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与胡锡进;大幅波动不是风险,不波动的市场才是风险

海泽钧 2024-06-18 18:11:21

首先我们先来理解下,如何定位证券价值?证券价值是否是静态化的?

这个很好理解吧?村里今天也发文;把大幅波动作为一种风险处置项;按照这个思路,近年来的一些措施就好理解了。大涨了认为是风险是吗?指数级大涨是风险是吗?大跌是风险我理解,大涨也是风险?股指的健康上涨是风险?(应该是抑制异常波动风险,而不是大幅波动风险吧?)

老胡你觉得是这个道理吗?

要是连波动都抑制了,那这成防涨的市场了,真是挺奇葩的。

说回来,说回股票价值;证券价值。证券股票价值,本身就是动态价值,动态价值,自然就没有恒定的一个静态票面。(价值是随着价格波动的)

最早的股票是有静态的票面价值的,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这样的。发行的股票,是印刷出来的。那上面有票面。而这种票面价值,可以认定为暂时的静态价值。而金融化的今天,不存在长期静态股票价值;因为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了;货币的影响、汇率的影响、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消费和收入、投资等等,影响是多方面的;所以,只有在信息闭塞、传导缓慢的时代里,股票的价值,才能是静态价格波动(也就是不怎么波动)而现代,基本是动态价格波动来体现股票价值。

第一,证券市场,股票价值体现的市场价格必然是动态波动性的。现代证券市场,包括我国证券市场,不存在静态股票价值长期存在说。都是动态存在的。除非回到完全封闭的社会和金融结构里,否则,很难让股票价值回到静态价格波动范畴;想想80年代开始倒卖外汇的那些倒爷儿们,到那种程度,价格也是会波动的,甚至是大幅波动的。回到计划经济才能安全封闭住金融市场波动和社会波动;完全封闭住舆论;这样才行。

但这种互联网时代,想想就不可能啊。

所以,股票价值体现的市场价格必然是动态波动的;这是市场的基本特征。

而应该防备的是异常波动。那什么是异常波动那?

也就是,不是股票价值产生的剧烈波动,是异常波动。这主要是违法的投机、大股东减持、内幕交易等造成的。而在A股变现出来的,片面价格体现,主要是T+1的向量打板炒妖股。

比如今天炒作的理工光科;实际这个业绩,106倍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0.7%,企业主要做光栅传感器;公司一代产品包含光纤光栅、分布式光纤技术产品,二代产品主要指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技术产品。实际市场很窄,发展空间不大;但这样的炒作,就能在A股如火如荼起来,这就是T+1的功劳。造成的向量打板;凝固了的投机的量,使这些小盘、业绩较差的个股,容易涨停,并且能够单日涨停的住。

净利润:659.0万

同比:68.43%

毛利率:35.30%

净利率:6.97%

ROE:0.70%

负债率:36.46%

老胡想想,大家都想想,7300亿的三市总成交,地量了;流动性的枯竭到如此,但仍然每天要维持15只到20只左右的向量T+1打板炒妖股。8000亿到1万亿,每天将近30只T+1向量炒妖股打板。量能的3分之一都被这些妖股打板给吸收了。

T+1向量打板是A股的癌症。

但为什么坚持这种落后到极点的交易方式?

就是从错误的,抑制大幅波动的思想去管理证券市场的角度,实行的。

认为,只要是抑制了波动,市场就是健康的,就是好的。配合融资,这样是想要的市场状态。

但真的是这样吗?

抑制了正常的价值导致的价格波动,换来的,是过度的投机波动;非但没有减轻过度投机波动,反而助长了A股的投机波动。适得其反,作茧自缚。

第二点、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来自于风险投资;而风险投资的特点是高风险高回报。

风险的资金,为什么选择股票市场?

因为看中的是,股票的价值的动态波动率。没有波动率了;那投的是什么?投的是寂寞是吗?

这是投资者需要;这种需要来自于商业化投资的本能。这甚至和捆绑人性的地方。怎么改那?

所以,抑制大幅波动,造成的不是乖孩子市场;而是死市。

因为这市场,需要的是健康的股票价值的价格波动。而这种波动,是向上的正弦波;这是最健康的状态。

而我们现在的波动,是偶尔政策的余弦波。就像给一个垂死的病人,打一阵强心针;波动一下,然后是万古长寂的余弦波波动。越波动越低迷。

价值的价格波动低迷,会造成什么?

低迷,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持久性不可逆的流逝。

每年,从A股转投到海外市场去的投资资金,超几千亿。如果现在扩大到十年,想想这是多么惊人的一笔财富?会达到上万亿美元。就算有离境税,那又能有多少?

日积月累,损失多少?如果用20年计,那未来,掏空社会资本的钱包,都不为过。

因为这里,有一个长期的计算和预计。那就是海外市场长期价值波动性,高于国内市场;普遍性的。所以转去海外市场。

这个不能单纯用爱国来把他们拉回来。爱国心理大家都有,但是你说用这个把他们拉回来,似乎有些牵强;效果不好。

提升股票价值的波动率,形成指数型正弦波向上波动,长期而持久的;才是解决资金流出问题的关键。

综合的来讲,老胡啊,我们的证券市场,一直在一个巨大的错误中运行。从来没有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从来没有想过从融资市这个伪命题改出来;如果说,路径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那怎么走,不都是南辕北辙吗?

从目前看,二十年后,中国风险证券投资资本从各个能够出境的方式,都会转投到海外市场。这种预期风险之大,令人咂舌。说二十年内,掏空改革开放积累的成果也不为过。

但,我们的证券市场管理层,有一丝一毫的风险感吗?

还在那里防大幅波动风险那,哈哈。所以,目前,长期看待我国证券资本市场,丝毫看不到什么希望。

动辄就是一句,吸引养老金、社保金长期资本入市;这句话,10多年了;吸引了多少?够不够?这句话,是招商引资的万能挡箭牌吗?问问村里,自己信不信?

证券市场改革,是全面改革的缩影。有没有希望,要看的是符合真理、科学;还是只冠冕堂皇的粉饰。

0 阅读:9

海泽钧

简介: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