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草根春秋》我的父亲母亲八继母的粗粮细作

草根爱练剑 2024-10-02 14:38:42

继母的粗粮细作,说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继母结合我们当地食材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做出的那些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农家饭食。

汾阳家骨子里,追求的是丰富多彩的人生,从汾阳家制作的千变万化的面食就能看得出,为了这丰富他们不怕艰辛不畏烦琐,能把普普通通的白面,甚至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红面,杂面,楞是做出来各具特色别有风味的美食来。

现在好些时候汾阳家的面食,早已经不再是充饥的低层面,而是上升到了饱含情感饱含文化饱含哲理饱含灵魂的“精神境界”了。人们每吃一种汾阳家的面食,是否都能感受到和那种面食相对应相关联的人生理解。

人们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饮食,民以食为天。也就是说维持人们生命的基本东西就是吃饭,首要的是吃饱,其次再说吃好。

那时候人们基本上摆脱了国家三年自然困难时期,以及大饥荒的困扰,吃饭问题初步解决了,人们基本上能够吃饱了,但离吃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那时候我们当地的主要粮食就是高粱,以及玉米,小麦还是比较稀缺的。至于大米,我们那里70年代中后期栽种了几年才逐步吃上一些。

至于食用油,肉类也是比较稀缺的,直到70年代中后期以后,那种情况才逐步有所好转。

记得那时候每天早上就是玉米面,中午是高粱面,那时候我们当地晚上一般不做饭,大多是吃早上中午剩下的。

农村有句俗话:巧媳妇也难做无米之炊。可是我们当地历来是美食之乡,继母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吃过很多苦,受过许多罪。因此,她具有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有一种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

继母对我们当地的饮食情有独钟,加之继母心灵手巧,接受新鲜事物快,有创新精神,受多年来美食之乡的熏陶,粗粮细作,她将简单的食材也能够做出百花九样的美食来。

你比如,就是一种简单的高粱面,也就是红面,继母就能够做出许多种美食来,蒸,煮,烤,焙,炒,还有搅。

就是那个单一的红面,也能够保证你一两个月内,每天一顿红面,不吃重茬饭。

但要吃好红面,关键的还要加工好红面,也就是说要磨好红面。

在我们当地,稍微上一些年岁的人都知道,在那个时候各家的磨面问题,是那个时候各个家庭中的重中之重问题,差不多每个家庭每个月最少也要磨一次面,磨面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那时候磨面也是一个非常麻烦耗人的事情

特别是一些新立人家要什没什,磨面的工具什么都要借,你比如长卜落;当地土话,指放粮食米面的一种柳编制品,宽有三尺左右,长有四尺多不到五尺,高有六七寸,能放一百多斤粮食及米面。圪栳子;也叫元卜落,也是放粮食的一种柳编制品,能放五十几斤粮食。续筛;当地土话指铁丝筛子。簸箕,捞䄻帚(当地土话指高粱)筛,等等一用工具缺一不可。

那时候家家都有的簸箕

因此,在那时候磨面也是一个非常麻烦耗人的事情。

孤陋寡闻,不知道别处磨红面是否和我们当地一样,且听在下讲述一下那时候磨好红面这个话题。

那时候为了人们吃饱,为了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当地农作物大多是播种适合当地生长的一些高产农作物,主要的就是高粱,玉米以及一部分小麦。

记得那时候高粱就是种植的一种由当时在我们生产大队蹲点的县农业干部李炳先生推广的“晋杂5号”高粱优种("晋杂五号"是山西省农科院汾阳作物所用高梁品种"三尺三"与"3197A"不育系杂交育成),它特别高产,在我们当地产量能够达到八九百斤到一千多斤,后来达到了一千五六百斤。

以前,我们当地的高粱品种是“大散墩”,“歪脖伞”,“一把抓”后来还有“九头鸟”,产量最高的就是“晋杂五号”了,要是吃红面还是以前当地品种产的“歪脖伞”,“一把抓”磨下的高粱面好,但它们产量低,后来就逐步被淘汰了。

