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亲妹妹,活到2004年,临终前说了句溥仪一辈子都不敢说的话

诺言的卿史录 2024-07-25 12:02:38

2004年的北京,正值盛夏,溽热难耐,整个城市仿佛被蒸笼笼罩。

然而,在一间朴素的病房中,一位老妇人的生命却悄然走向尽头。

她名叫金志坚,一生坎坷,从皇室贵族到普通教师,她的人生轨迹让人感叹不已。

临终前,她说出了一句话,这是她哥哥溥仪,一生都未敢公开说出的话。

这位独树一帜的“格格”,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人生最后,她回望一辈子,又会说出什么发自内心的感言?

一、清朝格格,与众不同

1921年的中国,正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内部政治体系腐朽不堪,老百姓怨声载道,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外部饱受列强摧残,割地赔款,奴颜婢膝,委曲求全。

此时清王朝已经被革命党人推翻,但紫禁城里的那群人,好像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时代已经改变,还抱着自以为尊贵的身份,做着不切实际的春秋大梦。

载沣的第七个女儿爱新觉罗·韫欢,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混乱又污浊、迷茫又即将清醒的年代。

韫欢生来灵动聪慧,不像她的大哥一样,是个任人摆布的傀儡。

她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主见,对人对事都有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思想观念与旧贵族根深蒂固的糟粕完全不同。

她知道自己身份特殊,也在成长过程中,了解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兴衰沉浮。

作为溥仪的亲妹妹,她的人生注定不平凡。

而作为一众格格中看得最透的小妹妹,她也注定会过上和大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娇女受宠,这是必然,载沣很喜欢这个掌上明珠,也做到了一个父亲应该做的事情,从教育方面引导孩子成长,给孩子最丰沛的营养。

出生于传统的贵族家庭,韫欢自然从小就受到东方文化的熏陶。两种文明体系的交融,让她的性格更加与众不同。

在她的观念中,贵族与平民之间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同样,满族和汉族,也不是非要老死不相往来。

大家都是中国人,都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也都享受着同一片山河给予的馈赠。

这些理念要是放到许多年前,恐怕会被爱新觉罗家的老祖宗们视为大不敬。

当日本侵略者挥刀向中国时,不管是载沣还是韫欢,都清楚地看到了他们的真面目,哪怕这个时候的韫欢只有10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韫欢这个小女儿,比载沣以前认为可以光耀门楣的大儿子更得他心。父女俩在对局势认知上,也有着一脉相承的清醒。

载沣认为,溥仪去东北是个愚蠢的决定。侵略者永远不会做好事,溥仪以为他能重回昔日的荣光,可实际上,等待着他的却是日本人的呼来喝去。

皇帝的尊严、地位、权势,他什么都得不到,得到的只有叛国贼的骂名,只有傀儡皇帝的嘲讽。

至于韫欢,她就更不能理解大哥的所作所为了。

韫欢就在父亲的陪伴之下长大,她对日本人极为憎恶,连带着对自己的大哥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漫长的抗日征程中,她自觉地站在了人民群众的那一边,坚守了一个中国人的原则。

清朝旧贵族的身份,对她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负担。所以她毅然决然地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金志坚。就算是女子,她也要志向坚定,志气坚毅,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1948年,金志坚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坚志女子职业学校,专门面向女子办学,为女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在这条道路上,她也遇见了自己的良人。

二、平民家庭,相互扶持

选择深耕教育行业的韫欢,整天忙着考虑工作,一来二去,年纪便越来越大,身边也没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关心。

韫欢的眼光说高不高,她不追求所谓的门当户对,也不想像她的姐姐们一样,选择一个新贵嫁了。

她想拥有自己的事业,想要在婚姻生活中受到尊重。

当然,这个要求说低也不低,至少对于那些在旧社会曾经享受过特权的人来说,尊重一名女性,这是很难的事情。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韫欢以金志坚的名字受到了教育部门的欢迎,穿上整理干净的衣服,走进了精忠街小学,成为了人民教师行列中的光荣一员。

她和同事们相处融洽,个人问题也受到了同事们的关心。经人介绍,她认识了乔宏志,同样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乔宏志是个完美符合韫欢要求的男人,他能够理解韫欢的理想,也能够全身心地支持韫欢的工作,三观相合用在他们两人的身上再合适不过。

