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一世大帝:睁眼看西方,促使俄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聪聪评历史 2023-05-08 23:35:07
引言:

公元十四到十七世纪,欧洲兴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与人民的觉醒,并为欧洲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奠定了深厚基础。

彼得一世

然而此时身在东欧的俄罗斯,在以东正教为核心信仰的领导下,并不被西欧国家所承认,且俄罗斯地处欧洲边缘,长期经历蒙古人的蹂躏,使他们与外界联系中断,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俄罗斯与欧洲各国的隔阂,导致俄罗斯一直无法完全融入欧洲,最终也与文艺复兴失之交臂,错失了文化振兴和科技进步的机会。

一直到十七世纪,彼得一世掌权后,他开始大量学习欧洲文化,引进欧洲先进技术、进行西化改革,在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中取得胜利,占领了波罗的海口岸,促使俄罗斯逐渐崛起,跻身世界大国行列。

之后枢密院将他封为“彼得大帝”和“祖国之父”,成为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是研究俄罗斯历史时,无法忽略的存在。

沙皇阿列克谢

一、 上位之路

1672年,彼得一世出生,他身体十分健康,这令时任沙皇阿列克谢开心不已,因为在此之前,第一任皇后为其生育的13个孩子都先后夭折了,只留下一女二子,其中长子还患有败血症,身体羸弱,次子更是智力低下,连话都说不清楚。

彼得四岁时,阿列克谢沙皇骤然去世,由身体羸弱的长子费奥多尔继承皇位,然而费多尔由于先天疾病,没有心力处理朝政,于是将大小国家事务都交给了他的亲姐姐索菲娅公主管理。

这样持续6年后,体弱多病的费多尔无后而终,而按顺序本应继位的次子伊凡也病入膏肓,俄罗斯亟需拥立新的沙皇。

纳雷什金娜皇后

因此彼得的母亲纳雷什金娜皇后及其背后家族势力,想要将彼得推上皇位,但是彼得的继位之路远没有如此顺利。

早已显露野心的索菲娅公主领导其母族势力发动政变,一举剿灭了纳雷什金娜背后的家族势力,幸而在莫斯科其他贵族的干预之下,索菲娅公主无奈妥协,只能拥立一母同胞的伊凡为第一沙皇,彼得则为第二沙皇,而自己成为了摄政女皇。

在这一切尘埃落定后,大权在握的索菲娅公主将彼得母子,赶到了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居住。年幼的彼得在被放逐之后并没有感到沮丧,因为在这个远离政治中心的小村庄,没有宫廷的规矩和束缚,彼得自由自在,生活得很是欢畅。

早年的彼得一世

他召集了村里的同龄小伙伴,每日在一起研究城堡、炮兵、攻城等游戏。渐渐地,彼得在游戏中培养了自己的军事兴趣,他将村里的孩子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小军队”,玩起了对战游戏,对战结束后,还经常聚在一起复盘战况,探讨战术。

摄政女皇索菲娅听说了以后,对彼得的“玩物丧志”非常满意,以至于后来彼得向莫斯科讨要一些军备马匹,甚至学者技师时,索菲娅都没有放在心上,大手一挥就拨给了他。

谁能想到就这样,这支“小军队”逐渐扩大并走上正轨,甚至在最后改变了俄罗斯的历史。

索菲娅

渐渐长大的彼得,在小村庄附近一个被称为“外国城”的外国人据点,认识了许多朋友,他们来自荷兰、奥地利等等一些欧洲国家,彼得非常喜欢他们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这与莫斯科宫廷严肃沉闷的皇室生活截然不同,彼得很享受和他们一起喝酒跳舞、谈天说地的日子,这里也成为了他早年接触西方文化的窗口。

1689年,已经17岁的彼得终于让索菲娅产生了危机感,她深知彼得成年之日,恐怕就是她退位之时,但是品尝过权力的滋味后,索菲娅又怎么甘心轻易放手,于是她开始酝酿一个邪恶的计划。

同年8月,索菲娅以彼得正在策划流血政变为由,煽动全军对彼得所在的小村庄发动进攻,想要对他斩草除根,幸亏有人向彼得通风报信,他们才躲过一劫,连夜逃往罗伊茨克修道院寻求保护。