因此,后来基本上我们当地吃的都是“晋杂五号”高粱磨下的红面了。

高粱磨面,首先要将那个晒干的高粱用铁丝筛子,簸箕收拾干净,将一些秕的,有壳的高粱清除出去,然后还要煮高粱,我们当地叫做“捞䄻帚”(后来曾经有一段时间磨高粱,首先要将高粱的外皮去掉)。

这是关乎红面好吃不好吃的关键步骤。

“捞䄻帚”我们一般大多是在舍锅火火上,那时候家家户户大都在院子里有一个舍锅火火,安一个吧嗒吧嗒的风箱,到了春夏秋天,就在那里做饭。

“捞䄻帚”的时候,就在火火上坐一口大铁锅,添上多半锅水,水开了以后,将那个收拾干净的高粱,倒进锅里,你就吧嗒吧嗒拉风箱吧!一直拉到锅开了以后,高粱咕咚咕咚滚起来以后,将高粱用兆篱上下充分搅拌,再滚一会儿后,用锅盖盖住焖上一会儿,这样,就将高粱里的那个“涩”,煮、焖的滤过不少。

煮出来后,将高粱晾在长卜落里再晾上大约一两天的时间,看天气以及高粱干湿的情况,才能上磨加工。

旧时加工磨面

加工磨面的时候,如果将那个头二遍红面单另择出来的话,那个头二遍红面,简直不亚于白面,又白又细,如果用它加工各种面食,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那真是没挑了,盖帽啦。

现在的红面,为什么吃不出以前的那种味道来了,就是因为现在加工高粱红面,图省事,都是干磨,没有经过“煮”,“焖”,没有去掉高粱的“涩”性。因此,吃不出以前高粱红面的那种味道来了。

试想一下,如果用以前加工高粱面的办法加工出来的红面,是会受到许许多多爱好面食的人的青睐喜欢的,如果用以前那种办法加工出来的红面,开一个专门经营农家风味面食餐厅,在爱好面食的北方地区,也绝对能一炮打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是题外话。

你比如就是一种简单的高粱面,继母也能够做出许多种丰富多彩的面食来,不过高粱面虽然能和成面团,但很难擀成薄片,更难单独做成细面条,即使做成了,也容易煮成面糊糊,既难吃,也难咽。

因此,红面里要搅榆皮面或者用“灯笼草”(备注1)捣下的绿面面才能加工面食。

借助榆皮面和绿面面的亲和力,高粱面不仅更容易做成面食,口感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搅榆皮面的高粱面做熟之后,特别的滑溜,一改高粱的粗粝与涩感,滑溜溜易吞咽,嚼着有劲道,吞咽有顺爽,煮起来还能有韧性,原本的粗茶淡饭,立马变成了赏心悦目的美味。

榆皮晒干在槽槽碾上捣成面

用榆树皮捣下的面

当地一种叫和尚花的植物,有叫鬼灯笼,晒干后捣成面,叫绿面面

在老一辈人心中,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吃的,野菜、野果、树叶、树皮,只要加工得当就能吃。特别是树皮,榆树,将它的树皮晒干了磨粉,叫做榆皮面,那是旧时候我们那里家家都离不开的一种面。

如果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榆皮面,绿面面相当于是食品添加剂,不过它取材于纯天然的树木野菜之中,还是很安全的。至于营养价值有多高倒不至于,只是增加了高粱面的韧性,改善了高粱面的风味和口感。

榆皮面和绿面面在过去是吃不饱饭的穷人无奈的选择,如果能吃得起白面,谁还会吃榆皮面和绿面面呢?

这是说到了那时候吃高粱面要搅一些添加剂而引起来的一段小插曲吧!

