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猴痘:新的公共卫生事件

跑步者的阳光之路 2024-02-08 02:12:05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958年首次在实验室发现猴子体内存有猴痘病毒;1970年在非洲首次发现有人感染该病毒,但未有大规模流行。但最近,已有超过100个国家报告了猴痘病例,新发病例迅速增加,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猴痘可发生于任何人群。潜伏期7 ~ 24天。前驱期2 ~ 5天,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及咽喉疼痛等。皮疹是猴痘最典型的临床表现;90%以上的患者在发烧后1 ~ 3天发疹,表现为全身形态单一的皮疹,可伴有疼痛,呈离散或簇集分布,且都同时快速出现,通常经过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阶段,可持续2 ~ 4周。达70%的病例伴口腔黏膜受累。皮疹数量越多,提示病情越重。

猴痘的传染源并非主要来自猴子,与松鼠和袋鼠等啮齿类动物接触是人类感染的主要原因,如被感染的动物撕咬或直接接触染病动物的血液、体液、伤口可被传染;人与人之间,可通过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被感染者的伤口、体液或沾染病毒的物体如床上用品或衣物而被传染。

临床上,对有发热、淋巴结肿大伴皮肤黏膜受累的患者,结合21天内有猴痘疫区旅居史,或有与猴痘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或接触啮齿类等动物血液、分泌物史等情况,可诊断为疑似病例,并报告有关部门。

目前对猴痘病毒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患者一经发现须及时严格隔离至痘痂脱落。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注射牛痘免疫球蛋白可能有益。抗病毒药物特考韦瑞、西多福韦、布林西多福韦可能有效。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0 阅读:0

跑步者的阳光之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