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蓝天野的传奇一生:白天演员、晚上间谍,隐去真名75年

渊泽之观 2024-02-18 16:04:41

你会把演员和间谍这两个身份联系在一起嘛?

一个每天都要对外抛头露面,一个又必须保持身份的神秘,两个看似矛盾的身份如今却同时并存在一个人身上。

然而正是这份意想不到的反差,帮助了这位伟大的革命斗士完成了超过75年的隐伏,一直到他95岁去世,人们这才认识到这位阴影中的英雄。

他就是蓝天野,也可以叫他的本名——王润森,一位无论再怎么夸赞都不足言表的传奇,一位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何为报国的伟人。

一、伟大的人民艺术家

2021年,党和中央决定授予蓝天野同志七一勋章,以彰显他在中国话剧艺术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许多读者或许对这个名字并不太熟悉,然而当提到《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时,我想很多人一下就能反应过来了。

90年代的《封神榜》几乎火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而仙风道骨的姜子牙道长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天衣无缝的表演、精湛娴熟的台词,全智全能的形象,太多要素组合在一起,才造就了这个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完美“姜子牙”。

只是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其实这个栩栩如生的姜道长的形象,仅仅只是历史长河中蓝天野同志不值一提的小成就罢了。

他的精力都贡献给了话剧,而他的热爱则给了绘画,至于他的一生,更是全心全意的交给了我们党。

在话剧上,他是远近闻名的大艺术家、大话剧家,是中国话剧艺术发展的领头人之一。

一场话剧如何去排练,它的中心思想又该如何表达,主要人物如何突出,对话如何凝练美观,这些今天习以为常的知识,都是像蓝老这样的老同志在过去用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来的。

在绘画上,他几经波折,无数次中断重来,从童年开始直到垂垂老矣,终成一代大师,其花鸟画更是被奉为一代经典。

而在这些头衔荣誉的背后,藏着的是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一个假名甚至沿用了75年,一切只因党在年轻时候交付给他的任务。

二、“误入歧途”的话剧艺术

用蓝天野老人家自己的话来说,“在这大半个世纪中,我因为演戏而把绘画扔下了,这是我的终生遗憾。”

事实上,即使在戏剧表演上已然成为了一代宗师,但蓝天野同志入话剧这一行可真的是全凭天意,充满着命运的巧合。

1944年,彼时的中国还处在抗日战争阶段,太多太多的有识之士,奋不顾身投身于这场宏伟史诗中,蓝天野同志恰是其中之一,甚至在最开始的时候他还用的是自己的本名——王润森。

那时候的年轻人基本都关注国事,他们的脑海里几乎没有贪玩享乐的事情,国难当头,每个人都想为自己的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有些的会选择踏上战场用枪与血去捍卫我们的中华民族,而有的学生也认为要抗战,须先激励群众。

历经十余年的战争,很多国人早已丧失了获胜的心,变得麻木与混沌,作为青年人最先做的,就是重新激起大家的斗志。

话剧,作为一种有声有动作的演出,它能带给观众更深的感官刺激,更有效地去打动观众的心。

在受邀看完了同学们的一场话剧演出后,17岁的王润森深深的被这种艺术形式震撼到了,毅然放弃了自己钟爱并且坚持了至今十七载的画道,投身于话剧的表演创作中。

那时候的表演很多时候艺术性并不明显,反而满溢着高尚的爱国情怀,王润森更是用自己的全部空余时间去钻研,什么样的动作、什么样的台词、什么样的神态,才能真正地将这份赤诚之心传递给台下的观众。

1945年,抗战胜利,而王润森也成了当时小有名气的话剧艺术家,正是在这一年,他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

对他来说,这里是无数和自己一样志同道合的同志,他们共同为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梦想而一起奋斗。

因为自身与国统区有一定关系的缘故,王润森从此接受组织的安排开始了自己的地下工作,白天仍照旧进行文艺表演,晚上则化身情报人员秘密获取国民党的机密信息。

许多时候,王润森甚至忙得完全找不到北,无论是搜集情报,亦或是排练话剧,这些都是极消磨时光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错。

也正是在这时,王润森的演技开始突飞猛进,毕竟此时的他才是真真正正的时时刻刻在表演中,戏里戏外都是演戏,不仅要骗过观众,更要“骗”过朝夕相处的同事。

用当时的话叫,王润森演什么像什么,甚至能把历史人物演的活过来!

国统区的人民越发的喜爱这名富有天赋的话剧演员,而仗着自己的艺术家的身份,王润森在国统区畅通无阻,并且多次化险为夷。

毕竟谁会怀疑这个台上台下人尽皆知的大艺术家,居然会是共产党的秘密间谍呢?