那时候继母的粗粮细做;红面刀拨面、切板板(类似于刀拨面,但又不同)、剔尖、河捞、猫耳朵、掐疙瘩、擦圪斗、擦尖、贴八菇、包皮面、斜旗旗,还有搓疙瘩、和子饭、圪累、拌稼、红面饺子,蒸饺、料窝子(全高粱磨下的面)、实窝子(用红面烫面)、黄儿(土话指发糕)、杂面摊摊等,还有我们当地独具特色的一些风味食品。

首先是蒸制食品;红面发糕,将上好的红面发出来以后,蒸的时候加上适量的苏打粉,大火蒸出来之后,就是暄踏踏,香喷喷别有风味,老少咸宜的一种食品了。

那时候我们经常吃的是一种用红面做的卷儿,具体做法和做白面花卷差不多,将那种头二遍红面用开水烫出来,和好面以后,用擀面杖将红面擀开了,首先抹上一些食用油(当然了,如果有条件的话,用那个猪肉五花肉炖出来的肉,剁成肉末和葱花卷上,那是最好的了,可惜那时候大多数人经济条件不好,还不知道什么时间能吃上一次用猪肉末做的那种卷儿),将预先切好的葱花,适量盐卷上,从一边一下一下卷起来,用刀切成一段一段的,但不要像花卷那样扭,直接放到铺有笼布的蒸笼上,蒸上二十多分钟,香喷喷别有风味的红面卷儿,就可以出笼了。

还有一种食品是蒸夹儿(当地土话,指蒸饺),也是将红面用大开水烫出来,包上自己喜欢吃的菜馅,那时候,大多是一些茄子,西葫芦,茴子白之类的蔬菜,将那个馅在锅里用食用油拦(拦,当地土话,也是炒的意思,但具体操作过来还不是炒,就是那种油开以后,将花椒,葱蒜一炸以后,将菜馅放到锅里快速翻炒几下就成,千万不能炒熟,炒过了,就不好了,我们当地也称圪拦圪拦,总之,拦和炒还是不一样的)一下,也是放上适量盐,再放上一些五香粉,搅拌起来,包成一掴子(一掴子,土话,指一巴掌)大小的蒸饺,上笼蒸熟,再沾上我们当地自己晒下的粞醋,也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

有时候为了改善一下生活,继母就炒上几个鸡蛋,焖上一些粉条,再切上一些豆腐干与韭菜搅拌在一起做成蒸饺也是非常不错的一种选择。

杂面 蒸饺

还有我们当地称作为“料窝子”的,也是一种风味独特,粗粮细作的食品。它是用高粱直接加工出来的一种全高粱面,磨面的时候加工成碎小的颗粒状就行了,蒸的时候做成就像玉米窝窝头似的,熟了以后是黑红黑红的,可是比玉米面窝窝头韧性大,有咬头,耐饥饿。

还有一种叫“实窝子”的食品,具体是将红面也是用大开水烫出来,捏成扁窝窝头大小的样子,在蒸笼里蒸熟,等晾冷以后,用刀切成件件,锅里放食用油,炸花椒,葱,炒出来,再喷上一些蒜泥。也可以晾冷以后,切成件件调上西红柿酱拌上吃。

还有一种,就是仿莜面做的栲栳栳,那时候我们那里莜面是非常稀缺的,为了调剂口味,继母也会隔三差五做一些栲栳栳,不过仍然是用红面做的,但要将红面(也最好是头二遍红面),等锅里的水开了以后,将红面放到锅里烫出来,然后,再像加工莜面栲栳栳那样制作。

而手巧的继母将那烫出来的高粱面还可以制作出好几种食品。

首先将烫出来的高粱面在案板上揉好,拽一小块面揉成粗长条,将面再拽成红枣大小的小块,揉一揉,再用大拇指一压一推一压一推,就成了一个海螺的形状,继母谓之海锥锥。

一种是将面揪成一小段一小段,揉成一个一个如手指头差不多长的长条,将揉好的长条放到夹比上(夹比,当地土话,指用高粱秸编下的盖容器的盖子,也用来盛放饺子食品等,也叫箭排排),再用刀刃压在长条面上,稍微用点力,往后轻轻一压一拉,就是一个美丽的长海螺形状了。

还有一种是将面檊成一厘米厚的片,再切成一厘米厚的条,再切成长方形小段,将面在案板上用手掌的大鱼际往前推,推出长方形面片,随即借助食指卷起,就成了一个长圆形筒状的栲栳栳了,一个一个摆在蒸笼里蒸熟。蒸熟以后,沾上下面方法制作的调料,就是一种味道不错的风味食品。

