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农商银行积极推广“整村授信”,科学引导“整村用信”——
小“卡”旺农家寨庄村被运城农商银行评为“AAA信用村”,全村贷款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升到1000万元。
艾欣
“整村授信”之后,如何科学引导“整村用信”,从而整村激活“授信卡”,助力整村全面振兴?
运城农商银行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明显的成效。目前,全辖授信农户用信率大幅提升,正由“整村授信”大步迈向“整村用信”。
笔者近日走进盐湖区北相镇的部分“整村授信”村一探究竟。
回访教用
吴兴江:“年纯收入可增长5倍”
55岁的吴兴江怎么也没有想到,人到中年,还能和运城农商银行“攀亲”。
吴兴江年轻时在镇供销社工作,体面又风光,后来随着供销社业务的减少,无奈回村了。没有了工资性收入,吴兴江只好从家里10亩地里“刨食”。种地微薄的收入,仅够一家人日常花销。到来年春耕备耕时,他手头总是缺钱。可农时不等人,买种子、买化肥、浇地都需要钱,怎么办?
向亲戚朋友借?刚开始,吴兴江抹不开脸面。思来想去,他决定从信用社(农商银行)贷款。
跑前跑后,贷款办下来了。吴兴江开始种棉花,铆足劲地干。可年底一算账发现,收入是高了一些,但贷款利息也高,收支相抵,还是没落下多少钱。
第一次用信用社贷款,结果不理想,吴兴江不敢再用了。他只好硬着头皮向亲戚借钱,“起码不要利息”。
就这样,吴兴江慢慢“滚动发展”。现在,他家里种有4亩梨树、6亩粮食作物,去年毛收入十来万元,净落三四万元。
近年来,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土地承包金越来越低。吴兴江一口气承包了10亩地,总共拥有20亩地。
地多了,投入也大。吴兴江不好意思再向亲戚借钱。正当他一筹莫展时,改制后的运城农商银行信贷员入户回访。
这一次利息高不高?敢不敢用?上一次的贷款经历,给吴兴江心里留下了阴影。
包村客户经理王晶,前前后后跑他家5次,讲金融知识,讲优惠政策,讲贷款流程,一点点打消吴兴江的顾虑。
“以前贷款后,用不用都要掏利息。现在用一天算一天利息,用多少算多少利息。”这句话打动了吴兴江。
5月6日,吴兴江把“沉睡”的授信卡拿出来,买了20多袋化肥。
“这次授信3万元。在手机上点一点,钱就到账了。”吴兴江说,“买化肥,直接扫商户的二维码付款就行,方便得很。”
3万元授信用了两个月,第一次付了390元利息,第二次付了360元利息。用一次付一次利息,吴兴江觉得很实惠。他开始琢磨怎么用好这个“小银行”,把孩子的婚事尽早办了。
有一次,王晶入户回访时说,如果寨庄村评上“信用村”,不仅每户授信额度最高可提到20万元,而且利率还能大幅降低。按吴兴江家情况,授信额度可增至10万元。
5月份,寨庄村评上了“AAA信用村”,贷款年利率从之前的11.35%大幅下降为6.35%。
闻此喜讯,吴兴江决定用好授信、大干一场。他打算再承包60亩地,发展规模种植。
吴兴江账已算清:4亩梨树年纯收入2万元左右,5亩蔬菜大棚年纯收入3万元左右,71亩粮食作物年纯收入14万元左右。总共80亩地,一年纯收入近20万元,比之前增长约5倍。
用信—种地—赚钱,“这就是钱生钱!”吴兴江对农商银行授信卡这个“小银行”很满意。
夜校促用
原杰:“用”出一个运输车队
如果说,客户回访是点对点地教农户科学用信,那么,“金融夜校”则是点对面地促农户科学用信。
相西村村民原杰的决策,就得益于运城农商银行办到村里的“金融夜校”。
原杰和父母、两个弟弟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全家14口人,是村里人口最多的家庭,也是全镇的文明家庭。
走进原杰家的院子,迎面照壁上张贴着原杰弟弟的巨幅结婚照,客厅里“最美妯娌”的荣誉牌端正地摆在显眼位置,金光灿灿。
近几个月来,原杰的运输生意越来越好。而这,离不开运城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
之前,原杰和妻子在外面打饼子,收入不太理想。去年回来后,他们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待在家里。
平日,原杰父母教育他们兄弟,靠自我积累发展,不要随便借钱,更不要贷款,万一赔了会拖累家人。
今年以来,运城农商银行北相支行在村里办“金融夜校”,原杰觉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过去听听。
虽然从没和农商银行打过交道,对金融政策知识没概念,对贷款之类的业务不了解,但听了两三次“金融夜校”讲课后,原杰渐渐地改变了原有的想法。
第一次上“金融夜校”,原杰随大流,办了张授信卡,但一直放在那,“不敢用,不会用,用了不知道怎么还”。
第二次上“金融夜校”,原杰慢慢知道授信卡的功能,不仅能贷款,还能存款、消费、转账。
第三次上“金融夜校”,原杰彻底弄明白了授信卡的好处:“谁都会有急用钱的时候,授信卡就像身边的‘小银行’,用钱方便。”
今年村里一些年轻人没外出打工,大家都在寻思着干点什么。和朋友一商量,原杰打算买车跑货运。
自己拿一部分,再加上5万元授信贷款,凑齐16.7万元,原杰把一辆中型卡车开回家。
上网一点,业务不愁。打开手机“运满满”App,上面有货主、货源、价格等信息,自己输入出发地、到货地,选择中意的货单,签订电子合同后直接到现场拉货。原杰一边演示,一边解说:“装货卸货咱不管,只管拉货,现款结账,干练!”
