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麻烦和挫折,而要想应对这些除了智慧和努力,还要圆通。圆通和圆滑不同,圆滑是贬义词,圆通则是指在处理问题时进退有据,如此也才能不给自己造成一些严重的长期后续问题。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中,有一位将军其实资历不浅,早早就参加了革命,但他因为性格上不够圆通,得罪了不少人,导致他后来甚至差点连中将军衔都评不上,他就是聂鹤亭。
1905年,聂鹤亭生于安徽省阜南县。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外有列强环伺,内有军阀割据,苛捐杂税,百姓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聂鹤亭也因为家庭困难,7岁入私塾短暂学习4年后就被迫辍学,12岁开始下地干活。好在两年后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再次回到学校读书之后考上了中学和江西一所军事学院,成为了当时社会上的高学历人才。
在学习期间,他接触到了新思想,在听说了五卅惨案后,他决定参与爱国救亡活动中,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并担任了青年救国团团长。
但学生们毕竟手无寸铁,一旦当局出动武装人员镇压,很快就成了一盘散沙。他意识到这一切后,决心参军救国。
1926年他报名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因为在军校学习过,所以得到了特别提拔,很快担任了叶挺独立团的第二营第六连的排长,并正式入党。
1927年,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当时他担任排长职务,手下有一位班长名叫粟裕。粟裕自然就是后来在苏中七战七捷,在孟良崮和淮海战场立下大功,有着“战神”之称的大将粟裕,是以也可见聂鹤亭当时地位之高;而且当时林彪的职位也比他矮半级,林彪后来的地位人们也都知道。
按照资历,他的军衔应该会很高,可是为何会只得到中将军衔呢?
这与他的性格不够圆通是分不开的。从三河坝战斗开始,他就做出了多次不太理性的选择。
南昌起义打响后,由于敌众我寡,起义部队被打散,朱德带领部队在三河坝阻击敌人。战斗结束后,关于接下来何去何从,聂鹤亭和朱德发生了严重分歧。朱德认为应该深入到远离敌人的农村地区,但聂鹤亭却并不赞同,执意离队去上海寻找中央组织。
从后来的历史走向来看,聂鹤亭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而且单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去上海也不利于斗争。
后来两人在中央苏区再次见面,聂鹤亭主动向朱德承认了错误,表示自己当初的想法不正确,朱德对此并不在意,表示大家都是同志,现在不是殊途同归了嘛。 但我们不得不说,即便朱老总高风亮节,也难掩他性格上的缺点。之后聂鹤亭参加了苏区的反围剿战斗,1933年担任了红一军团第一师的代理参谋长,成为了红军部队的高级指挥员。
1934年10月,聂鹤亭跟随大部队走上长征路,历经坎坷和考验。全面抗战打响后,他听说新四军建立,而军长是他一直很敬重的老上司叶挺。于是他自告奋勇,提出离开延安,奔赴抗日前线,对此毛主席也表示原则上支持,但没有立即同意任命,并要求在离开延安前过来再见一次面。
但聂鹤亭却担忧毛主席改变主意不让他离开延安,于是干脆就没去见毛主席,自己直接就去部队报到了。
毛主席的意思其实也更多的是让他听从命令,可他却以为是毛主席要劝说他留下。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如果人人效仿,显然队伍就不好带了。
除了这件事,在三大战役时期,聂鹤亭也有很不慎重的决定。
1948年,辽沈战役正在进行,此时他已经担任了辽北军区司令员,是独当一面的高级指挥员了。但他却犯了一个大错误,自作主张接受了敌暂编53师的“起义”。
要知道,这样的大事是必须要先报请四野最高首长林总和罗政委的同意才行的,遑论这敌暂编53师本就已经是瓮中之鳖,顶多算是投诚。
事后,林总和罗政委对他进行了严肃批评。战机稍纵即逝,当断则断,其实也情有可原,但聂鹤亭这个决定不向上级请示,自己直接就拍板,显然是不妥的。这跟之前没去见毛主席是类似的错误。
1955年,全军开始了授衔,结果获得军衔的1600多位将官中没有他的名字。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在评定军衔的时候,他认为自己的战功应该获得上将军衔,但实际上只给了中将,于是情绪上有些激动,直接登门去找老上司罗荣桓理论,也引来了首长们的批评。
为了惩戒一下,就暂时取消了他的评衔资格。直到一年后,经过再次讨论,他本人也写了诚恳的检讨书后,才给他补授了中将军衔。
后来,他担任了工程兵副司令员等职。
1971年3月,聂鹤亭将军病逝,享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