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酒与佳人,是刘邦一辈子最大的两项爱好,即使已经贵为“一言一行都要为天下做表率”的大汉天子,刘邦依然戒不掉。
有一天,正值汉廷的休沐日(星期天),刘邦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喝上两盅,再和几位爱姬美妾厮混一番,岂不妙哉?
于是,他招来一众人等在未央宫内,直接开起了“私人舞会”……
正当老刘喝得尽兴、玩得开心之际,有一个人却突然闯进了未央宫。
这个人本来是来汇报工作的,可是,看到刘老板的放浪形骸,他选择“非礼勿视”、掉头就走。
要是其他人看见自己在未央宫内玩乐,也就罢了,可这个人刘邦不敢怠慢。
酒都被“吓醒了”一半的老刘,顾不得整理衣衫,立即追了上去,一把抱着那个人的脖颈,然后,一脸谄笑地问道:“你说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啊?”
毫无疑问,刘邦这是以退为进,想要借此堵住这位大臣的嘴。
毕竟,在99.99%的情况下,臣子面对君主提出的这样的“灵魂拷问”,都会以“赞美”作为回应——这样一来,今天的事就“翻篇了”。
可是,撞破了刘邦囧态的这位大臣却是那“万中无一”,他直接翻着白眼对刘邦说:“我看你像桀纣!”
真是岂有此理!
今天是休息日,老子还不能放松一下了?难道我老刘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了?
青史君相信,当听到那位臣子的回答时,刘邦的内心肯定是这样的反应。
要是搁在一般人,喜欢“慢而辱人”的刘邦肯定是要破口大骂,甚至会尿到他的帽子里······
但是,面对这个人,刘邦却“不敢”,他只好陪着笑脸,目送此人离去。
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於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
毫无疑问:一个敢当面“斥责”君主的臣子,绝非泛泛之辈。
今天,青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位敢当面怒斥刘邦的猛人,西汉立国后的第一任御史大夫(中纪委书记)周昌。
贰
周昌,秦末汉初之际沛县人。
他最早的社会身份与大老板刘邦一样,都是“秦吏”——刘邦任泗水亭长,周昌为泗水卒史(办事员)。有这样的背景身份加持,周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最早跟随刘邦“闹革命”那一批人。
在秦朝灭亡之后,刘邦“鸟枪换炮”——由自立的沛公,变成了敕封的汉王——作为“核心成员”,周昌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由最开始的掌旗官,最终获封汾阴侯,并取得了与丞相、太尉齐名的御史大夫一职。
当时,汉廷的丞相是萧何;此时的汉廷还没有太尉一职,但一直掌控“汉王集团”兵力指挥权的不是“兵仙”韩信,就是刘邦自己——与这样的人物并驾齐驱,可见周昌的能力非凡。
在《史记》中,司马迁开门见山的描述周昌的性格是:为人彊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
周昌这个人不仅能力强,而且性格“硬”。不管是谁,只要是做的不对,周昌都敢直言不讳地指出来。
在刘邦阵营里,即使是萧何、曹参这样的“大佬”,见了周昌都心里发怵、害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对,会招来这位仁兄一顿臭骂。
叁
最能体现周昌“性格与操守”的,有这么几件事:
当初,刘邦想要废黜性格仁厚的嫡长子刘盈,而改立“类己(像自己)”赵王刘如意。
对于刘邦的“胡作非为”,朝中大佬(沛县故旧)基本持反对意见,可是,刘邦根本不听。
这时候,性格一向强硬又坚守原则的周昌,跑去和刘邦“打擂台”。
君臣二人吵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而这个周昌呢,本来就有点结巴,一生气更说不出话来。
被刘邦逼急了,周昌结结巴巴地憋出这么一段话来:我···我 ···我虽然说不出话来,但···但是,我···我···我 ···知道陛下这么做,是···是···不对的;陛下你····你 ···想要废除太子,臣····臣····就是···不听····听这个诏令。
本来还一肚子气的刘邦,被周昌这么一闹,给逗笑了。
最终,废黜刘盈一事暂告一段落。
在刘邦与周昌争吵之际,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的吕后亲眼见证了整个过程。事后,一向高傲的吕后竟跪了下来,对周昌表示感谢:“今天要是没有您,我和太子就完了!”
吕后侧耳于东厢听,既罢,见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你以为周昌从此就成为了吕后的人?
错了,周昌谁的人也不是!
在刘盈彻底坐稳储君之位后,刘邦又不得不为自己之前的孟浪行为擦屁股——他知道自己死后,吕雉必然要清算赵王刘如意。
如何保全这个自己最爱的儿子得以活命,一时之间成为了刘邦最为忧虑的问题。
这时候,有人就向刘邦建议:周昌为人坚忍质直,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只要有周昌辅佐,赵王定然可以安然无恙。
于是,刘邦对着周昌一番殷殷嘱托,然后任命其为赵国丞相(刘如意的封国)。
果然,吕后摄政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刘如意母子晦气。
当时,吕后连续发布了三次诏令,想把赵王刘如意召唤长安(方便下手);早就见惯了权力斗争的黑暗面的周昌,一眼就看出了吕后的真实意图;他硬刚汉使,以身体不适为由,一直保护着刘如意周全。
只要周昌辅佐刘如意一天,即便是吕后也不能动其分毫。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没有办法的吕后,最终只能先撤去了周昌的赵国丞相之职,并将其召回长安。随即,没人护佑的刘如意被吕后召回长安,并最终被鸩杀!
当初,周昌被吕后召回之际,气不过的吕后曾经对着其一顿谩骂:你明明知道我和戚姬母子之间的恩怨,为什么还要护着赵王呢?
周昌不说话!
但是,青史君认为:周昌这次却不是因为结巴,而“口不能言”,他之所以不说话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周昌知道以吕后的性格,刘如意母子的悲剧收场,其实是必然结局,但是他依然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坚守自己对刘邦的承诺!
在刘如意母子被吕后戕害而死之后,周昌就称病不朝了。
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面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大势”,这也许是这个正直的人,唯一能做的“抵抗”。
青史君说: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它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中纪委书记”。这个职位可谓位高权重;但是,相较于丞相和太尉,它却是最难做到官!
因为,它是一个得罪人的活。
如何做好这个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与说法。
但是,青史君觉得:一个能够坚守本心,不搞团团伙伙,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敢当面斥责“好酒及色”的刘邦是“桀纣”;为了保护弱小,敢和吕后扳手腕的人,做得肯定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