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河之都——清江浦游记

京都闻道阁 2024-08-28 10:16:06

文丨倪玉

摄影丨倪玉、金晓红

清江浦是京杭大运河重要交通枢纽,早在明清时期,即以集漕运指挥、漕船制造、漕粮储备、河道治理、淮北盐集散地“五大中心”于一身而誉冠天下。“南船北马”“九省通衢”“天下粮仓”的昔日繁荣,有“中国运河之都”之称。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利用路过淮安的机会,深入清江浦游览,实地见证“运河三千里、最忆清江浦”的文旅品牌。清江浦曾是古地名,大致范围是文庙以西、里运河以南、古清江浦楼以东、环城西路以北的区域,如今清江浦已经被命名为淮安市的一个区的区名了。资料记载:清江浦于1415年开埠 ,明清时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享有盛誉的、繁荣的交通枢纽、漕粮储地和商业城市,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天下粮仓等美誉。明清时,以清江浦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东南四都”。中国大运河沿线8省35城市联合将京杭大运河沿线遗产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其中,清江浦地区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点有两处:清江大闸和清口枢纽;列入名录的河道有一段:淮扬运河淮安段。

驾车来到清江浦区停车场,游览由此展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文庙明清商业街,这里人来人往,一派繁荣景象。“运河三千里、最忆清江浦”红色宣传口号被安装在大运河畔,特别醒目,提示游客已经置身于清江浦了。清江浦,作为京杭大运河造就的辉煌一时的城镇,留存了众多的遗产点。清江闸、清口枢纽、吴公祠、清晏园、丰济仓遗址、清江浦楼等等遗址,不仅再现了昔日辉煌,也为大运河申遗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清江闸石刻,坐落在大运河边,历经风风雨雨,石头上已经有些风化痕迹,绿色的“清江闸”三个大字与绿茵树很是匹配,蓝天白云,红色码头,仿古游船……一道和谐美丽风景图被定格。特色鲜明的一些明清建筑在商业街的主干道旁,让游客仿佛回到了过去。各类商家依照大运河的走势,在岸边做起了生意。叫卖的、讨价的、谈笑风生的不绝于耳……不知不觉“绞关”出现在眼前,6个纤夫正在吃力的推动绞关杆……雕塑栩栩如生,将开闸景象给予复原。当年,不时有逆水而上的船只经过此处,就有一些专门从事苦役谋生的纤夫,他们以一种似喊似唱的号子配合有节奏的动作,顺时针方向一起用劲,非常吃力地转动绞关,把船拉过闸口。为纪念这一段历史,淮安市政府特地建了此雕塑。无数游人在此驻足,抚今思昔,浮想联翩!

不远处“清江浦”三个字在青砖墙上赫然出现,脚下正在连通大运河的核心所在——清江闸。清江闸,又称清江大闸,始建于明朝初年。清江闸用于控制里运河的流量和调节水位,以缓解湍急的河水,使漕运船只顺利通过。清江闸是漕粮所必经之咽喉要道,每当运粮季节,万艘漕船和12万漕军帆樯衔尾,绵亘数里,蔚为壮观, 有“南北襟喉”之称。清江闸是大运河上仅存的维护得最好的一座古闸,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一处重要遗产点。如今在昔日清江闸上,已经立有建造了“世界遗产——清江闸”纪念碑。在古树的庇护下,设计时尚的纪念碑熠熠生辉。“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一句话道出了淮安被称为“运河之都”的原因。地处南北交汇之地的淮安,商人行旅乘船由南向北到了这里,就要舍弃船只、上岸登陆,改为车马,继续一路向北。那你知道这句话的由来吗?答案就在清江浦的清江闸。

