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声界有点乱,我也说两句儿。呵呵

筹海者张晓东 2024-07-26 07:30:25

其实大家可以看出来,像曲艺界这种师徒传承的师徒制有点儿变相家族制的意思,像说什么清理门户啊,什么谁和谁是不是一家人啊?谁是老二的弟子,谁是老三的弟子啊,谁是二哥呀,谁是大师兄呀等等各种说法。这是为什么呢?门户是啥?

这和中国文化历史的传统有关系。古代中国就是家族制社会。先秦夏商周的时候家族制就高度发达。比如说夏朝的时候,有个家族是专门负责青铜器制造的,夏朝的灭亡和这个家族有关系。他吃里扒外,和殷商联合起来,推翻了夏朝。原因估计也是利益问题。就是为什么我负责青铜器的制造?你利用青铜器得了好处,你不公平,那我就找人来收拾你。

就甭说文化传承了,先秦很多职业、专业都是家族制,世代垄断性从事某件有技术含量的事。比如说秦人,一说他的祖先就是赵姓,专门负责给周天子养马的家族。就连太史官也是世袭的,就是世袭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是太史官。司马迁也是太史官。

汉代经学的学术文化传承也是家族制,因为那时候没有印刷术,一般人家里没书。当然时间长了,他不能只传给自己家的子孙,也得传给一些学生。但是这些学生和老师之间,和老师的家庭之间形成了一种依附性的关系,也是一种家族制的延伸。比如袁绍的家庭是四世五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就是说他们老袁家世代是总理级大官,还有好多学生做了老部下,到哪儿心都向着老袁家,算是一伙儿。袁家也是经学世家。袁绍的曾祖父就是研究易经的,写过三十万字的著作。袁家一方面代表学术的学派,另一方面又是官场上的帮派,用家族制的方式拧到一块儿。

但是袁氏家族里也有内斗,就像今天相声界曲艺界门户的内斗一样。比如袁绍和袁术他哥俩就斗,谁到底代表袁家正统?袁家的门生故吏跟着袁绍的多,跟着袁术的少。袁术就不高兴,就好像这家族牌子不应该是袁大爷的,袁二爷才是正统。这和侯二能不能对侯派说了算之类的问题有点像。所以,门户、派别这东西打上古就有了。

后来古代历史继续往下发展,甭说文化传承了,好多技术、特殊的知识都是家族传承的方式,甚至出现了些什么传男不传女、不传外姓之类的规矩。当然这样传承也有一些好处,比如说要依靠工匠精神。如果传承的不好,没水平,这家族就衰败了,必须要传承的好,甚至代代有创新,有进步,这家族才能保持地位,保持威望。工匠精神难以绝灭,总有人要依靠传承吃饭,没学问没技艺,立不住脚,有关系也白搭。

按古代的管理制度,工匠都是世袭的,为官方服务。虽然工户地位不高,可是也是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靠活好吃饭。武术和曲艺都是这样,讲究靠手艺吃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都有派别、辈分、代际,分个亲疏,讲个正宗不正宗,像拳分杨氏太极,陈氏太极等等,学个相声还搞家谱。在中国民间文化传承里这种形式多了,还真不是宋元明清才有的。而是在秦汉就有的一种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中国文化用这种家族制的方式传承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太强调身份资格了,或者说是强调变相的血缘关系,比如袁绍袁术要是《易》学没做好,他也是袁家的正宗,也是袁家学派的掌门人,而且这传统方式容易造成人们拉帮结伙,为了名利搞各种内斗外斗,混淆是非,把私利凌驾于道德之上。

这已经都成了知识分子甚至很多文化人的传统或者说毛病了。学术圈混,见得多了,真的很多人拿学术传承的师徒关系和门户家族化当回事,一有个利益上的小矛盾,哪怕是观点上的小争执,马上就械斗、群殴,有同学要坚持公正就说是门户叛徒。有个名牌大学的博士和人在群里吵架,我只劝了一句要和谐,他说他只要见到他们母校的人被人说就不行,先不论理在哪一方罢,就说他这句话的意思就有个标准,不以是非为是非,以门户为是非。其实常常是利益之争。

这传统能适应现代化呢?眼见着现在还生存的住,但不等于未来就一定能继续下去。尤其到了信息化时代,秘密越来越少,好多东西再想像过去那样搞什么传男不传女很难了,要么是失传,要么就是在网上和文献里散布,成为研究资料。因此家族制式文化传统不适应现代社会,很可能最终就快保不住了。

0 阅读:28

筹海者张晓东

简介:历史与军事学者,上海社科院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