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刚开始,欧盟就有点招架不住,德国损失300亿,意大利受波及

漫步的空影 2024-10-31 02:04:5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欧盟对于中国可是没少“发难”,随着中欧之间的关税谈判陷入僵局,中国直接选择反制打出第一枪。

美媒文章标题:欧洲对电动汽车电池的巨大希望落空

叫停了所有在欧投资建厂的计划,导致德国损失了高达300亿,就连意大利都受到了波及,这下欧盟坐不住了。

图片源于网络

然而,欧盟到底干了什么事情惹怒中国?

中欧博弈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觉醒和新能源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动汽车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在这个万亿级别的大蛋糕面前,中国和欧盟这两个汽车工业的传统强国,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图片源于网络

曾几何时,欧洲汽车工业一枝独秀,在全球市场叱咤风云,然而,近年来,中国电动车企业异军突起,凭借着性价比优势和不断进步的技术实力,在欧洲市场上大举扩张。

从伦敦到柏林,从巴黎到罗马,中国造的电动车渐渐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对于欧盟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图片源于网络

主要中国电动车的涌入,直接冲击了欧洲本土汽车企业的市场份额,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欧洲汽车品牌,开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并且欧盟担心中国企业的崛起,可能会动摇欧洲在全球汽车工业的主导地位,毕竟,汽车工业是欧洲的支柱产业之一,关乎到数百万人的就业和上万亿欧元的经济产值。

图片源于网络

于是,欧盟决策者们动起了加征关税的念头,他们寄希望于通过提高中国电动车的进口门槛,来保护欧洲本土汽车产业,这就好比一个在自家地盘被外来者挑战的拳击手,试图通过“隔离”对手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正当欧盟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谁知中国的反制给他们当头一棒。

中国反制

面对欧盟的关税“大棒”,中国可没有示弱,作为世界电动车产业的领军者,中国有底气也有实力与欧盟抗衡,在多次警告无果后,中方终于祭出了反制措施,那就是叫停在欧投资建厂计划。

欧盟委员会

这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直击欧洲电动车产业的要害,要知道,欧洲在电动车领域,特别是在动力电池技术方面,一直存在短板,他们需要中国企业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就像沙漠中的旅人需要甘霖一样。

而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建厂计划,正是欧洲电动车产业的“救命稻草”,就在这关键时刻,中方突然宣布叫停这些计划,这无疑是给欧洲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图片源于网络

德国和意大利,这两个欧洲电动车产业的重镇,首当其冲地感受到了寒意,在德国,两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原本计划投资建厂,总金额高达300亿人民币。这些项目,被德国视为电动车产业腾飞的“助推器”。

然而,现在这些项目都被迫叫停,德国的梦想也随之破灭,据估计,德国因此损失了数千个就业岗位和数百亿欧元的经济效益。

意大利电动汽车

意大利的情况同样堪忧,中国车企原本计划在意大利建厂,帮助意大利汽车工业实现“凤凰涅槃”,由于意大利政府在关键时刻“倒戈”支持欧盟对华加征关税,中国企业也毫不客气地“撤资”,这让意大利的汽车业雪上加霜,复兴之路更加遥遥无期。

中方的反制,就像一记重拳,打在了欧洲电动车产业的软肋上,没有了中国企业的支持,欧洲在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领域的短板将更加明显,整个产业链,犹如一串断了线的珍珠,岌岌可危。

图片源于网络

这其中,最让欧洲头疼的,恐怕要数电池供应问题,要知道,电池可是电动车的“心脏”。没有了可靠的电池供应,电动车就无法行驶。而在电池领域,欧洲一直高度依赖中国。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占据了全球电池市场70%以上的份额。欧洲本土的电池企业,很多都是“小而美”的存在,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中国电动汽车

更令欧洲担忧的是,中国在电池回收利用方面也领先一筹,电池回收,关系到电动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回收利用废旧电池,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加剧资源浪费。

而中国企业在电池回收技术和商业模式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欧洲若是失去了中国企业的合作,在这一领域恐怕也要落后了。

欧盟委员会

当然,对欧洲电动车产业而言,失去中国投资的打击还不止于此,中国车企在欧洲的建厂计划,原本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

这对于欧洲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而现在,这些利好都化为泡影,无疑会加重欧洲经济的负担。

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

所以,关税这个看似简单粗暴的招数,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会在短期内为本土产业提供一些喘息之机,但从长远来看,却可能削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像一个温室里的花朵,在人工营造的环境中,它可能会暂时绽放得更加绚丽。

但一旦离开温室,面对外界的风吹雨打,它的脆弱本质就会暴露无遗,相比之下,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历经磨砺的“野花”,反而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图片源于网络

更何况,在全球化的时代,产业链的国际分工已经高度综合,欧洲的汽车工业,早已与中国企业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中国电动车企业的崛起,并非靠着不公平的竞争手段,而是凭借着真真切切的实力,它们在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欧盟若是简单地用关税来遏制中国企业,无异于缘木求鱼,治标不治本。

图片源于网络

信息来源:

光明网2024年10月5日关于《加征关税和吸引投资不可兼得,欧盟应该做出理智选择》

环球网2024—10—14关于“单独谈判”干扰中欧电动汽车磋商,专家:部分企业与欧盟应克制单独接触冲动

环球网2024年10月9日关于《美媒:欧洲汽车电池企业陷入困境,难以与中企抗衡》

每日经济新闻2024年10月25日关于《300亿元投资搁浅?蜂巢能源暂停投建德国电池工厂 业内人士:国内电池厂商出海欧洲压力较大》

0 阅读:44

漫步的空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