1948年,出于安全考虑,组织要求刚撤回解放区的王润森改名换姓。

那一天,过去的王润森同志死了,新生的是伟大的革命战士——蓝天野,这个临时取的名字,他从此用了75年。

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的蓝天野进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后的第一批主要演员。

他见证了中国话剧表演的从无到有,更是亲身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形象,在经典话剧《北京人》、《茶馆》、《蔡文姬》中饰演了重要角色。

长达半个世纪的演艺生涯中,蓝老主演了超过70余部话剧,其中1958年首映的《茶馆》更是作为经典中的经典,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即使离休后,蓝天野同志也一直在为中国的话剧事业发光发热,许多新生代的话剧演员都曾经接受过蓝老的指点,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宋丹丹。

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阔别话剧舞台19年之久、已然84岁高龄的蓝老重排献礼剧目《家》。

在随后的数年里,蓝天野同志更是没有放下戏剧艺术,不仅执导了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的代表作《贵妇还乡》,同时还去清华大学与同学面对面接触,开展戏剧的讲座。

“艺术是我的生命,我离不开舞台。”

三、抱憾终身的绘画事业

然而实际上,话剧对蓝老来说,始终是自己的工作,在他年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感催促着他坚持新中国的话剧事业,而不是自己的热爱。

对蓝老来说,这一生真正愿意去挖空心思钻研的,只有他珍视的绘画艺术。

从牙牙学语开始,蓝老就已经尝试握住自己的画笔开始创作了,小时候几乎一切能入画的东西统统都被他画了各遍。

从村头的鸟到溪水上的蛙,更少不了家里的猪和田间的稻,没有画笔就用树枝在地上描绘,有了笔和纸则更要珍惜。

并且因为家处寺庙旁边的缘故,每每村里庙会之时就是蓝老最开心的时分。

他从来不会要求自己的父母为其买些什么,只会央求在这个绣球的摊位前再多停一会吧,再多留一会,或许这个精美绝伦的绣球就能在自己的心中入画了。

“我还常去戏园子,脸谱、戏装、兵器都是我画画的对象;还自己画过小人书、插图、连环画等等。”

从中可见蓝天野同志对绘画的极度痴迷。

1944年,蓝老如愿以偿考入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他的绘画之旅从此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除去平时习作的铅笔画、水笔画和油画外,在校报上面甚至都固定有蓝老先生的作品展示。

也正是在一年,为了祖国的统一事业,蓝老愤然弃画从戏,回过头来看,才更能明白蓝老当时所做决定的抉择之速、分量之重。

或许,蓝老的表演之所以能够如此动人心弦的原因,是他在其中融入了自己对绘画事业的思念与热爱吧。

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一年后,徐悲鸿大师曾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职,而蓝老也短暂地重新捡起了自己的绘画事业。

没有一个绘画学艺者能拒绝徐悲鸿大师的指导,绝无例外。

可惜的是,才没学多久,因为时事的变化,蓝老不得不继续回归自己的工作和职责中去,而他所钟爱的绘画,一直到十几年后才重新有机会接触。

到这里,蓝老已经两度中断自己的绘画创作了,而和音乐一样的是,绘画是一门十分吃手感的活,弹琴讲究的是三天不练琴等于白学,而绘画的苛刻更是远胜之。

上世纪60年代初,蓝老的演艺事业终于有了一丝空闲,早已按耐不住的他第一时间抓起荒废许久的画笔,只是再也画不出年轻时候的感觉,这时候的他年近40岁。

幸运的是,那时候有许多绘画大师选择定居上海,其中更有许多是蓝老的朋友,靠着这些好弟兄的推荐,蓝老终于成功结识了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绘画大师。

丝毫不顾自己已然是享名中外的戏剧大师,蓝老如同一个普通学子一样,每周风雨无阻的前往两位大师处学习绘画,有时候一学就是一个上午。

可惜年华不复,那时候的蓝老早已不是过去的天才绘画少年,甚至绘画都从最基础的学起。

如何用笔、如何用墨,线的走向,光的折射,苹果总是素描的起点。

一上午的一笔一划,数天数月的坚持,或许才能重新掌握某一笔的神韵。

在那些用汗与泪续写自己绘画之路的时光里,不知道蓝老又是否会怀念十几年前无所不能的自己,半天不到的功夫,画一卷山水翩翩起舞。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的坚持,终于让这位赤诚之子重新拾回了过往的画技,甚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986年的个人画展上,蓝老更是得到了自己老师许麟庐的题字。

“勤于笔墨,独辟蹊径”八字,是对蓝老第二次绘画生涯最好的写照。

一切成功都源于笔头的勤奋,而真正的大师也寻见了自己的风格。

后世对蓝老的画评价也极高:

“他的山水画作泼墨淋漓,挥洒自如,更简约古朴,蕴涵着淡薄世俗的心境;他的写意花鸟以画鹰见长,均栩栩如生”。

随后的数年里,已然退休的蓝老悠然地享受着自己的退休生活,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举办一起画展,向大家展示自己新作的画。

倘若没有抗战或者内战的话,或许早在大半辈子前,蓝老就能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2022年,蓝老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5岁。

回顾这位伟大斗士的一生,我们不免感慨理想信念对人的重要性。

虽然老来常念叨可惜了自己的绘画,但让蓝老先生再选一次的话,我想他仍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奉献自己的一生,只是为了国家的需要。

即使到了今天,蓝老过去潜伏的太多事迹仍没有解禁,我们只能从官方的稀疏言语中去一窥那个艰难的奋斗岁月。

但不管如何,我们始终会记得这个为了国家隐姓埋名75年的王润森同志,会记着这个用尽自己的一生去发展中国戏剧事业的蓝天野先生。

不同的名字,不同的身份,但蓝老为了国家的心是始终如一的。

就像他的座右铭一样:

“艺术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国士无双,永志难忘,惜别二老》

1 阅读:99

渊泽之观

简介: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