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单位属于农口部门,职工百余人,除了机关上少数几个科室是公务员编制外,绝大部分科室及下属单位都是事业编,我是2009年进入单位的,在我的记忆里,时至今日,整整15年,从我们单位提拔成县管领导的人数,就区区3人。
并且这3人还走的不算好,一位从科室负责人提拔为本单位副职,另一位从副高提拔为乡镇副职,还有一位也是从副高职称提拔为本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算是县管7级职员。
上次县上书记来单位调研,会上指出,我们单位毫无生气、死气沉沉,提醒领导要及时提振职工的精气神。
同样,前几天一个朋友来我们单位,闲聊期间,说他们监察系统今年一共提拔了16人。通过了解,其实不止是他们,比如县发改委、组织部门、两办、财政等部门,基本上每年都是成批成批的提拔,也难怪他们单位职工精神抖擞,经常熬更守夜,在所不辞。
其实我们看到这种现象,同样是体制内,一边是熬更守夜、灯火通明。一边又是死气沉沉、一片躺平。
有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人坐在什么位置,脑袋就思考什么问题,嘴巴就说什么话,一切表象都是现实利益考量的结果。
按理说,我们单位也是全县重点民生部门,每年管理着几十亿的项目建设资金,与全县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就是因为不公平的人事制度,导致绝大部分职工暮气沉沉,严重影响职工的积极性。
如今,上面已经提出,专业技术公务员,让走职称的事业编制人员,也能成为公务员,甚至成为班子成员,也许这对广大的事业编制干部是个好消息。
现在,我们单位几个机关科室都是公务员岗,但是负责人基本上都是事业编制人员,由于身份不符,所以每年县上提拔时,基本上都没希望。
几个科室长,现在已经非常厌倦这种“混编混岗”的工作,干了多少年都是白干,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很多人早就开始表达了不想继续干的意见,但是,领导一直哄着,不同意免职,有的科室甚至已经找不到科室负责人了,谁都不愿意干。
上次机关办公室主任一直缺位,找了三个人,一个同志在领导的许诺下,才勉强同样愿意干。
躺平确实不是一种好现象,但是,在治理过程中,仅仅依靠批评、处分,我认为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还得从制度上去落实,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