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在波动中实现稳步恢复,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
1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2023年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其中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
当全球制造业面临诸多挑战之际,“Made in China”却凭实力向全球市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3年,我国工业经济在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恢复后,呈现出回升向好态势。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更凸显了我国政府在稳定工业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政策效应。而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所提出的稳、新、强、融、优五个特点,更是对这一态势的深入解读和精准概括。
“稳”字当头看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较2022年提升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27%;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一个个鲜活跳跃的数字背后,是“稳”字当头让政策落实的掷地有声。无论是各类政策围绕着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的展开,还是稳就业、促消费,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成果的不断显现,这些都让经济发展的根基不断夯实坐稳。
以“新”为擎添动能。
当“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们看到,27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在布局,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加快建设,新材料、机器人等一批新兴行业正快速成长,“工业母”“关键软件”一个个新词汇频繁涌现。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更为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强”基础进一步夯实。
2023年,我国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在一些高技术产业领域,如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表现尤为突出。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背后,是我国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加大智能制造推广力度;电子、软件等行业强势发展背后,是我国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补短板和强基础的显著成果和强劲韧性。
高度“融合”建立新增长点。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壮大的步伐中,2023年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互联网行业稳步恢复。数实融合全面深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工业经济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产业层面。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兴起,将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更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更“优”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深入落实民营经济31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产融衔接、提升服务质量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个个瞩目的成就,体现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也为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4年工业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但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等优势,特别是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后,汇聚起各方支持工业发展的强大动能,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肖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