站在清江闸上,眺望四周,两岸风光旖旎,可以看到运河宽阔河面、看见清江浦楼高高耸立、看见正在蒸蒸日上的淮安美丽的城市……向前100米,便来到了中洲岛,道右手边一个刻有“清江大闸核心展示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宣传立柱特别醒目,而道的左手 “淮安运河博物馆”石刻,提醒我们已经进入国家AAA级景区——淮安运河博物馆。淮安运河博物馆群下辖淮安戏曲博物馆、淮安名人馆、运河楹联馆、大运河名人馆、陈(瑄)潘(季驯)二公祠及周信芳故居陈列馆。

资料介绍,清江大闸核心展示园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重点展示古代先进的水工技术、五教并存的文化交融、夸州兼郡的河务管理。依托现有文化资源,打造三个主题片区(清江浦人文体验区、生态休闲体验区、运河管理体验区)和两处文化节点(民俗风情街节点、水运科普文化节点)。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保护传承运河文化遗产为目标,用公园这一形式将大运河蕴含的历史、文化等价值展现出来,由国家规划建设并依法进行保护和管理的公共文化载体。江苏省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全国重点建设区,致力于打造“江苏样板”。2020年,编制完成了《江苏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成为国内首个编制完成省级国家文化公园专项规划的省份,开创性探索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空间规划范式与实施路径。

清江浦记忆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以展示明清以来600年清江浦城市发展为脉络,以复现城市记忆为主线,通过情景再现式及影视语言的表现手法,探寻淮安城市发展的根源,通过"城一街一宅"三个板块,上演一出定格的城市大戏,让游客感受昔日"南船北马,九省通衢"清江浦的繁华,进一步彰显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的深厚文化底蕴。

走进淮安名人馆,就犹如走进一条群星灿烂的历史长河。淮安的运河历史文化积淀异常深厚,明清时期,更以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的双双驻节,成为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运汇淮交感地灵,千秋人杰灿群星,已在淮安大地上流淌了近2500个春秋的大运河与古"四渎"之一的淮河,不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淮安人,而且哺育了一座又一座历史丰碑式的将相之才、文学巨匠及各类英杰、从千古名将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到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形成了一条密集悠长的人才链。

清江浦楼建于2003年,高23米,为明三暗五楼阁式仿古建筑,飞檐翘角,巍峨壮观,是登高远眺、观赏里运河风光的绝佳地点,也是清江浦地名的标志。清江浦楼内展陈有清江浦楼记、乾隆南巡错题"清江浦"的场景及"名人咏淮安"互动题诗墙。

淮安戏曲博物馆面积约2700平方米,展览分为序厅、古代戏曲厅、戏曲知识厅、京剧厅、淮海剧厅、淮剧厅几个部分,运用幻影成像、人物蜡像、场景模型、园林场景、梦幻编钟、舞台再现,以及多维全息数码互动游戏等复合展示形式,全面反映了淮安戏曲发展的历史和成就。

御码头,位于清江大闸口地段,因码头台阶为石料砌筑,御码头又称石码头。明清两代帝王沿京杭大运河巡查时,曾于御码头舍舟登陆入城。

景区内多处随风飘扬的国旗,让富裕起来的游客倍感自豪,“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宣传亭让游客自身体会国富民强的幸福!

淮安自己前前后后去过多次,这次是参观景点最多的一次,也是亲近大运河最深入的一次。 清江浦区古黄河、里运河、大运河、淮河入海水道四水穿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淮安作为“苏大强”正在迅速崛起的城市之一,正焕发出新的活力,祝福淮安,祝福清江浦未来更加美好!

☆ 作者简介:倪玉,笔名海无边、一言、宁浦、王玉,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自主择业军官,自由撰稿人,现任大连星海会展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年军旅,3次荣立三等功。曾任中国军事写作协会会员,《中国贸易报》《消费日报》《中国海洋报》《中华建筑报》《海军杂志》等多家报纸及杂志记者、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著书及参编教材累计32部,发表新闻作品、文学作品、评论作品1000余篇,获各类征文奖近100项。从事会展业20年,撰写各类策划案、相关材料及发表推文超1000余篇(份)。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