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赏析薛宝钗堤外损失堤内补求胜岂止诗和远方

咱一起伴读红楼 2024-09-20 22:24:41

薛宝钗的《忆菊》和《画菊》其实已经被评列为第七和第八了。从两首诗看得出,薛宝钗已经失去稳重雍容的气度,而显得急切甚至有点气急败坏。这恰恰反证了她原来那稳重雍容的气度的装出来的。

《忆菊》的开头既是惆怅又是闷,甚至断肠;谁怜我为黄花病,多么委屈的感叹;诗馀戏笔不知狂,狂字难得出现在薛宝钗的诗里;而聚叶泼墨似乎也在传达作者烦乱的心绪;竟然只能追求一种无聊之举来聊以自慰,这心态是多么无奈。这哪里还是那个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淑女。这一系列用语以及语调语气,出现在薛宝钗的诗里,使诗人种种伤心、纷乱、无奈而狂躁的心态一览无遗。

忆菊诗尾联是个问号。表明宝钗的存疑之心。感觉《忆菊》是非常好的一首感怀诗,甚至可排第三名。蘅芜君满怀惆怅,抱着头苦苦思索着。芦花白茫茫一片之时,菊在寒秋断肠,篱笆空了,园圃也空了,残月清霜只能在梦里与菊相见。对菊念念不忘至挂怀感伤,神随鸿雁南归而远去;傍晚到来,听见捣衣声声,人进入了痴呆的状态。有谁知道,慰语重阳,真的为期不远么?忆菊怜我为黄花病?访菊,感觉蘅芜君与怡红公子,感情是在作鸟儿问答。

宝钗的《画菊》,用语太专业了:丹青、聚叶、攒花、跳脱,简量。简直是国画大师在谈绘画。这个宝钗像在发牢骚,对黛玉的诗才,好不服气的。矛头直指黛玉,你我之争,是几句诗能较出高下的么?

那句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完全像是在发牢骚了,对黛玉的诗才不服气。还顾左右而言它,我与你之间是几句诗能较出高下的么?黛玉说喃喃负手扣东篱,宝钗说莫认东篱闲采掇。黛玉说解语何妨话片时,宝钗说岂是丹青费较量。黛玉回道:解语何妨话片时。按说惜春能画,画菊当给惜春做。作者把他给了薛宝钗。原来她还是画中行家,胜于你的地方多了,不信走着瞧。

画菊忆菊不仅落在黛玉之后,几乎已经是垫底了,列于宝玉之前,那是裁判长顾及她脸面。其实她这两首未必针对胜过宝玉的诗。而且忆菊访菊,感觉蘅芜君怡红公子,感情是在遥相呼应。由于对菊花的回忆而访菊,进而动手种菊,这人与菊交流的第一阶段。何尝不是人与局交流的初级阶段。由薛宝钗跟贾宝玉共同完成。似乎预示着什么。忆当初,访而成局。然而画局必定是画局,画饼不难充饥,画局终无意趣。

宝钗这两首诗,确实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细读她的《忆菊》,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首很老到的诗,用词精当,气息浑厚甚至老健,书袋子气重了些。或许原因很简单,宝钗吃亏就吃在在事先知道诗题。这些诗题是她跟湘云提前就知道的,因此在词句上多有斟酌,这一斟酌思考,导致了她的诗失去了灵气和光彩,而这些,被高明的李纨一眼就看透了。甚至可以说任何人都可想而知之。这是那一宿斟酌思考的功劳。出题的薛宝钗比别人多一夜的准备时间。宝钗又抢选了忆菊。可是她竟然输了。这说明论诗才,黛玉不仅胜过诸姊妹,而且胜过薛宝钗,是名符其实的大观园第一诗人。

宝玉的《种菊》、《访菊》两首落第。种菊太难为怡红院公子了。说的尽是外行话,他连种菊该浇水都不知道,要不是昨夜的及时雨,这菊不死也得打蔫。种花一定要干土,不能成泥。水也不能用泉水,更不能等雨。宝玉哪来这些经验。缺少新意缺少创意,根本原因还在于缺乏物质基础。

《种菊》表明怡红公子爱菊,特意亲自栽种。首联破题不拖泥带水,看得出贾宝玉作诗是受过正规训练的。公子不负花,花亦不负公子。公子的喜悦之情滚滚而来。秋色寒香也是指菊花,公子的喜悦之情引得诗兴大发诗千首。幸得神助,值得醉酹,菊花开得这般快而又这般美。公子想,这不是一般的花,简直是阆苑仙葩,理应护惜。这似神瑛侍者对绛珠仙草的一段情怀,怡红公子的种菊之情,岂不是神瑛侍者护惜绛珠的艺术再现,或许还体现了宝玉对黛玉的爱惜与关怀。从《访菊》到《种菊》,贾宝玉将自己对林黛玉的感情表述得淋漓尽致。种菊似一种比拟,以花喻人。大观园里的姐妹谁不如花美玉?谁不需要护惜?宝玉护花的诚挚之心,即他对女子们的态度。

《访菊》首联点出菊不随同世俗、独居霜边的风骨,与宝玉的志趣暗合。颔联虽然较为平淡,却也点出菊孤独而轻愁的特点。颈链写出访菊的行动和兴致,以及宝玉访菊而得的愉悦。尾联则表达作者愿取得菊的理解,希望菊留香枝头的意愿。公子如此多情,菊花你若理解,就不要辜负公子苦访的深情厚意。你就怒放吧。诗意醇厚,余音袅袅。这是一首不错的感怀诗。

贾宝玉的诗文功底和这两首菊花诗并不差,只有他的菊花诗没有脂粉气,贾宝玉的诗词造诣,能力不比钗黛们差。只因以男儿与众女儿比较,注定失败。贾宝玉的诗想得美。然而白日梦不切实际,不合时宜,落第也是必然。

0 阅读:1

咱一起伴读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