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景泰元年的一个寒冷早晨,村里张家大宅门前排起了长长的哭声。
家主张老爷昨日不幸离世,享年65岁。
按照当时的风俗,张家长子张大郎即将为父亲摔碗告别。
“父亲走得太突然,张家这一根大梁倒了,我这长子未免担子太重。”
张大郎面色凝重,心中默念。
他知道摔碗的意义,一旦承诺,就要成为张家的中流砥柱,承担起养家糊口和守护家庭的重任。
殡葬队伍缓缓启程,张大郎跟在灵车后面,手持一只黑色砸盆。
砸盆里装满了张老爷生前最爱吃的糕点和纸钱。
马车一转弯,张大郎猛地将砸盆摔向地面,砸盆“砰”的一声碎成片片。
“父亲,您放心去吧。儿子一定会好好照顾家人,传承您的事业,从今以后,我就是张家的栋梁了。”
大郎默默说道,眼泪划过脸颊,其他家人也都流下了眼泪。
张老爷终其一生勤俭持家,生前立下遗嘱,大郎继承家业,二郎读书,女儿嫁人。
虽不能完全照顾每个人,却也尽力而为。
张大郎知道父亲对家庭没有遗憾,也相信自己能够有担当地履行长子的责任与承诺。
殡葬队伍又启程上路,缓缓驶向墓地。
张家众人用悲伤而自豪的心,送行他们敬爱的长辈。
长子的“摔盆”仪式,成就了一个家族传承的重要一环。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死、葬礼习俗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
许多传统习俗渐渐地被时代的浪潮所冲刷,仿佛一张张年代久远的照片,逐渐褪去了岁月的痕迹。
摔盆这一代代相传的丧葬仪式,也在这个时代渐行渐远,似乎已经成为了仅存于记忆中的故事。
“摔盆”仪式在中国古代,“摔盆”是葬礼中的一项重要仪式,它富含着浓浓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根据史书记载,“摔盆”起源于东汉时期,当时称为“破瓦”,是长子或嗣子在出殡前为先人摔碎一个瓦盆的仪式。
到了唐宋时期,随着瓷器的发展,“破瓦”演变成为“摔瓷”。
摔掉的不再是简陋的瓷碗,而是精心制作的青花瓷器。
“摔盆”的意义,是长子对先人的一种承诺与告别。
摔盆时要面向先人灵前,以显示对先人的尊重;同时碎片代表打破生前的所有羁绊,让先人的灵魂可藉此离去。
这一仪式预示着长子将承担起家族后事,传承香火。
“长子摔盆,责任重于泰山。”
长子摔碎盆中烧钱纸的那一刻,不仅是一次肉眼可见的举动,更是一次内心深处的誓约。
关于“摔盆”,还有一个著名传说范蠡,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
作为智者,深知权谋之险,他在越国的政治场上曾为越王勾践出谋划策,帮助越国成功复国。
然而,政治的尔虞我诈让他深感疲惫,他选择了远离尘嚣,隐居深山,
据《吕氏春秋》所载,范蠡隐居后从事过陶瓷生意。
他勤勉经营,逐渐成为富商,但范蠡不只是商人,还热衷收徒传艺。
年老之时,范蠡想选一个徒弟来传承事业。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测试,范蠡拿出自己最喜爱的一件陶瓷,
对众徒弟说,愿意为他殡葬的人,就可以得到这件瓷器和他的家业。
众徒弟面面相觑,都想得到这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就在僵持之时,一个徒弟勇敢地站了出来。
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一股坚定的神采,他凝视着手中的陶器说:“老师心爱的东西,我们怎能夺取?送终这件事,我们都可以做到。”
说罢,他就抢过陶瓷,狠狠摔在地上。
瓷器粉身碎骨的刹那,范蠡看清了这徒弟的心。
他欣然将家业传给了这个孝顺忠诚的后生,也将“摔盆”仪式发扬光大。
范蠡通过这个考验,选择了一个有担当、有气节的继承人。
他浓墨重彩地演绎了“摔盆”的内涵:不只是破碎一件器物,而是誓言传承、岁月绵长。
写在文末古人治丧有“摔盆”之仪,意在表彰孝道,增强氏族伦理。
当中有许多讲究,如男死由左手摔碗,女死由右手,又要摔得越碎越好,寓意“碎”与“岁”谐音。
但这些仪式皆含寓哀思亲人之情,与今人持悲观态度颇不相同。
“摔盆”象征承诺,而承诺构成信用;“碎者成岁”,寓意天长地久。
“摔盆”习俗,或许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抹淡淡风景。
然而,它永远是中华文明中一颗永不熄灭的心灯,照亮着中华儿女传承家族情感与责任担当的道路。
我们不应一叶障目,只见古仪表相古怪。
正如苏东坡在《养新论》中所云:“古之存真好善,今之存诬谤,异也。”
中国民间对“摔盆”的理解,固然源自迷信,但其中蕴含的文化智慧,也值得现代人加以省思。
传统无需盲从,但亦不应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