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能源发电在总体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持续增大,新型电力负荷的快速接入,电网的调节负担也日益加重,电网的智能化升级变得更为迫切,智能电网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
根据《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修订稿)》的蓝图,电网智能化的投资比例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逐步提高。随着智能变电站改造项目的增多以及新增变电站数量上升,智能电网行业潜能有望进一步释放。
电力体制的改革为电力全产业链带来全新发展契机。
智能电网代表了电力系统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对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持续需求将会不断涌现。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智能电网行业概览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测量、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和电能的智能统一管理。
相较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需求,提供更为稳定和灵活的电力供应。
智能电网支持传统的大型发电公司运营,也推动了分布式能源如光伏和风力发电的接入与管理,能够提供稳定且高效的电力供应。
智能电网在强化能源行业属性的同时,更注重构建安全、可靠、环保、高效的电网运行体系。
通过智能调节电力需求峰值,优化源网荷储资源的互动,调配电力资源并大幅提升电网效率和新能源的利用率。
借助自动化技术和实时数据分析,智能电网显著提升了电网调度的效率和可靠性。此外,通过引入市场化电价机制和大数据分析工具,智能电网鼓励用户积极参与需求侧管理,实现电力消费的高效化。
智能电网产业链智能电网产业链上游包括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发电,主要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中游主要是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如智能输电、智能变电和智能配电;下游是终端用户的用电环节,主要分为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和居民用电。
智能电网产业链图示:
资料来源:中商情报、行行查
由于供给侧的智能化起步较早,智能输电、智能变电和智能配电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输变电环节,技术如柔性直流输电、输电线综合应用状态监测、动态增容、无人机巡检和故障智能识别等,都可以优化新能源的远距离输电。
智能配电网设备将能源从供给侧传输到需求侧。配电智能化不仅涉及DTU/FTU/TTU等终端设备的智能化,还包括智能柱上开关、智能环网柜等一二次融合设备,
在用电侧,智能化主要表现为新一代物联电表的替换和迭代,以及变电站、充换电站、储能5G基站等“多站合一”的建设。
智能电网竞争格局和龙头梳理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已逐步完善,在市场参与者中,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是两大领军企业。国家电网的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国范围的88%,而南方电网则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提供服务。
根据南方电网的发展蓝图,"十四五"期间将计划投入约6700亿元用于电网的总体建设,旨在推动数字电网和现代化电网的快速发展。其中,配电网建设作为重点工程预计投资将达到3200亿元,接近总投资的一半。
智能电网主要领域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中银国际、行行查
政策国家能源局已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强调,为增强电网资源配置能力,电网企业需进一步提高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中新能源的输送比例。《通知》还提倡加强省际间的互助合作,并全面提升配电网的可观测性与可调控性。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能源领域正迎来深刻的变革。智能电网向能源互联网的转型升级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行业空间市场十分广阔。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