1950年,两个情投意合的年轻人结为了夫妻。

韫欢虽然没有什么骄矜之气,但在持家问题上,还是没有那么精通。

眼见妻子不在行,乔宏志便多分担一些,多体谅一些,给妻子营造一个安安心心工作的环境。

当然,他们对彼此的身世也是互相了解的。不过在乔宏志心里,金志坚不是什么满清王朝的格格,只是自己最默契的枕边人而已。

他们生下了三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孩子们相亲相爱,一家人生活美满温馨。

1955年,金志坚成为了北京崇文区政协委员会的常委,和许多伙伴们一起参政议政,一起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

在兄弟姐妹中,她是道路最光明、思想最先进的那个人。

遗憾的是,人生中就没有十全十美,1960年,乔宏志因病逝世,独留韫欢一人在这人世间独行。

她的孩子们还小,一个个都需要母亲的照顾,韫欢只能又当爹又当妈,还得操心自己的工作,短短一段时间就好像苍老了许多。

她太累了,但没有想过再找个依靠。她的思想很独立,始终相信,最值得依靠的人只有自己。

三、兄妹重逢,临终遗言

在和溥仪分开之后的很多年里,这对彼此并不熟悉的兄妹,也没有再见过面。

后来溥仪从战犯管理所被释放,见到了很多亲人,却一直没有见到过韫欢。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对亲人的惦念,自然也比年轻的时候更深。

1960年,周总理设宴,邀请爱新觉罗一家人前来做客。韫欢接到邀请之后,当然是欣然前往。

1960年春节期间周总理接见溥仪等人

她的内心对总理一直充满感激,总理对她和家人的关心照顾,对他们平等的对待和尊重,都让她铭记在心。

约定那天,韫欢是最后一个到的,她走进来,见到了七叔,见到了四哥,也见到了姐妹们,就是没有看到溥仪。

环视一圈,她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现在已经是新中国了,人人都是平等的,难道溥仪还要摆他那个皇帝架子,让别人一直等他吗?

其实,这可真是她误会了,溥仪没有迟到,也没有故意让人等,他就在周总理的身边。

只是,溥仪已经不是她记忆中那个年轻男人的样子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坎坷挫折,溥仪已经变成了其貌不扬的瘦老头子。

兄妹俩分开的时间太久了,韫欢压根儿没有把溥仪给认出来。直到周总理介绍,她才恍然大悟。

在总理的面前,韫欢生平第一次和大哥握了个手。

韫欢与大哥握手的时候,心中十分纠结,大哥这两个字,她一时之间有些叫不出口,如今这种家人重逢的场景,也让她觉得有些无所适从。

周总理总是细心体贴,他察觉了韫欢的情绪,也没有声张,而是巧妙地将话题引了过来,谈起了韫欢的教育事业。

总理知道,韫欢是个负责任的老师,在学生们心中也是个好老师,工作上成绩不错。

只是带着三个孩子,她的经济状况难免紧张,总理也会适当的送出问候关心。

一行人畅聊许久,在和煦温暖的周总理面前,大家都卸下了心防,心中是久违的轻松。

等到周总理先行离开,韫欢才终于鼓起勇气,亲昵地叫了一声大哥。只见溥仪甚为感动,眼中出现了泪光。

2004年,韫欢被病魔纠缠,命不久矣。她躺在病床上,望着外面的天空,在临终之前说了一句:

“我的家族啊,是中国历史的罪人。但这一生,还能为人民服务,这是我最大的荣幸。”

这是溥仪不敢说出口的话,也是勇敢的韫欢心底深处的声音。

她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与哥哥姐姐们不同,她的人格始终独立而完整。

四、结语

爱新觉罗·韫欢,金志坚,这两个名字,就像是七格格和人民教师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

韫欢用坚毅和勇敢,诠释了自己的生命力量,也让世人看到,爱新觉罗家,还有一个如此蓬勃的生命,有旧社会遗留的新女性,新姿态,新思想。

1 阅读:301
评论列表
  • 2024-09-15 22:07

    她敢说她能活到21世纪

诺言的卿史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