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再次上演扶不扶?女子好心扶起老人,被老人家属诬陷是撞人者

思真娱娱 2024-11-07 13:08:56

这世道,做好事怎么越来越难了?如果你遇到摔倒的老人会伸以援手吗?

如果放在之前相信你会毫不犹豫的点头,但是现在扶老人一把,反倒可能惹上官司,这搁谁心里都不好受。

9月22日中午,郑州的秦女士遇到了件挺离谱的事,她送完孩子上学,路上遇到堵车,凑近一看,一位老人倒在车下。

资料来源2024-11-04 19:58 小莉帮忙

周围人冷漠围观,秦女士却觉得不能坐视不理,喊了几个人帮忙,把老人送去了医院,她原本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没想到却变成了噩梦的开端。

警察联系她做笔录,起初老人家属还表示感谢,可没过几天,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一口咬定是秦女士撞倒了老人,要求她承担全部医药费。

这突然的指控让秦女士一下子懵了,没有目击者,没有监控,事情变得很复杂,秦女士有口难言。

林女士的经历同样令人唏嘘,五月,在北京街头,她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出于好心上前搀扶,结果老人家属不但不领情,反而怀疑她的动机,甚至指责她是肇事者。

好在附近有监控摄像头,拍下了事情的经过,证明了林女士是清白的,这两起事件并非孤例。

今年五月,江苏也发生了一起类似事件,一位醉酒老人骑车摔倒,一位年轻小伙不顾旁人劝阻,将老人扶起并拨打120。

结果老人家属赶到后,不问青红皂白就指责小伙撞人,直到警方拿出视频证据,才让他们哑口无言。

然而,即便真相大白,老人家属也未道歉,这冷漠的态度,令人心寒,这些事件,都指向同一个问题:社会信任危机。

彭宇,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在新婚的甜蜜中,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舆论的焦点,2006年11月20日清晨,南京水西门广场公交站,他下车后,恰好遇到一位老人摔倒。

出于本能的反应,他与另一位路人一起扶起了老人徐寿兰,他陪着老人去看病,还先垫了医药费。

这原本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好事,却因为后续的巨额医疗费,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纠纷。

徐寿兰说彭宇撞了她,但彭宇说是自己在做好事,双方各执一词,真相扑朔迷离。

资料来源:2009年02月27日 09:00 新华每日电讯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由于关键证据的丢失,彭宇的处境更加被动,舆论的压力,也让这起简单的民事纠纷,演变成了一场全国瞩目的道德审判。

最后,双方达成和解,彭宇给了徐寿兰一万元,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终点,和解协议中的保密条款,让真相被掩盖,误解持续发酵。

多年后,彭宇才在一次采访中承认了与徐老太发生碰撞的事实,但这迟到的真相,并没有让人们对徐老太的看法有所改变。

2013年,在四川的一个小区里,小学生江小云和小伙伴们玩得正开心时,突然听到有个老人在喊救命。

她二话不说,赶紧跑过去扶起老人,但是,老太婆却说江小云把她撞倒了。

这突如其来的指责让江小云一下子蒙了,江小云的爸爸江丕东一开始也以为是儿子惹了祸,还气得打了他一巴掌。

但江小云的坚持,让他开始怀疑事情的真相,为了证明儿子的清白,江丕东开始了漫长的寻证之路。

江丕东在小区张贴告示,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挨家挨户地询问,终于找到了两位目击证人。

他们的证词,还原了事件的真相:江小云并非肇事者,而是见义勇为。

最后,江丕东把老人和家人告到了法院,而且胜诉了,当地政府也对江小云进行了表彰,奖励了五千元。

与彭宇案的结局不同,江小云事件的真相得以澄清,善意得到了回报,事情的结果是,真相来得晚了一些,但这也引发了社会的深刻反思。

彭宇案的审理过程,充满了戏剧性,法官王浩从未说过“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这句话,这句话是媒体的误读。

好心人做好事,却反被诬陷,这种“农夫与蛇”的故事,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明哲保身,不敢再轻易伸出援手。

网络上,“好人难做”成了热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了很多人的处世哲学,这种冷淡的气氛,让需要帮助的人更难得到支持,也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无情。

扶老人反被诬陷,这不仅仅是个案,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反映出社会信任的不足,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为什么老人家属会选择“恩将仇报”?究其根本,还是利益驱使,在一些人看来,老人摔倒,如果能找到一个“责任人”,就能获得一笔赔偿,减轻经济负担。

这种“过度索赔”的心理,让他们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将个人利益置于道德和法律之上,他们不是不知道好心人的善意,只是在利益面前,选择性地“失明”。

与其说是“诬陷”,不如说是“赌一把”,赌赢了,就能获得赔偿;赌输了,也不过是道个歉,反正没有实质损失。

除了“过度索赔”心理,社会制度的缺失也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现在,我国对于好心人的保护还不够到位,还没形成有效的法律法规来防止讹诈行为。

这导致好心人难以得到法律保护,也让“碰瓷”者更加肆无忌惮,此外,社会上也缺少对“好心人”的有效奖励机制。

做好事,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感谢,反而可能惹上官司,这无疑降低了人们参与助人为乐的积极性。

久而久之,人们也就越来越不愿意做好事了,社会信任的建立离不开法律和道德的共同支撑。

“扶老人被讹”事件的出现,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阵痛,它暴露了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一些不足,也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德教育和法治建设。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将会不断提高,“扶老人被讹”事件将会逐渐减少,最终消失。

我们期待着,未来社会能够重拾信任,让爱传递,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不再犹豫或害怕,而是勇敢地伸出援手,传递温暖和希望。

0 阅读:0

思真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