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家人古建筑 2024-09-04 05:10:32

浙江省中部的金华地区古称“婺州”,其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东阳、兰溪、武义、浦江等地。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浙江省金华市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涵盖了诸葛村古村落营造技艺、俞源村古建筑群营造技艺、东阳卢宅营造技艺、浦江郑义门营造技艺等多个子项目。这些技艺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也展现了婺州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婺州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营造技艺而著称,其中包括了三雕艺术(木雕、砖雕、石雕)、马头墙、大院落、大户型和精装修等元素。这些民居的设计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依山傍水、背阴向阳的布局,体现了儒家伦理文化的影响。建筑形式有祠堂、影壁、牌坊、石桥、厅堂、店铺、书馆、戏台、粮仓、膳房、寝室等多种,功能齐全,居住舒适方便。

婺州民居在梁架结构中还普遍采用“三销一牵”构件连结,“三销”指柱中销、羊角销、雨伞销,梁、柱、枋间采用“三销”构件连结加固,在墙柱间采用“墙牵”连结,大大增强了各节点的稳固性和榀架、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可提高抗台风、抗震的能力,是古代匠师创造性智慧的体现,也是婺州民居在结构上的一大特色。

诸葛古村

诸葛村古村落营造技艺以其独特的九宫八卦布局而著称,整个村落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更为神奇的是村外8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形成天然的外八卦。

全村形成“青砖黛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建筑风格,被专家学者誉为“江南传统古村落、古民居的典范”,在中国建筑史、民俗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1996年,诸葛村古民居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村保存有明清古建筑200多座,其中规模宏大的祠堂、众厅9座,楼上厅16座,苏转雕花头门20座,八字门7座、古街1条等。宗祠规模宏大、各种雕刻工艺精湛;古建筑鳞次栉比、豪华大气,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

诸葛古村的建筑厅堂宏大,住宅多制式,房靠房、弄接弄,十家八家同一聚,同出同门同一处。花门楼,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内有天井小洞窗,画栋又雕梁,从而形成一个多种景色变化丰富的整体。

俞源村古建筑群

俞源村古建筑群营造技艺位于浙江省武义县,该村落始建于南宋,现存明清民居130座。俞源村的古建筑群以其公共建筑最具特色,建筑类型丰富,生活设施完善,文化内涵丰富。俞源村的布局据说是按中国古代的天体星象图“天罡引二十八宿,黄道十二宫环绕”来排列的,与古代星象图的排列完全一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东阳卢宅

东阳卢宅营造技艺则以其宏大的建筑群和精美的装饰艺术而闻名。东阳的卢宅是明清时期的大型民居建筑群,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其中著名的肃雍堂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东阳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历史悠久,自南宋时便有建筑行帮“东阳帮”,其建筑体系覆盖了广泛的地区。

浦江郑义门

浦江郑义门营造技艺则以其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的古建筑群和深厚的儒家文化背景而著称。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其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总的来说,婺州地区的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不仅是婺州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先行将文化融入建筑、文旅、建材的文化建筑产业对接平台!

0 阅读:0

家人古建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