是桐柏山。

这些描述表明大复山即为今天泌阳县境内的盘古山,这也证明了盘古神话在这一地区的传承和影响。

这篇《大复山赋》是李梦阳文章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盘古山的壮美和人文地理特点。这不仅体现了李梦阳作为一代文学家的风范,也让后人更加了解和欣赏盘古山的神奇之处。

在清代乾隆年间,泌阳县的知县郑大谟创作了一首名为《泌水令》的诗歌,诗中描述了泌水从衡门东向流淌,形成了清幽的景象,宛如宁静的秋天。

诗人驾着轻舟在泌水上畅游,四周群山环绕,云影飘渺。他描绘了盘古山的青翠和铜筱的摇曳,形容了雨水充足、风调雨顺的肥沃土地,使得这一地区丰饶富裕。

诗人称盘古山为“盘岚”,并将盘古山的美景与宁静的夜晚、月光、箫声相联系,形成了宁静祥和的意境。他在泌水边饮酒,感受着宁静幽深的氛围,无求无欲,心境舒适如水中自由自在的鸥鸟。

这首《泌水令》借古讽今,颇有古典文学的风雅之美,让人心情宁静、愉悦。郑大谟是福建侯官的一位名儒,他的诗歌才华在当时颇为有名,这首《泌水令》可谓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深深热爱和赞美盘古山及泌阳的情感。

在清代,王以衡创作了一首七言律诗《盘岚朝起》,诗中描述了一幅盘古山清晨升起的美景。

他望着盘古山,发现山峰几乎插入云层之中,清晨的云雾更显得缭绕飘渺。山峰的岚气散开,四周明亮如淡淡的光芒,山影浓郁又分散成千层层的影子。

月光照在星星点点的云中,宛如报晓的信使,烟雾缭绕如织,自成诗意的图案。他凝视着,仿佛闻到了古庙中的香炉气息,古庙高耸挺拔,周围被翠绿的树木所包围。

这首诗对仗工稳,描绘细腻生动,将盘古山清晨的美景展现得栩栩如生,读起来令人仿佛置身其中,如同升入仙境。这首诗是描绘盘古山风景的佳作,让人感受到盘古山的神奇和壮美。

在清代道光年间,泌阳县的知县倪明进创作了一首名为《泌阳八景·其七》的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盘古山的壮美景色。

他描述盘古山峰崎岖,矗立在城南,清晨的爽气拥抱着翠绿的岚气,混沌初开,天地初现白色的光芒,山峰嶙峋列岫,堆叠着蔚蓝的色彩。

山光照满了城郭,使一切清澈如洗,晨曦笼罩着山峦,秀美迷人。诗人想要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笔墨,将这美景传颂开来,但又不知何时才能摆脱俗务,悠然畅饮。

这首诗的风格明丽清新,虽有些雕琢和斧凿之痕,但仍然优美动人。它与其他描写盘古山的文学作品不相上下,是盘古山文学中的佳作之一。这首诗让人感受到盘古山的雄伟和壮美,是对这片自然之美的赞美。

结语

古山位于泌阳县境内,正成为中原盘古神话的中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盘古文化正逐渐走出河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盘古山所承载的盘古神话群,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他们深入挖掘这一古老神话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盘古山所散发的神秘气息,以及与之相关的传说和文物,引发着人们的好奇心和热情。

这片丰富的盘古文化正在走出豫西南,向着全国乃至全球扩散。人们对盘古神话的探索与传承,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原古代文明,也有助于推广中华文化的瑰宝。

盘古文化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它正以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向人们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庄子[M].孙海通,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马卉欣.盘古之神[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马国瀚.玉函山房辑佚书[M].扬州:广陵书社,2009.

马辅.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0 阅读:38

强强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