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双人花滑选手张昊举行婚礼,花滑队现役和退役的队友们悉数到场,唯独不见一个人的身影,张丹。
张丹和张昊搭档双人滑14年,两人最初开始组合时,一个13岁,一个14岁,并且都来自黑龙江。
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他们的双张组合,还夺得了银牌。这样的成绩,是当时我国花滑运动员在奥运历史上最好的战绩。
张昊婚礼,张丹的缺席,让人心里很纳闷。
两年后,张丹也与认识三个月的丈夫闪婚。同样,过去的队友和教练都前来送上了祝福,张昊那边也悄然无声。
显然,这样的情形,不合常理。
对于从小“青梅竹马”一起搭档训练的花滑组合来说,十多年的朝夕相处,“亲密”接触,要一起学习艺术表达,更要在训练场和赛场上,把自己完全交付给对方,这份信任和依赖,能培养起来极为不易。
按理说,哪怕退役,他们的感情也定然会比普通朋友更深一些啊,毕竟这是“过命交情”。
可张丹张昊,自从组合解散后便再无来往,电话都没打过一通。
有人说,这一切,都是因为2006年冬奥会上的那狠狠一摔。
曾经,很多人以为,张丹张昊会成为情侣,就连他们的教练都说,“如果他俩谈恋爱,我一点也不惊讶。”
双人滑这项运动太特殊了,要求的不只是选手的个人技巧和能力,赛场上,评委更看重俩人的配合度,尤其是CP感。
两个人从动作技巧到对艺术的感悟,都得旗鼓相当。再加上大多数比赛配乐都是爱情曲目,从训练到比赛,双人滑运动员成天沉浸在这样的氛围当中,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碰撞出点火花。
对于张丹张昊来说,年龄只差一岁,又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从一起搭档开始,拿下过多次世滑赛冠军,2005年,更是获得四大洲花滑锦标赛双人滑冠军。
脱颖而出的张丹张昊,因为出色的天赋和高度的默契,获得了国家重点关注。国家把即将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2006年冬奥会双人滑夺冠的希望,也寄托在这对组合身上。
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教练组到媒体,从生活服务到艺术编排,一切重心全围绕着张丹张昊。这也让他俩拼得更猛,誓要摘下都灵冬奥的双人滑金牌。
然而,决赛当天,俄罗斯选手比张丹张昊先出场,一整套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流畅连贯技巧高超,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这下,本就对金牌誓在必夺的张丹张昊,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夺冠,他们走了步险招:抛四周跳。
抛四周跳这个动作极大考验运动员之间的默契度,并且对技术的极限发挥是个相当大的挑战。男运动员在将女运动员抛起时,对角度和高度都有精密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失败。在此之前,几乎没有哪个组合能在重大国际赛事上,成功完成这个挑战。
张丹张昊在关键时刻为了冲冠,选择的这步险招,其实是有一定把握的。毕竟之前多次练习中,他们做到过。
可当比赛音乐响起,随着动作进行时,张昊抱起张丹往空中抛起的刹那,角度过低。如此一来,张丹在空中施展的空间和时间完全不够,狠狠摔在了地上,并且还撞向了身后的护栏。
张丹强忍着疼痛挣扎起身,她竭力想要控制住自己痛苦的表情,但身体的撕裂感还是从她脸上泄了出来。她擦了擦眼角,继续和张昊把接下来的比赛完成。无法想象,在那样的疼痛下,这需要多大的毅力。
宣布比赛结果时,张丹张昊原以为自己和奖杯无缘,没想到,他们除了那个抛掷失误,其它表现实在太精彩,最终还是获得了银牌。
可他俩真的高兴不起来,明明是有夺金实力的啊,背负着那么多的期望,却功亏一篑。
都灵这一摔,很大程度上摔掉了张丹对张昊的信任,他们不再像过去那般配合默契,在训练中也经常发生摩擦和口角。
再加上张丹开始蹿个,一下蹿到了170的个头。对于女花滑选手来说,这样的身高,与男选手配合起来,会有更高难度。
更何况,张昊的肩、肘、手指也有伤病,难以担负身高和体重都明显增加的女伴,两人的状态很难再返巅峰时期。
“分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2012年,张丹退役。张昊由教练组安排,重新搭档其他女伴。
自张丹退役后,她与张昊之间几乎没有来往,连电话都没通过,各自的婚礼,也没去参加。
其实,花滑运动员能走到一起,成为眷侣的不多,这么多组合中,唯有两对后来成了夫妻。一对是申雪和赵宏博,一对是庞清和佟健。
花滑运动员中,退役后没走到一起的,到底还是占大多数。虽然他们有着“青梅竹马”般的训练、成长经历,但也许是过于熟悉对方,失了距离感,反而难以产生爱情的冲动。
但像张丹张昊这般,退役后再无联系的,也是极为少见的情况。
直到张丹退役十年后,为排演我国首部原创冰上舞剧《踏冰逐梦》,在中国花滑教父姚滨的邀请下,张丹张昊这才十年后再度携手。
此时的张丹有了女儿,张昊的儿子则比张丹女儿大一岁。张丹的面部已有轻微松弛的状态,张昊则早已发福,一度还曾让人担心他是否能再举起女伴。
十年的时间,当初的心结张丹也已消解不少。
对于高水平竞技运动来说,很多时候,运动员自身的水平差距并不是太大。有时,决定输赢的,只是运气。
而拿捏人生的,却往往都是心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