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凯伦的“迷你DRS”在F1引发了热议,但它并非车队取胜的关键原因。
简化主义哲学在F1中时常出现,试图为复杂问题提供简单的解释。战争的结果、灾难的起因以及F1赛车获胜的原因,往往被归因于单一决策或因素,而忽略了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迈凯伦的“迷你DRS”。这一装置通过优化后翼上部元件的弯曲,使主翼与上翼之间的缝隙扩大,从而降低阻力,提升直线速度。
当对手通过奥斯卡·皮亚斯特里在阿塞拜疆大奖赛上的车载摄像头发现这一装置时,它被认为是迈凯伦自比利时大奖赛以来成功的关键因素。尽管迈凯伦坚持认为“迷你DRS”带来的增益微乎其微,但正如法拉利车队负责人弗雷德·瓦塞尔在新加坡指出的那样,即便每圈提升几百分之一秒,这也可能被视为比赛的“改变者”。
在意大利大奖赛上缺少这一优势,可能意味着梅赛德斯车手乔治·拉塞尔错失前排发车位。而在巴库,这种微小的差距可能是查尔斯·勒克莱尔没能追上皮亚斯特里并进行超车的原因。
法拉利车队负责人弗雷德·瓦塞尔表示:“这确实让人有些沮丧。如果你还记得蒙扎的情况,五辆车之间的差距只有百分之二秒。两百分之一秒的差距可以让你从P1、P2掉到P5或P6。在巴库,我们连续10圈在1号弯处并排而行,这确实让我们感到有些沮丧。”
然而,尽管如今F1中的每一毫秒都至关重要,但如果说迈凯伦在这些比赛中仅仅因为“迷你DRS”而获胜,那将是对事实的严重扭曲。这并不是说它没有带来性能提升,否则迈凯伦也不会设计并使用这一装置,但它的影响因广泛关注而被大大夸大了。
如果这是迈凯伦的关键武器,那么车队可能会在新加坡站时更加努力地保留它,而不是与国际汽联讨论后同意做出修改,以确保该后翼在拉斯维加斯大奖赛上不会再出现类似的表现。
这一后翼从未被发现违反技术法规,对手也从未就此提出抗议,且没有通过技术指令禁止该装置,这表明迈凯伦并未将其视为一场必须为之斗争的战役。
实际上,迈凯伦甚至从中获得了些许乐趣,因为它看到对手们为此争论不休,浪费了时间和资源,追逐一个边际效应微小的问题。正如迈凯伦车队负责人安德里亚·斯特拉所指出的那样:“大家对我们的后翼如此关注其实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对手没有专注于自身……他们正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追逐一个我认为的‘烟雾弹’。”
“我不希望我的团队成员去比赛时心想,‘哦,他们赢了,是因为他们有那个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对心态是一种破坏。”——安德里亚·斯特拉
如果迈凯伦想继续搅局,它本可以稍微推迟宣布对后翼进行修改的决定,这会进一步激发对手们的情绪,并让他们可能浪费时间研究自己对该装置的不同诠释。
然而,这样做的风险在于,围绕后翼的讨论可能会超出一切,成为不仅干扰对手,也会干扰迈凯伦自己的因素——尤其是如果引发更多国际汽联的讨论,甚至面临抗议的风险。
尽管斯特拉希望国际汽联仔细审查车队在其他赛车上发现的一些后翼“花招”,但他也清楚,如果车队想要成功,就不能总是认为自己被击败仅仅是因为对手在采用不公平的手段。
“我不希望迈凯伦的团队成员去比赛时心里想着,‘哦,他们赢了,是因为他们有某种解决方案’,”他说。“这种思维方式只会破坏心态。当你去比赛时,应该专注于自己。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去关注对手,不研究他们的车队配置,不去询问国际汽联‘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个?’这属于技术尽职调查。这是我们在迈凯伦进行的艰苦竞争的一部分。
“但完成这些之后,我们就会专注于自身,每个人都带着尽可能发挥自身潜力的目标去比赛,而不是制造和渲染这些故事,因为这些故事只会分散团队的注意力,他们会想,‘哦,迈凯伦,他们快是因为他们有那个东西’。”
目前这一代地面效应赛车极为复杂,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拥有一个可以稍微扩大缝隙的聪明技巧。虽然这确实有帮助,但并非万能药。新加坡大奖赛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在这个周末,关于翼片缝隙的问题并没有成为决定因素,迈凯伦仍然轻松夺得杆位,并在比赛中表现出色。
现在的F1成功之道更多地依赖于拥有一个出色的底板设计,该设计能够完美地利用车底的涡流。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各车队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差异仅仅在毫米之间,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异决定了气流的表现——再加上(合法的)可弯曲前翼带来的平衡优势。
而这项挑战不容小觑,因为如果你的前翼与底板之间的空气流动交互与其他部分不协调——正如今年法拉利、红牛、梅赛德斯和阿斯顿·马丁等多支车队所发现的那样——那么赛车的表现就会失衡,性能也随之下滑。
迈凯伦的真正优势在于,它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通过数千个设计决策,打造了MCL38的底部,只有沃金总部的内部人员知道它的具体外观和作用。其他一切,不过是“烟雾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