成了一个长圆形筒状的栲栳栳了

调料具体做法;将锅里放上食用油,炸上花椒,葱,再将我们自己晒下的粞醋放到炸好的食用油里,浇上蒜末,或者将我们当地的黄菜也是用上述方法炸出来,也是特有风味的一种吃法。

还有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那就是仿荞面碗秃子,那时候我们那里荞面也是非常稀缺的,为了解口馋,继母也是隔三岔五做一些碗秃吃一下,虽然没有荞麦碗秃子好吃,但也不失为一种粗粮细作,风味独特的诱人美食。

红面调成稀糊状

具体做法是,将上好的红面调成稀糊状,加上一些花椒水,适量盐,舀在盅盅里(舀上少半盅盅,多了蒸不好)上蒸笼里蒸熟,晾冷以后,再放上自己做好的调料,辣椒酱,就是一种非常不错,味道独特的美味佳肴了。

还有一种蒸的食品是,别的地方叫卜烂子,我们当地叫粿垒,就是将土豆,或者豆角,茴子白等拌上上好的红面蒸熟,再用食用油炸上一些花椒,大葱,一噴。或者再用锅炒出来也可。

也还有一种粿垒,是炒粿垒

也还有一种粿垒,是炒粿垒。具体做法是,锅里放食用油,炸花椒,葱花,将红面直接放到锅里炒,加上少量开水,直到炒熟,这种食品,特别耐饥饱,有的人吃上一顿,一天不吃饭也不觉得饿,倒是要时刻找水喝。

而那时候继母还经常给我们做一种用红面加工出来的蒸制食品,我们当地叫做蒸擦糘。也是将红面用开水烫出来,蒸笼里铺上笼布,用擦糘床擦到了蒸笼里,大火蒸上二十多分钟就成了。蒸熟以后放到盆子里,稍晾一会儿,撒上一些盐,切上一些葱丝,然后,炒勺里放一些食用油,油开了以后炸花椒,葱蒜,将开了的油趁热浇到擦稼上,搅拌起来,就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地方美食了。爱好美食的朋友不妨一试。

上面说到继母红面粗粮细作加工美食,可以蒸,煮,烤,焙,炒,还有搅,也就是说红面粗粮细作可以用上述几种方法加工出百花九样,琳琅满目的风味美食。

时候家家差不多每天吃的饭食 高粱面擦尖

下面再介绍一下那时候继母红面粗粮细作其他的一些片段。

红面的煮制食品,也就是用红面加工的面条类。那更是八花九样,丰富多彩。

什么擦尖抿尖切板板,贴八姑卜鱼子刀卜面,斜旗旗擦片片,还有用手挠的挠片片,搓鱼河捞刀贴家,碗里做的流流家,和子饭疙瘩汤,还有风味独特的圪糊饭,均是红面粗粮细作的农家饭。

其中斜旗旗,也叫包皮面,那是那时候来了客人款待客人吃的一种面食,用一些白面和成擀面条的面,用擀面杖擀开,将和好的红面用白面包起来,再用擀面杖擀开,用刀切成了斜旗旗状,或者是面条状也可以,煮出来以后,红白分明,浇上炸酱,或者炒菜,又好看,又好吃,那时候就是款待客人的好饭了。

包皮面 那时候就是款待客人的好饭了

而其中,擦尖,擦片子,与挠片片又不一样,擦尖是用一种我们当地叫做擦子,也叫擦尖床的工具,也可以擦一些蔬菜什么的,擦出来的,面条小而短。

擦片子是用一种和擦子一样,但比擦子稍微大一些,也是叫做擦子的工具加工出来的,擦出来的面条又大,又长,适合人多的地方,和爱吃大稼稼(稼稼当地指面条一类的面食)的人享受(我在我们村农田水利工地上担任司务长的时候,每天都是一百多人吃饭,那时候也还正是白面稀缺的时候,于是基本上天天都是擦片子,这是后话,后有文章专门介绍)。

而挠片片又不一样,挠片片是用一种我们当地以前家家户户都有的工具,一种挠胡萝卜,土豆,等等蔬菜皮子的东西,我们当地叫做“黄瓜挠”。一手拿和好的红面,一手用那个”黄瓜挠“一下一下将面挠到锅里,这种挠片片大小介于擦尖和擦片片之间,浇上自己喜欢的炸酱也是一种风味不一样的美食。