彼得一世铠甲画像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有更多权贵与军队选择支持彼得,并且彼得从小组建的那支“少年军”也对他十分拥护,很快彼得便带领军队发起反击,一举包围了克里姆林宫,索菲娅眼看大势已去,不得不主动退位。

就这样,17岁的彼得一世,在一波三折后,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沙皇生涯。

二、改革背景

彼得一世登基后,意识到当时的俄罗斯远远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也明白国内封建农奴制度的发展,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再加上政局不稳、战乱频发,导致生产活动频遭破坏,田地荒芜、人民朝不保夕,这让俄国的经济水平与西欧国家相差甚远。

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此时俄国的政治和军事也同样是千疮百孔,中央行政机关体系不健全,架构混乱,导致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极度低下且规矩不严,各个部门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行为层出不穷。

军事制度方面也是弊端丛生,军队由贵族统治,没有严格的纪律,没有统一的训练,武器装备也十分落后,这样的军事实力完全无法与那些西欧国家相提并论。

面对眼前的种种难题,彼得明白最根本的原因是俄罗斯地处内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无法传播进来,而俄罗斯人也无法出去睁眼看世界,所以想要改变俄罗斯落后闭塞的现状,就必须要拥有海上门户,打通与西方世界的连接,将西方先进的技术理念引入国内。

率军出击的彼得大帝

于是他将目光聚集到了位于黑海出海口的亚速要塞,黑海作为土耳其的内海,在亚速要塞封锁之下,使俄国难以踏足半步,因此攻下亚速要塞,打开黑海之门,对落后闭塞的俄国来说至关重要。

但是攻下亚速要塞并没有那么简单,带领了3万远征大军,对亚速要塞实施陆上围攻,结果久攻不下,损失惨重。

汲取了这次失败的经验,彼得一世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回去后便开始建立海军,他在顿河畔修建造船厂,又从欧洲各地聘请工程师和海员,很快就组建起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支小型海军舰队。

隔年他又一次前往攻打亚速要塞,这次他用自己建立的小型舰队切断了敌方的海上补给线,同时通过陆军的配合,终于成功攻占了亚速。

彼得一世彩色画像

三、西化改革

为了进一步向西欧国家学习,1697年,彼得一世化名为彼得·米哈伊尔,以下士的身份,组织了包括留学生、政府官员、军官、科技文化人士等足足250人,踏上了游历欧洲之路。

这趟游历耗时18个月,期间彼得一世造访了荷兰、英国、普鲁士等国家,他亲自去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学习先进的造船技术,在普鲁士学习枪炮制造技术,国外的工厂、学校、议会他都进行了详细观摩,竭尽所能地将值得学习引进的西方科学、技术、管理理念带回国内。

从年少时在边陲小镇接触到西方文化,到游历欧洲深入学习西方的先进之处,彼得一世对于西方文化,越来越了解,也愈发青睐,因此回国后,就大刀阔斧地开展了一场西方化的改革。

图片来自网络

彼得虽然学习西方文化技术,但在改革中他果断地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来调整计划,在吸取专家意见的同时,坚持自己独立思考。最终,彼得一世将这场西化理念的改革,落实到了原先落后的行政、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

从改革板块上而言,彼得的改革主要分为中央与地方两个部分。

地方上,他进行放权,设立总督管辖地方事务,同时在各城市内设立自治机构,更好地服务地方,同时为了防止总督一家独大,造成地方割据,彼得仿照西方设置了参议院对地方进行监督。

彼得大帝(右)

在针对中央的改革上,彼得撤销了代表波雅尔贵族阶层的权力机构,建立直接对沙皇负责的参议院,最大程度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同时还在中央成立责权分明的各委员会,来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彼得的政治改革,使俄国初步迈开了实现近代社会政权组织职能分化和规范管理的步伐。

军事实力是提升国际地位不可或缺的硬实力,为了提高俄国落后的国际地位,彼得在军事领域进行了多方面改革。

首先通过大规模征兵来保障军队的规模,再引进欧洲先进技术,改良武器装备,提升军队战力,并且专门设立不同军种的军事学校,为国家培养优秀军事人才。

彼得大帝(中)

在军事实力的提升中,彼得最为重视海军的建设,他确立了俄罗斯的“海军章程”,为海上舰队重新确定了编制和战船的等级,以及海军官员的官级及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为了争得更多的出海口,他并没有停止舰船的制造,而是兴建更多造船厂用来建造大型海上战舰。

