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给人的感觉就是,崇祯很努力想做好,但每次刚做好开头,中间立马变卦。杀魏忠贤没收资产没问题,结果杀了之后不知道捧一个新·魏忠贤牵制朝堂也就算了,关键连魏忠贤那些贪污的资产都一点没没收成功。用袁崇焕没问题,但却束手束脚,该放权的地方装模作样,不该放权的地方同样装模作样,结果袁说了关内防守空虚自己这儿没问题,但其他地方问题太多,崇祯无视了。联合蒙古不是袁第一次提(他之前就有人-王之臣,他之后也有人-卢象升),结果这也是袁死的理由之一。
孙传庭打的很好,结果因为别人说了几句坏话立马问罪下牢。孙传庭战败以后,明朝基本丧失了和李自成的分庭抗礼的能力,对大臣和军队来说,投靠李自成绝对是个好的选项,对当时的他们来说,不在乎就是换个老板,继续保持荣华富贵。崇祯的态度其实一直都是首鼠两端,想用又不敢用,用一半就怀疑对方不好用。典型例子就是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尤其是袁和卢,敌人还没走呢,先把主帅先处置了。
松锦决战之后,秦兵败以后基本上明朝已经基本上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当时北京以南的地方有一大堆的民变之类的,明朝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基层的控制。李自成攻克潼关后,崇祯能指挥的军队都在与农民军以及满清作战中损失殆尽,能打仗的将领里孙承宗、袁崇焕、卢象升、赵率教、满桂和孙传庭全部战死或被崇祯斩首,洪承畴、祖大寿和吴三桂投降清朝,崇祯此时一无兵二无将三无军饷粮饷,光杆司令一个,崇祯真正意义上山穷水尽了。
崇祯朝任职最长的首辅温体仁,之所以在众正盈朝的时候直取钱谦益,就是因为他让崇祯相信支持钱谦益的都是钱谦益一党(尽管有些人可能是因为钱的学识或者人品支持他的),后面温体仁能做满首辅五年,也是因为他但凡遇到挑战者,就给人家扣一个结党的帽子。
而温体仁之所以下台,也不是因为他工作上出了什么纰漏,而是他指使一个低级官员构陷钱谦益,被太监曹化淳查出来了,让崇祯认为“体仁有党”。崇祯顶多搞垮了北京的势力(还不完全),南京大部分执政官员县衙知县基本全是东林党的一份子。更何况东林里面可不只有文臣,武将也是一大堆。
崇祯的疑心太重,杀这个杀那个,到最后无将可用,再加上内部贪腐,小冰河期导致的粮食减产,各种天灾,可以说,本来有破局的希望,结果被他硬生生给拖没了。现代网友总是选择拯救崇祯,总是选择穿崇祯,是因为只有崇祯在末代皇帝中破局算是最简单的了。崇祯到亡国前一刻,还是想杀谁杀谁。如果他重用袁崇焕,除掉奸臣,死守北京城,大不了自己逃出去到南方重建,利用李自成当缓冲都可以破局,少说也可以再活几年,崇祯就是能力不够。
明朝立国两百多年了,限制封建王朝寿命的土地兼并问题已经不可调和了。崇祯跑不跑,跑到哪里去已经没有意义了。就算崇祯真的跑了出来,南方已经成熟了几十上百年的大地主也根本不会把崇祯放在眼里,毕竟手里有地就有农民,有农民就是自己独立的势力,完全不需要依附于所谓的“皇帝”。只能说作为一个封建王朝,明朝两百多年确实是该结束了。
明朝需要的是一个大胆的皇帝,一个敢于掀翻明朝的皇帝,因为朝廷已经烂到根了。
朱元璋分封王爷的决策就是导致明朝分崩的根本原因!他没想到到后期那些王爷发展到千千万万!把持了国家所有好的资源!把国家给吃垮了!
崇祯的勤政是因为满清政治需要,因为满清得到江山是隔了一个李自成,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口号,就得包装一下崇祯皇帝的形象!
努力,但没有能力
崇祯唯一做对的事情,就是凌迟袁崇焕
小编分不清无能和混用的区别,
不是一个合格皇帝,没有雄才大略
朱由检越努力,明朝死得越快。木匠不死得那么快,或许明朝还可以多活几年。天意如此吧
明朝末年…皇帝已经没有多少实权了,皇帝日子过的也是心惊胆战的,疑神疑鬼的也正常。
你看到他努力的?你相信一个官16代能努力?官二代都不行。
大明皇帝虽然能力有高低,但是把古今中外所有的皇帝拿来排名,前16名大明全部包揽。
明朝后期是由封建社会转型资产社会,资产阶级代表东林党是最大的势力,保皇派魏忠贤也仅能维持皇权的苟延残喘,崇祯没了魏忠贤的帮助,那就是完全的被社会抛弃。崇祯的罪过是跟虚君的时代潮流对抗,输光了还宁死不南迁,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动荡。如果能南迁到资产阶级大本营,皇权虽正式落幕,但明朝也就正式完成资本社会的进阶。
他能力真的差啊,知道有些人能用 作用巨大,但没好好用,全被他推出去寡不敌众送人头了
崇祯做的判断几乎都是错误的
[静静吃瓜]因为他把钱都拿去养小白脸袁崇焕了,那些公公们不乐意了
崇祯并不昏庸,但是,他不是被培养的继承人,他的学识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