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统与君主制
如今欧美地区仍会认真对待血统理论,并且会对自己所属的血统感到自豪,动辄以“贵族”自称。
但在中国,除了个别爱把自己“在旗”挂在嘴边的满族人,绝大部分中国人都认为血统不能证明什么,谁家祖上没阔过?真要拿这事儿来说,那王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血统延续下来的子孙后代可就一抹多了。
事实上,血统对于欧美地区来讲,确实有较强的亲缘联系,但这本质上是为政治服务的。谈及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到君主制,包括在这其中的君主立宪和世袭君主制。
作为一种政府形式,君主直到退位前都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并且可以跨越行政、立法和司法领域。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君主的继承往往是世袭。因此,在王朝建立的时候,贵族出身和皇室成员有着天然的生存优势。
从概念上讲,君主制早于民族国家这一概念,在君主制中,国家或宪法不是必需的,但君主必须要有一个,哪怕是象征性的。君主从符号上就已经等同于国家这一概念,例如王冠,这种被创造出来的身份将由君主携带和占据。
对于世袭来讲,本质上是权力的交接,王位通常会传给家族的下一代。如果没有符合资格的子女,那么王位也可以根据立法规定中的要求从兄弟、姐妹、侄子、堂兄弟等亲属中挑选。因此,血统及出身便显得十分重要。
当君主制与群体捆绑在一起时,君主便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世袭制下的权力更迭也进一步固化了现有阶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强化君主的统治权力。
血脉的继承
尽管阶级固化不利于社会发展,但对统治阶级和既得利益者来讲确十分有利。但中世纪的宗教改革、政治动荡和科学革命为欧洲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并为后来的改革带来了曙光。
科学革命之后,启蒙运动的出现让人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这种思想促使人们去推进一种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而非受制于君主那样不受约束的权力。
为此,在欧洲的政治当中,反对绝对君主制成为了18世纪最流行的口号。后来的三权分立,包括对自由和个人权利的呼吁,人们逐渐意识到个体的重要性,以及君主制带来的问题。
以卢梭、伏尔泰等人为代表的思想启蒙唤醒了欧洲人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所以过去的绝对权力和君主制愈发遭人唾弃。法国大革命虽然并没完全推翻君主制,但这一思想传播至了整个欧洲大陆。
但从世袭制和君主制来看,血统出身的概念只存在于一小撮人当中。因此,当欧美地区,尤其以英国为甚,人们提及到血统时是绝对纯粹的,未经稀释的阶级传承。随着一战的爆发,欧洲君主制迎来了灭顶之灾,世界大战瓦解了几乎所有的欧洲君主国,如今这一制度已成为腐败、专制的概念。
如今欧洲各地的君主制已经名存实亡,但血统这一概念仍深入人心,并且由于血统的独特性和继承性,这对那些仍有血统留附的人来讲自然也有着名义上的象征。
但在中国,几乎没人提及自己的血统和出身,这也让英国教授表示看不懂,为何中国人从来不提及血统?在中国要理解这一问题其实并不难,我们只需明白在现代国家的概念中,血统已经是一个十分弱化的概念。
被推翻的制度
几千年来,中国历经多个王朝,每个王朝的更迭都可以说是被完全抹灭,由此诞生出全新的朝代。但王朝的更迭不意味着民族的更迭,中国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共同体让中国人更多的倾向于文化认同和母语认同。
从周朝到两汉时期,诸子争鸣,战国纷争不断,王朝血统往往不能为其生存带来帮助,反而会被强国抹灭。但华夏诸侯在吞并小国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分化和吸收,最终到战国统一前只剩下几个小国。
另一方面,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民族统一奠定了基础,在今天,我们都可以称自己为华夏民族。而最近的一次大统一则是元朝,汉族文化的保留和吸收使得全中华范围内都出现民族大融合的情况,这一融合过程一直持续到清朝。
从这一角度来看,王朝的不断更迭和民族认同并没有让中国瓦解,反而变得更加强大。如果追朔源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今天每个家庭的祖上曾经都有过光辉的时刻。
并且宗族概念的存在也使中国人有很强烈的家庭观念,所谓一人当官进举,光宗耀祖,流传数代。只要不是犯了重罪被株连九族,这种家族式的权利递进比欧洲皇室更明显。
对于中国人来讲,文化认同才是最关键的部分,我们并不追求所谓的血统纯正,而是对文化、对语言、对民族的认同。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使得民族之间能够融洽得体,同时在现代化的国家概念中,血统一词被模糊,如今我们都在国家这一社会结构中得到了个体的体现,人民才是根本,自然也就不会提及和看重血统。
在中国只有宠物才讲血统
中国所有有姓氏的的人,祖上全是贵族
最差祖上也出过个爵[笑着哭][笑着哭]
根据弱肉强食理论,能存活下来的人,哪个祖上不是牛🐮人物[哈哈笑]
贵族讲究血统,普通人过好每一天就行
谁家祖上没当过皇帝啊,要是看血统,都是皇室血脉
我认你奶奶个爪[得瑟]
要是祖上没有阔过,都不会流传到现在了[横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