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钓获百斤大鲤鱼,这么大的鱼生活在哪里?究竟能长多大?

揽一身可爱 2023-01-04 09:30:02

我国有长江与黄河两大超长淡水河,由于水量大、流程长,水体流经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多样,这为河流中孕育丰富的生物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拿鱼类来说,在长江与黄河的水体中,我们常说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分布也非常广泛,数量在所有的鱼类资源中也属于排名靠前的存在。

在我国的母亲河-黄河中,除了“四大家鱼”之外,黄河大鲤鱼这种鱼也在历史上声名远播。很多渔民和钓友纷纷以能够捕获到大个头的黄河大鲤鱼为荣。这不,近日,有新闻报道说有一钓友,在黄河的河南段成功钓到了一条长达1.2米、体重超过100斤的黄河大鲤鱼来。最后,以每斤超过200元的价格进行了销售,好不让人羡慕。

其实,黄河大鲤鱼并非在黄河的每个河段都有,而是仅仅在很小的一段区域才能支撑它们的存在。黄河干流全才5000多公里,其中在河南境内穿越的有差不多700公里左右,这一段又被人们称为黄河的“豆腐腰”。

这段黄河的特点是水深较浅、河床较宽,因此河流的流速下降,从上游而来的黄河水中所含有的大量泥沙,从这里开始便明显地出现沉积,最终导致黄河河道逐渐抬升,演变成了黄河下游河道“天上悬河”的称谓。

与此同时,随着汹涌河水奔流而下的,还有河水和泥沙中溶解或夹杂着的大量矿物质、营养盐类以及水草等物质,这些物质为水生动物特别是鱼类的生长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补给,特别是黄河的河南段,这里不但水流平缓,河道开阔,泥沙容易沉积,而且纬度相对较低,气温和光照条件更为优异,降雨等补给也相对较多,因此这段河道更加适合黄河大鲤鱼的生长。

如果从广义来看,在黄河流域的宁夏、山西、山东等省份,干流中都产鲤鱼,但是无论是个头,还是体重,还是名气,都比不上黄河的河南段,这里的黄河大鲤鱼,与松花江鲑鱼、兴凯湖鱼和淞江鲈鱼并称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称号。

决定一个生物个体成年后个头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就是自身基因,受遗传因素的作用,后代个体的体型或许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一般都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改变,也就是说一株小草不可能生长成参天大树,这是生物的基因所决定的。

不过,除了基因因素以外,生物个体在后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也能推动其体型在一定限度内的增长,这里所说的适宜生存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水分、营养元素、食物来源等等。拿鱼类来说,水温更适宜、光照更充分、水中溶解氧更多、水深更大、微生物等各种食物来源越丰富,这样的环境更能孕育出体型更大的鱼来。

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黄河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工程建成以后,形成了一个正常水位在275米、常年水深都在100米以上、总库容约126亿立方米的一个超级“人工大湖”,这个水利工程的修建,既可以有效调节黄河干流的水流量,同时也为下游的抗洪和抗旱提供了巨大的缓冲,更为一些珍稀鱼类的生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休养之所。

在小浪底水库中,经过科学家们的勘测和估算,差不多生存着70多种鱼类资源,其中很多都要比黄河的其他区域体型要大,虽然比不上那些体型更大的鳇鱼、鲟鱼,但是上百斤以上的常规大型淡水鱼还是经常被发现的,一些钓友也偶尔会钓上来100多斤的大鲤鱼来。

从目前来看,我们不能否认黄河小浪底水库或者其他水库中,有体型更大的鱼类存在,毕竟在纯野生状态和生存环境非常适宜的条件下,一些淡水鱼长到几百斤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只不过,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目前黄河干流的鱼类数量特别是大鱼数量还是变得很少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疯狂捕捞,现在黄河流域一些开放的钓区,能够钓上来的鱼个头普遍较小,而且在人类随意放生的影响下,黄河流域的鲤鱼等鱼类资源品种也越来越不纯,黄河大鲤鱼资源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要想从根本上恢复原来的水平,既需要我们加大保护的力度,同时更需要时间去休养生息。

0 阅读:10

揽一身可爱

简介: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