当地叫做“黄瓜挠”

当地挠片子

而抿尖,与河捞虽然形状相同,但是也是有所不同,抿尖是用一种我们当地叫做抿尖床的工具,将和好的红面放在抿尖床上用那个抿拐一下一下抿下去。

而河捞是用那个河捞床子压下去。抿尖小而短,河捞粗而长,这就给喜好爱吃大小稼稼的人,有了一个选择的余地。

而切板板,与刀卜面,虽然形状差不多,但做法也是不一样,切板板是将和好的红面,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开,用刀将擀开的红面切成粗一点的面条下到锅里。

汾阳家的刀卜面

而刀卜面是将和好的红面放在案板上用手擀压成长方形,用刀直接将面条卜进锅里,虽然也是形状差不多,但是,这有和咱们的有些汉字一样,形同意不同,口感不一样。

汾阳家的圪团 也叫猫耳朵

而搓鱼,又是一种风味,那是我们那时候为了节约粮食,也为了粗粮细作好吃,将一些蔬菜,野菜,也就是我们当地叫做甜巨芽的野菜洗净煮熟剁碎,与红面和在一起,用手搓成,我们叫做圪搓搓。两条尖中间宽,用手一压,做好以后下到锅里煮熟,浇上一些西红柿或者一些炸酱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风味饭。

高粱面贴八姑

而贴八姑(备注2),卜鱼子,流流家,虽然三种饭食形状差不多,但也是同宗不同谱。

卜鱼子(最好用头二遍红面),是用碗将红面调成稠稀适度的面,饧出来,用尖头的筷子,转圈从碗里卜出来,吃得柔软而有韧性。

而贴八姑就比较简单了,将和好的红面,用铁铲放到刀的一面上,用筷子贴到锅里就成,吃得比较硬,但耐饥饿。

而流流家也是用碗将红面用水调出来,面比卜鱼子面又稀,也是用筷子将碗里的面流到锅里,面条细而柔软,适合消化不良的人享受。

因此说山西,特别是我们汾阳面食的博大精深就在这里,虽然同是一种面做出来,近乎一样的面食,而和面的不同,用水的不一样,加工的手法不一样,就适合了不同人的爱好和需求。

而和子饭,拌家疙瘩汤,和圪糊饭则又是一种独特的面食品种了,因前面文章中已有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

下来再说烤;红面可以烤的品种不多,就是一种将面发起来,与白面烧饼差不多的做法,不过做的时候,里面卷上一些茴香末,椒盐,也是一种风味不错的食品。

下来再说红面的焙;红面可以焙的食品有,火烧。火烧与白面火烧一样,有所不同的是红面火烧和面的时候,需要用开水将红面烫出来,馅是根据自己所好,随心所欲调好馅与白面火烧一样,包好,上鏊子上焙熟就成了。

汾阳家的白面火烧

还有一种我们当地叫做摊摊的,具体做法是将红面调得稀点,里面加上一些花椒水,放适量盐,在鏊子上摊熟就成。

再还有一种摊摊,当地也叫“糊塌塌”,就是将西葫芦擦成丝,适当加上一些红面,也是加上一些花椒水,适量盐,在鏊子上摊熟就成。

还有用上好的红面摊的煎饼。

这几样摊焙的食品,虽然简单便宜,但是,也是风味独特,属于那种好吃不贵的食品。

下来再说一下红面炒的食品;炒油茶面,那时候白面非常少,于是就将上好的头,二遍红面用羊油炒出来,也是非常好喝的一种油茶面。

还有一种红面的做法就是搅;那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搅。

我们当地叫搓疙瘩,那糕,也有叫糊糊,汾阳西南乡那边叫胶团,搅团。虽然叫法不一样,但是都是同宗同祖,也是一种简单,但是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

