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的青岛,自1891年建置以来,便与中山路紧密相连。作为青岛城市发展的缩影和城市文明的发源地,中山路的建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也成为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五一期间,上街里举办“心心念念的建筑”展览,在中山路的街头用艺术装置形式,复刻呈现了优秀的百年建筑,鳞次栉比的建筑间人来人往,带着孩子的家长和背包客络绎不绝,无不认真定睛建筑展的细节——这场建筑艺术的盛宴在对百年历史的回顾和文化的传承中,让更多人深入地了解了青岛,也重新感受了百年老城的独特魅力。
上街里的中山路,承载着青岛百年间的商业、文化和历史记忆。这些被心心念念着的老建筑,不仅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青岛百年城市历史的见证和城市文化的载体。万国建筑群既有德国西式的典雅,又融入了本土建筑风格的实用性,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哥特式、罗马式、圆拱门、花岗岩、红瓦屋顶……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上街里百年建筑中西兼蓄的独特风貌。还有全国唯一、青岛独有的历史建筑群落——上街里的百年里院,它们承载着青岛祖祖辈辈的情感与城市的记忆,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百年老建筑重放光芒,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人民的尊重。
在上街里这些老建筑中,位于中山路1号的青岛俱乐部旧址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它建于1905-1911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并施工。一楼大厅内的德国风格蓝色釉瓷壁炉和贴瓷座椅别具特色,天花板露木装饰,木扶梯宽大美观。整体建筑造型典雅,比例均衡,浑厚美观,具有德国青年风格派形式。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为中苏友好协会青岛分会办公场所。
还有位于中山路17号的相宜洋行,建于1908年,建成初期是《青岛最新消息》报社的办公楼,1912年成为伊尔提斯山矿泉水厂(青岛矿泉水厂前身)的股东维尔德的产业,直到1914年,成为相宜洋行。它以德国古典复兴样式为主,同时融合了折衷主义风格,楼的主体部分为二层砖木结构,转角处建有六角形塔楼,成为建筑的主轴。塔楼高四层,顶部建有一座盔亭,屋顶铺设红瓦,开大小不一的老虎窗。尽管在近百年中数易其主,但大部分门窗和室内的硬木地板却依然保持本色,被保护的很好。
除了这些,“心心念念的老建筑”展览还复刻、再现了中山路上的其它百年建筑。通过艺术的形式,让历史与现代相交融,让传统与创新碰撞,在保护、传承这些老建筑、老记忆的同时,为城市商业场景升级奠定了新基础,是青岛的在地化发展的必然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