经过彼得改革后的俄罗斯军队,军种完备,军纪严明,一改昔日落后面貌,使俄国踏入军事强国之列,跨出俄国向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

国家和军队要想强大,经济基础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国家经济,彼得大力扶持工业,十八世纪初,在他的扶植之下,俄国的私营工厂不断增加,仅大规模私营冶金企业而言,就已经从1710年的两家增加至1725年的十家。

图片来自网络

在彼得的科学规划下,工业不仅仅在俄罗斯中心地区发展迅速,同样也延伸到了其他边远地区,比如在喀山兴建制革手工工场和规模很大的造船厂,在乌克兰地区发展火药生产等,另外还有更多为军事服务的兵工厂,如莫斯科炮厂,彼得堡炮厂等。

另一方面,商业贸易也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也同样得到了彼得的重视,他曾说过说:“商业贸易是人的命运的最高主宰者”。

为了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彼得实施重商主义政策,以此来保护商人的利益,同时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他通过在西欧各国设定俄国领事馆,一方面提供商务上的便利,另一方面对进口商品收取高额关税,同时鼓励国内商品的出口贸易。

彼得一世在港口

在这样的政策下,俄罗斯的经济贸易有了很大改善,为国家迅速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

彼得一世最具有远见卓识的一点在于,他认识到了俄国在教育文化上的落后,不提高思想文化水平,国家就无法真正取得长足的进步。

为了提高俄国的文化教育水平,彼得在文化方面对斯拉夫文字进行改革,并推动西方文学的翻译与出版,以此来让俄国人民接触西方思想文化。在教育方面则通过在全国各地建立各种专门学校来培养国家人才。

在彼得一世的领导下,俄国建立起了自己的第一座博物馆、第一座图书馆、第一个科学院等,与此同时,为了向欧洲的社会风尚靠拢,彼得对国内社会陈旧的生活习惯进行了革新,大力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比如让贵族剪掉大胡子,脱下长袍换上西装等。

彼得一世率军作战

在彼得的努力下,俄国人渐渐接受了西欧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这些文化、教育、思想上的改革,让俄罗斯摆脱落后与闭塞,开通了一扇接受新技术、新思想的窗户,对俄罗斯精神文化发展以及社会文明演进,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四、改革的评价

俄国在彼得掌权的几十年中,经历了社会各个领域的革新,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对军事的改革,让俄国拥有了一支20万余人的庞大军队,同时建立起了第一支拥有40多艘军舰的海军。经过改革后的军队,在后期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中,勇挫敌军,在黑海和波罗的海口岸扎稳脚跟,为俄罗斯赢得了争夺海上霸权的门票。

彼得一世训诫皇储

自此,一个新的强国在世界舞台上冉冉升起。

彼得通过对行政机构的改革,改善了政治上混乱腐败的局面,大大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同时在社会经济改革上,大力发展工商业,经历革新后的俄国经济飞速发展,各类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其中有生产一般生活类必需品的工厂,也有能制造战舰、炮弹等军工类的工厂,可谓是门类齐全。

工业和经济的发展,让俄国从封建奴隶制社会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彼得西化改革政策的推行,让西欧文明渐渐传入了俄国,打开了俄国面向欧洲的大门。这些文教方面的改革对,俄罗斯社会发展同样具有进步意义,使得俄罗斯开始摆脱封建保守束缚,向先进文明社会迈出第一步。

彼得一世雕像

结语

诚然,彼得一世改革的出发点是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国力来摆脱落后局面,而并非为了消灭农奴制,迈入资本主义社会。但在实际推行中,彼得的改革还是为俄罗斯注入了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通过经济的发展来达到增强国力的目的。

彼得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为俄罗斯走出了欧化的第一步,从地缘政治上来说,这是俄罗斯的必经之路。

而他为俄罗斯所做出的改革是开创性的,是前无古人的,从他开始,俄罗斯逐渐进入近代化的、繁荣的、文明开化的先进社会,可以说彼得的改革,让俄罗斯与过去的愚昧落后完全割裂开来,开启了近代社会的大门,这样伟大的功绩也是他能被称为大帝的原因。

参考文献:

《格列科夫.苏联史1卷》【M】555页.

《评价彼得大帝的改革》 【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彼得大帝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得大帝改革与俄罗斯文化的近代化》【J】考试周刊 2011.

0 阅读:11

聪聪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