以前是一种普通的家常饭,现在好多饭店开发成了一种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了。

其实,现在风味独特的搓疙瘩,在那时候是人们为了改善一下生活,也为了省时省事而吃的一种食品,是一种胀肚而又不耐饥饱的饭食,刚吃上一肚,你还是觉得肚胀得不行,时间不太长,尿上几泡尿,肚子就挨咕咕叫了。因为那种饭,所含水分比较多。

搓疙瘩,那糕,也有叫糊糊

我们当地叫搓疙瘩,那糕,也有叫糊糊,汾阳西南乡那边叫胶团,搅团。

搓疙瘩,那糕,也有叫糊糊

说起搓疙瘩,那糕,其实做起来也是省事省时,但比较费力,锅里放半锅水,水开了以后,边撒面粉(最好是头二遍红面,也可以用细玉米面,但是没有上好的红面做出来筋道好吃)边用筷子(要多用一些)或者用一根擀面杖,快速搅动。

但是,要顺时针搅,不能来回搅,来回一搅,里面就会有搅不开的面疙瘩了。搅团搅团,全凭搅,人们俗话说;“搓疙瘩要好,全凭多搅,七十二搅,缺一不好,缺少一搅,那糕糊了。”

那糕虽然也叫糊糊,熟了以后也是糊状,但是搅不到糊了的那糕,里面就会有夹生的小面疙瘩,就像浆糊一样不好吃了。

那时候的调料也比较简单,炸上一些食用油,花椒,葱,浇上一些自己晒下的米粞醋,爱吃辣椒的放上一些辣椒,就是一顿香喷喷,酸溜溜,辣飕飕的风味食品了。

人们形象地形容吃那个搓疙瘩那糕是;喝的稠,夹的流。

而搓疙瘩还有另外一种吃的方法;就是做的时候,将那糕稍微稀一些,用那种漏粉条的葫芦瓢(要那种眼粗的)将那糕像漏粉条一样,漏在冷水盆里,好像一条条游来游去的小鱼一样,叫那糕鱼。也有两种食用方法,一种是冷调,一种是热炒,随心所欲加上一些自己喜爱吃的食材,也是一种不错的吃法。

而搓搓疙瘩的时候,还有一种副产品,就是糊在锅底的那些那糕锅巴,将那糕都从锅里铲出来之后,稍等片刻,锅底就形成了薄薄的一层锅巴,我们当地叫偶巴巴(偶当地土话,指焦,但还不是太焦的那种东西),吃起来脆生生,香喷喷,孩子们一般都喜欢吃,但也有一些火太大了的锅巴,就是太焦了,味道有点苦,非常不好吃,而大人们又怕浪费,就哄孩子们说,偶了的偶巴巴有营养,杀食哩(杀食,当地土话,指消食)!从中也可看出那时候人们的节俭,无奈,与辛酸。

到了天气炎热的时候,继母还会做一些凉粉等,后来条件好了一些,端午节包粽子,入伏吃的打卤面,八月十五的月饼,腊八节的作儿(作儿当地土话指腊八粥),过年吃的炸油糕,上供的各种花馒,以及孩子们过满月,过生日蒸的一些蛇盘兔,或者一些别的,而且在过节的时候,还会做一些油炸糕,锅贴、大米焖子等。 至于后来条件逐步好了以后,我们当地的好几种特色食品,比如石头饼,圐圞,黃烧饼,三尖尖等等,都是继母得心应手的拿手好戏。

而且在过年的时候,还会做一些我们当地叫做油花花,油散散的一种油炸食品。

那个油花花、油散散在今天看来好像是一些不屑一顾的食品,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那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吃食了,尤其是为孩子们喜闻乐见。因为是要用白面和油,所以平常日子没有条件做,就是过年的时候,继母给我们做一些解馋。

五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但小孩子时代的记性好,现在大体上还能够记得继母制作油花花的那个过程。

油花花,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因此,制作起来也比较费事。

继母用的是两种面,一种是半发面,一种是死面。而和死面的时候还要加一些酱油,为的是上色。面发好以后,就开始制作了。首先在案板上将发好的面揉来揉去,揉得有筋道以后,稍微再饧一下。将那一块死面也揉一揉。然后,将两种面用擀面杖擀开成形状一样大小的面胚,然后再将两种面坯叠在一起,再将面坯擀得薄一些,然后切成条条形状,对折起来,再切成不到10厘米大小的块块,再用刀在切好的块块上均匀地切上六刀或者八刀,将对折的两头黏捏在一起,放到案板上,左一扭,右一扭,看起来两种颜色非常有层次感。

