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爆发了冷战期间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海陆空联合作战。促使英阿两国兵戎相见的原因在战后逐渐浮出水面,到底是谁动了马岛这块“奶酪”呢?
马岛今昔 百年争端
马岛位于南大西洋,以大马尔维纳斯和索莱托岛为主,马岛首府斯坦利港,人口约2000人,大多数是英国移民后裔。整个群岛由346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距阿根廷约500公里,距英国约13000公里。
上图_ 约翰·戴维斯 (十六世纪英国探险家)
1592年,英国探险家约翰·戴维斯指挥“希望号”探险船率先发现了马岛。1598年,荷兰人塞巴尔德·德·弗特成为第一位登上马岛的海员。1690年,英国船长约翰·斯特朗在地图上标注了马岛的位置,把两大主岛之间的海峡称为“福克兰海峡”,英国因此将马岛叫做“福克兰群岛”。
此后,马岛在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之间易手。1816年,阿根廷独立后,宣布继承西班牙殖民遗产,马岛也在其中。1833年,英国派兵抢占马岛,驱逐岛上的阿根廷居民,马岛争端由此产生。纵观历史风云,马岛犹如一颗超长待机的炸弹,随时将英阿双方拖入战争的深渊。
上图_ 巴拿马运河
区位优势 得天独厚
马岛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它地处南大西洋南端,距南美洲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东端仅450海里。在巴拿马运河未开通之前,马岛是远洋船只航行麦哲伦海峡或合恩角的必经之路。在航海界称为“打开太平洋的钥匙”。
1914年,巴拿马运河投入运营。马岛仍是南大西洋和南美大陆的军事前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海军依托马岛的天然良港,数次击败前来挑衅的德国海军。二战后,世界各地兴起了南极探险热,各国船只云集马岛,此地进可控制南极,退可物资中转,成了染指南极的关键基地。
上世纪80年代,载重量突破16万吨的超级油轮因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只得绕行传统航线,马岛成为全球石油运输航线中不可或缺的节点。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一旦巴拿马运河停航,那么马岛立刻突显出扼守两洋通道的潜在价值。可以说,谁掌握了马岛,谁就控制了“南大西洋的门户”,这一点英阿两国心知肚明。
上图_ 1881年 通航早期的苏伊士运河
黑金诱惑 利益攸关
英阿双方既关注看得见的马岛,又盯着看不见的石油。上世纪70年代,经地质勘探表明,马岛附近的大陆架蕴藏着巨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仅当地海底潜藏的石油资源最多可达600亿桶,相当于英国北海油田的总储量。因当时油价过低、开发成本过高,这个“聚宝盆”未受重视。
时移事易,1973年和1979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策划了两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随之产生波动,而全球石油需求量的增加,推动了油价的攀升。世界各国加快海洋油气资料的勘探、开发和控制。据专家估算,海洋蕴藏的油气资源占世界总储量的70%。
受到危机和利益的刺激,马岛引起了英阿两国的关注。一旦当地油气资源得到开发,可以确保英国未来25年充足的能源供应。1973年,一位英国议员强调:“英国可以失去五个北爱尔兰,但绝不能失去一个福克兰群岛。”英国开发马岛的急切态度可见一斑。
上图_ 马岛战争中坚守马岛的阿根廷士兵
就阿根廷而言,马岛是它的“百年伤痛”。地理位置自然不言而喻,同时关乎民族情感、国家安全、外交策略和能源保障。上世纪70年代,英阿两国针对马岛问题开展多次外交谈判。1981年,英国议会要求“冻结”有关马岛归属的谈判。
阿根廷眼见谈判无望,失去了依靠和平方式重夺马岛的耐心,决心采取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其他途径”,期望根除149年来“领土被分割的屈辱”。在利益和民族情感的驱使下,英阿两国的对抗从谈判桌延伸至军事领域。
上图_ 马岛战争示意图
以硬制强 互不相让
英阿两国的强硬立场,是导致战争的主要因素之一。1981年,阿根廷国内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当年全国GDP为786.7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4%,外债高达340亿美元,占GDP的43.21%。通货膨胀率增至600%,失业率接近30%。经济的疲软对阿根廷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此时,军人出身的莱奥波尔多·加尔铁里任阿根廷总统。他认为不结盟运动会议和美洲国家多次表示支持阿根廷收回马岛主权,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而英国在二战后孱弱不堪,不但“压缩海军建设”,还“减少马岛防务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一场战争就能转移国内日益激烈的矛盾,凝聚人心,巩固地位。
于是,加尔铁里作出了“武力夺占马岛”的决策。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发动代号为“罗莎里奥”的军事行动,数百名英军士兵遭遇突袭,猝不及防,进行象征性抵抗之后就投降阿军。阿根廷随后向世界宣布夺回马岛主权。
上图_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第49任英国首相)
不过,强势的加尔铁里遇到了铁腕的撒切尔夫人。马岛被占的消息传回英国,政坛和民间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由于补给线过长,英国防部做出了“福克兰群岛一旦沦陷就不能夺回”的结论。大部分内阁成员考虑到国力不足,对战争持消极态度。反观民间,英国《每日邮报》在头版用“耻辱”一词传达对失去马岛的不满,民众也在唐宁街10号前集会抗议。
内阁首脑撒切尔夫人力排众议,认为马岛事关英国战略利益,应不惜代价为之一战,而且民心可用,是重塑英国自信和国际形象的大好时机。她在议会上用“支持我吧!支持我,就是支持英国”的口号,赢得了议会的支持。
上图_ 马岛战争 旧照
4月3日,撒切尔夫人组成“战时内阁”,对外宣布:“联合王国将出兵远征,收复南大西洋失地。”这位“铁娘子”规定英国的军事行动只限定在马岛和限定的海上禁区,不涉及阿根廷本土,此外,在2天之内,集中了英国海军2/3的力量,组成特混舰队,任命约翰·伍德沃德为舰队司令。“旧勋”和“新贵”之间角力由政治波及军事,国家机器已经运转,战争已然无法避免。
历时74天,英国耗资27亿美元,以258人阵亡、775人受伤的代价,再占马岛。阿根廷战败后,加尔铁里倒台,法院以“指挥失误”的罪名,判其入狱12年。撒切尔夫人受到了英国社会的广泛好评,取得了不可动摇的政治地位。战争虽然结束,但英阿两国仍将围绕马岛主权、地缘政治、能源安全等领域进行博弈,一场新的战争早已拉开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