现在,原杰牵头成立了运输车队,有村里5辆车、外村7辆车,主要跑周边地区厂家的运输。他主要负责联系找活、派活,让大家每天都有活干。
车队运行了4个月,一切顺利。每个司机只管运费、过路费、油费,一天最少能纯挣500元。一个队员专门在河津跑运输,辛苦些、节俭些,一个月能挣3万元。
如今,原杰喜欢和农商银行打交道了,他打算再贷款买一辆车跑运输。
在授信卡的支持下,原杰由一个人变成一个团队,由一辆车发展成一个车队,日子越过越红火。
“没有农商银行的夜校讲解,我根本不懂这些,也不会有授信卡这个‘小银行’,更不会有现在的生活。”原杰打心底里感谢“金融夜校”。
据了解,运城农商银行的“金融夜校”还会不定期地进行行业风险提示、产业趋势分析、市场信息分享,全方位帮助村民们发家致富。
“联盟”带用
原博博:“一年能挣30多万元”
寨庄村35岁的原博博在河北省邯郸市一所学校的食堂承包了一个窗口,打饼子、卖饼子,已经干了十多年。
别看一个小小的饼子窗口,算上租金、押金和设备、原材料各项支出,最少也要六七万元的启动资金。当年因为没和信用社打交道,原博博的启动资金都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的。
今年春节假期期间,运城农商银行进村入户宣传。原博博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办了张授信卡,但觉得利率稍高,心想万不得已时再用。
5月份村里评上“信用村”,利率降了近一半,每户的贷款最高额度也提升到20万元。听到这个消息后,原博博立即从外地赶回来办理提升额度手续。他计划使用授信资金再承包两个窗口,按一个窗口一年利润10万元算,一年就能挣30万元。
“这得益于每家每户形成的‘信用联盟’,才评上‘信用村’,才有这么好的优惠政策。”原博博说。
以前人们不管是种地还是打工,资金需求量小,加之贷款办理不方便、利息高,村里“办贷用信”的人并不多,只有十来户。村民们对运城农商银行推广的“整村授信”工作并不积极。
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岳宝珠,结合在盐湖区党校培训的感悟,发现了评上“信用村”的诸多好处。
首先,对村民打工做生意特别有用。评上“AAA信用村”后,每户贷款最高额度可从5万元提升到20万元,年贷款利率可由原来的11.35%大幅下降为6.35%,为村民扩大生意提供了便捷的资金支持。
其次,对调整全村产业结构特别有用。全村贷款最高额度可从100万元提升到1000万元,为村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村里评上信用村。岳宝珠多次给失信村民做工作、讲政策,督促他们尽快还款,还自己垫付20万元帮忙还款。
6月25日,寨庄村“AAA信用村”正式挂牌,掀开了寨庄村发展新篇章。
目前,寨庄村已有30余户村民主动办理了授信卡,占有效农户的70%;90%以上的授信户都开始使用授信卡。
由“信用联盟”形成的“信用村”,让授信卡成为农户身边的“小银行”,沉睡的授信卡真正被激活了。
有了这个“小银行”,种植大户出现了。之前,受资金限制,村里的种粮大户最多承包30亩地。评上“信用村”后,承包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多了,承包100亩以上的已有两户。规模种植的效益进一步显现。
有了这个“小银行”,克伦生葡萄基地开始续建了。之前村里引进克伦生葡萄品种,规划建设50亩葡萄基地。因为贷不下款,村民们四处借钱,才搭起了30亩葡萄棚。现在,村里计划利用授信资金,把剩余的葡萄棚全部建成。
有了这个“小银行”,村里的传统产业壮大了,种粮食的、打饼子的都扩大了规模;新产业崛起了,运输车队蓬勃发展。
“‘信用村’一挂牌,大量授信资金被激活,新老产业被激活,村里至少可增收三四百万元。”岳宝珠说。
对“信用村”来说,一户讲信用不是信用,十户百户也不是,必须全村人抱团讲信用,结成“信用联盟”。
“这就倒逼村民们讲信用。有一户不讲信用,不仅银行不答应,村委会也不答应,村民们更不会答应。”岳宝珠说。
村里建立了“信用群”,到每月21日的结息日,村干部就会在群里发信息,提醒村民按时还款付息,教育引导村民们增强信用意识、传递信用理念。
一个村就是一个“信用联盟”。“共同讲信用,共同来致富!”这是村民们的共同心声。
来源:2021年7月22日《运城日报》第五版
编辑:董应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