于是,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油花花便魔术般地出现在案板上了。

油花花

捏完以后再下油锅一炸,炸出来再撒上一些继母用白糖和面粉制作下的作料,脆生生,甜滋滋,又香又脆。冷了以后,放到一个黑盔盔里,有孩子们来了以后就是那时候孩子们的稀罕吃食。

油花花、油散散

总之,那时候为了吃,人们是想尽办法,将粗粮做好做细,也不愧我们汾阳地处美食之乡,汾阳的女人心灵手巧,有前人老祖宗们流传下来的美食做法,再加上自己的创新发展,能够将普通的粗粮做成了许多诱人口水,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

因此说山西,特别是我们汾阳面食的博大精深就在这里,虽然同是一种面做出来,近乎一样的面食,而和面的不同,用水的不一样,加工的手法不一样,就适合了不同人的爱好和需求。

那真正是达到了“一样面百样做,一样面百样吃”的境界,而正是有了这样的境界,汾阳有了许许多多的像继母一样对于面食不厌其烦,精心制作的执着精神,汾阳才产生出了对面食精美无比的制作技术和种类繁多的面食品种,以致形成了汾阳独特的饮食文化,继而成为著名的“面食之乡”。

以上仅仅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继母粗粮细作,兼结合当地人们的一些饮食做法的点滴回忆片段,挂一漏万,有所借鉴。

(附录1)灯笼草 (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别 名 走马灯笼草、小益母草、第第菜。

灯笼草(学名:Clinopodium polycephalum)是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直立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多分枝,匍匐根。茎四棱形,叶片卵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阔楔形至几圆形,边缘具疏圆齿状牙齿,上面榄绿色,下面略淡,两面被糙硬毛。轮伞花序多花,圆球状;苞叶叶状,较小,生于茎及分枝近顶部者退化成苞片状;花梗密被腺柔毛。花萼圆筒形,花冠紫红色,冠筒伸出于花萼,上唇直伸,先端微缺,花药正常。花盘平顶。子房无毛。小坚果卵形,7-8月开花,9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及西藏东部;生长于海拔至3400米山坡、路边、林下、灌丛中。

该种民间用全草入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胆囊炎、黄胆型肝炎、感冒头痛、腹痛、小儿疳积、火眼、跌打损伤、疗疮、皮肤疮疡、蛇及狂犬咬伤、烂脚丫、烂头疗及痔疮等症。

(备注2)贴八姑;我们老汾州地区还有一段故事。

在唐朝贞观年间,八百里秦川大旱三年,颗粒无收,急得当时的皇上李世民也无计可施。多亏丞相魏征闻听山西定阳古郡绵山上有一位得道高僧田善友,救苦救难,慈悲为本。

于是,李世民下旨,令人们向绵山求神祈雨,果然大雨倾盆救活了庄稼,济助了万民。

唐王李世民为报田善友救民之恩,,于是特带领满朝文武,到绵山朝圣。

他有一个妹妹名唤世姑,也随同一起前往。岂料世姑到达绵山之后即拜五龙圣母为师,不愿再返长安。

世姑一边诵经修行,一边上山采药为乡民医病。

一日,她为一老婆婆一边配药治病,一边做饭。但她自幼生长在皇宫,何曾做过饭呢?和面时,面干了加水,水多了添面,终究和成了稀糊糊的面,实在无法下锅。

于是顺手拿了一只筷子往锅里拔面,可怎么拔也拔不断面,结果拔成了长面。

老婆婆吃饭时,顺口问了一声:“孩子,这叫什么名字?”

可是世姑因为心慌,怕露出破绽,将“这”字误听成了“你”字,此时,她已身入空门,不愿再说真名,只好将乳名说了出来“叫八姑”。

从此,老汾州地方就有了叫做“八姑”的这种面食。

0 阅读:3

草根爱练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