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黄巢是怎样的人,黄巢起义又是如何一步步壮大起来的?

安布出游 2021-09-27 10:35:36

黄巢家原本就是盐贩子,搞武装走私的,算是有一支武装力量。

黄巢有文武才,射箭骑马娴熟又粗通文墨,文化水平、武力值都不错,所以在当地有一定威信,有一帮小弟。

在几次科举考试失利后,黄巢对大唐深感失望:不考了!我花开后百花杀!老子以后要自己开科取士!

当王仙芝的起义军活动到附近时,黄巢等兄弟七人,聚集数千人,开始造反。

随即,黄巢的队伍如滚雪球一般壮大起来。

滚雪球:黄巢军队的规模

1、早期:抢占舆论高地,兵力一度扩到数万,但迅速遭遇瓶颈。

当时造反的队伍不少,多者数千,少者数百,能成气候的不多。

黄巢到底有一些文化,擅长造势。在造反前,“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的流言就传开了,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向,抢占了舆论优势。

因此,“数月之间,众至数万”,兵马多了起来。

然而,大唐、藩镇在山东、河南一带的力量都比较强,黄巢虽然横行山东,攻略州县,但发展很快遇到了瓶颈,遭到了一些挫折。

后来,王仙芝想要接受朝廷招安时,黄巢怒骂:你自己去做官了,这五千多兄弟怎么办?

也就是说,在王仙芝想要接受招安时,王仙芝、黄巢的兵马加一起不过5000多人。

黄巢与王仙芝分手后,转战河南、山东,但实力薄弱,屡屡受挫,甚至一度也想要请求招安,只是因不愿解散部队而拒绝诏令。

2、中期:雪球开始滚动,向南方发展,兵力膨胀到数十万。

黄巢认识到:中原地区大唐、藩镇实力雄厚,攻城不容易,在乡下获取足够军需也不容易,发展机会不大,江淮地区物资丰富,又是唐军实力薄弱,因此,决心南下。

果然,南下后,起义军的规模迅速膨胀起来。

黄巢、尚让“大掠淮南”时,由于王仙芝余部加入及沿途农民加入,已经“驱民十万”。

渡过长江后,一路南下,直至攻取南方重镇广州,兵力发展到数十万人。

3、鼎盛期:膨胀到不可阻挡。

黄巢原本是想以广州为基地发展,但北方人不适应广州水土,士卒患瘴疫死者十之三四,遂决心重返北方。

重返的过程,一波三折。

在荆门,起义军遭到重创,只是因唐军将领“玩寇自保”才得到喘息之机。

旋即,起义军沿长江东进,攻到杭州附近时,“众至二十万”。

随后,在浙江、江西一带周转发展后,起义军渡过淮河,直取洛阳。

攻取洛阳后,起义军规模发展到六十万人!

此后,由于藩镇坐视,潼关唐军“以二千余人拒六十万众”,无法阻挡,起义军直取潼关,进入长安,进入鼎盛阶段。

这个阶段,直属于黄巢的军队有六十万之众。此外,王重荣、诸葛爽等藩镇也名义上投降了黄巢,黄巢的名义兵力可能接近80万!

4、迅速崩盘。

进入长安后,黄巢称帝,没有大举追击,只是给各地官员下达敕书,企图凭一纸空文“传檄而定”。

可是,气象变了!

节度使们的追求是保持割据,此前,他们的主要对手是大唐朝廷,因此,他们乐见起义军消耗大唐,不积极进攻。

如今,大唐已经被摧残得差不多了,他们的主要对手也就变成了黄巢。

因此,各地节度使纷纷支持大唐,包围黄巢军。

关中之地早已粮食紧张,本来还需要依赖江淮漕运才能供养皇室,如今哪里养得了几十万大军呢?

因此,起义军钱赋紧张,难以为继,而对手迅速联合了起来,形势不利。

朱温等人背叛黄巢,黄巢起义军逐渐瓦解。

黄巢起义军在关中立不住,撤离到河南时,“众犹十五万”。

但是,犹豫各地藩镇都已为联合助唐,他们将附近得民户、粮食迁入坚城,黄巢“野无所掠”,粮食紧张。

当黄巢围攻陈州时,由于没有粮食,他们居然捕捉百姓为食!

这哪还有不灭亡的道理呢?

旋即,黄巢连战连败,众叛亲离,兵败身死。

黄巢去世后,其弟黄浩率7000余部坚持作战,这大约是黄巢起义军最后剩下的力量了。

地盘:转战地区大,地盘始终很小

如前所说,南到广东、福建,北到山西,东到山东、浙江,西到陕西,包括中间的湖南、湖北等地,黄巢起义军算是打了一个遍。

转战大半个中国,沿途摧毁了大唐的统治,但一路都是旋得旋弃,不作经营,只是流动作战。

黄巢鼎盛时期,以长安为中心,待了较长时间,但实际控制的地盘非常狭小。

当时,黄巢起义军直接控制的地盘,西不到周至,北只到同州(今大荔),东到华州,南至蓝田。

此外,河中王重荣、河阳诸葛爽等都曾投降黄巢,但仅仅只是名义上归顺,其反复无常,很快就重投了大唐。

黄巢不固守一地,流动作战,使起义军规模如滚雪球一般壮大起来,但也由于没有稳固根据地,旋得旋弃,始终只是无根之树,最后崩盘时无依无靠,竟沦落为“食人族”,令人发指!

黄巢其人:“横行天下”之人,非安定天下之人

黄巢起兵时,与王仙芝等人相约“横行天下”。

“横行天下”,正是黄巢的志向。

他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打出均田的旗号,可见他洞悉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他攻入长安时,豪言“黄王起兵,本为百姓”。

然而,自始至终,他并没有真正执行“均田”政策,所谓均田,只是他动员起义,以实现其“横行天下”志向的美丽口号!

如果这些还可以以常年流动作战,没有执行经济政策条件为借口的话,那么,黄巢军一路的破坏则使“本为百姓”变成了一句可怕的恐怖台词!

杀戮掠夺,伴随了整场起义。

早在初期转战山东、河南时,起义军就“纵兵四掠”,四处杀戮。

以至于,黄巢军一度颁布“见儒不杀”的政策,即不杀儒生。可见,“焚烧室庐,杀人如麻”是其常态,不杀还需要特别的指示!

在广州时,他们纵兵杀戮,杀胡商二十余万。

攻陈州时,他们开人肉磨坊,流水作业,将捕捉来的附近百姓磨成肉糜为食,据保守估计,当时黄巢军至少吃掉了30万百姓!陈州附近州县几乎成为无人区!

可以说,黄巢确实实践了其“横行天下”的志向,沿途摧毁了一切!

然而,他所作的,仅仅是摧毁而已!

大唐的根基被其摧毁殆尽后,剩下的空当被各地藩镇所接手。

黄巢留下的,是一个彻底混乱,暗无天日的时代!

总的来说,单以规模而论,黄巢起义横行大半个中国,摧毁了大唐的统治基础,“唐亡于黄巢”。

然而,黄巢一路只是摧毁,他队伍壮大很快,但控制的地盘一直很狭小,只是一颗没有根的大树而已,气候一变就灰飞烟灭了。

而黄巢军滥杀、食人等令人发指的劣迹,也说明:他的“横行天下”,是一场灾难。

所以,说黄巢是一位起义领袖,名副其实,但说“伟大”,那就不客观了。

0 阅读:38

安布出游

简介:最精彩的资讯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