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遗体,为何从开始的永久保存供人瞻仰,转变为混凝土封固?

墨渡有熊心 2024-07-19 08:57:02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1929年的一个清晨,南京紫金山的茅山坡上人声鼎沸,一场备受瞩目的仪式正在进行。

孙中山,这位辛亥革命的领袖和国民党的创始人,原本应在水晶棺中永久保存,最后却选择了选择了紫铜棺,并以混凝土封固的方式埋葬。

这一决策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孙中山先生逝世及遗体保存初步方案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

消息传出,全国各地迅速响起了悲痛和哀悼的声音,城市的大街小巷,无不笼罩在一片凝重的氛围中。

在处理孙中山遗体的问题上,国民政府高层展开了紧急的讨论。

最终,他们决定借鉴国际经验,将孙中山的遗体保存并供后人瞻仰,以此纪念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卓越贡献。

这一决策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孙中山的精神和理念得到永久的传承。

孙中山的遗体被紧急转移到了北京的协和医院,医院的工作人员和专家组成了一个特别的防腐小组,他们的任务是确保遗体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存。

在医院内,一间专门的防腐室被临时设立起来,以便对孙中山的遗体进行专业的处理。

这间室内温度被严格控制,以避免任何可能导致遗体损坏的环境因素。

专家们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防腐技术和化学物质,每一步操作都小心翼翼,确保不对遗体造成任何不必要的损伤。

棺椁选购的困难与解决

国民政府为确保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得到尊重和妥善的保存,与苏联政府进行了密切的协商,购买了一具与列宁同款的水晶棺。

这款水晶棺在当时被视为尊贵和永久保存的象征,因此被选为孙中山遗体保存的首选。

水晶棺的购置和运输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从苏联到中国的长途运输充满了不确定性,特别是考虑到当时的运输技术和路况。

在棺椁被装载到火车上后,跨越了千山万水,经历了漫长的铁路旅程。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运输途中的颠簸和管理上的疏忽,这具珍贵的水晶棺在运达中国前就已出现裂痕和损坏。

国民政府接到消息后,立即组织专家对损坏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这具棺椁的损坏程度已经无法进行修复,必须重新订购。

面对这一挑战,政府官员急切地与供应商联系,寻求更为坚固且能承受长途跋涉的棺椁。

在多方比较和权衡之后,他们决定采购一款新的设计,采用玻璃盖和钢制框架以增强其耐久性。

新的玻璃盖钢棺不久后从苏联运抵。

这批棺椁在设计上更为坚固,外观上也更为现代。

但在实际测试中,问题再次浮现。工作人员在协和医院对棺椁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发现虽然这款棺椁的结构坚固,但由于所用材质的特性,其较轻的玻璃和导热快的钢材并不适合长期保存遗体。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可能会加速遗体的腐败过程,这与初衷保存遗体的目的背道而驰。

面对连续的挫折,国民政府感到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于是,他们开始向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合适的材质和设计。

通过与多国的棺椁制造商交流和试验,专家们最终将目光投向了楠木材质。

楠木因其出色的防腐和抗变形特性,在历史上被广泛用于制作高级家具和棺材。

在经过全面的评估和试验后,国民政府确认楠木棺椁为孙中山遗体的最终选择。

楠木的厚重和其天然的油性成分,为遗体提供了一个凉爽且干燥的内部环境,极大地延缓了腐败过程。

国葬仪式的隆重举行

孙中山的国葬仪式在段祺瑞的组织下,于社稷坛以极其隆重的方式进行。

这一天,北京的早晨被厚重的哀伤氛围笼罩,从天还未亮开始,数以万计的民众便开始向社稷坛方向聚集。

社稷坛周围,整个区域被临时的安全措施所封锁,大量警力部署确保秩序。

沿途的街道被清扫干净,道路两旁摆放着花圈和黑色的纱布,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哀悼和敬意。

送葬路线沿途,市民自发地站在路边,手持白花和孙中山的遗像,默默等待送葬队伍的到来。

随着送葬队伍的启动,哀乐缓缓响起,空气中充斥着压抑和肃穆的气息。

孙中山的遗体放置在由楠木制成的棺椁中,棺椁表面镶嵌的铜质装饰在阳光下闪耀着庄严光辉。

汪精卫、李大钊、林伯渠等当时的政治和文化重要人物穿着黑色的丧服,他们轮流担任抬棺任务,步履沉重地沿着设定的路线前进。

每当棺椁经过,人群中便会自发地低下头,许多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泪水沿着脸颊悄然滑落。

孙中山作为民族的领袖,他的逝世让无数中国人感受到了深深的个人损失。

12万民众的聚集并非简单的数字展示,而是真实反映了民众对这位伟人深切的哀思和敬仰。

送葬队伍缓慢前行,过程中不时有人高声念诵孙中山的功绩和遗教,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响,增添了一份沉痛的庄严。

沿途的每一段,都有志愿者分发白色纸花和纪念册,记录了孙中山的生平和革命事迹,让每一个前来送葬的人都能更深刻地记住这位国父的形象。

随着队伍逐渐接近社稷坛,远处已经聚集了更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民众。

他们中有许多是专程从远方来到北京,只为在这一刻表达他们对孙中山的敬意和追思。

人群中传来的哭泣声愈发频繁,每一个悲伤的表情都映射出国家因失去这位伟大领袖而产生的深刻裂痕。

当棺椁终于抵达社稷坛,一场简短而庄重的仪式在那里举行。

所有参与的人员和观众都保持着肃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燃烧的香烟味。

全国民众通过76万人的追悼行动,共同表达了对这位伟人不朽遗志的继承和对他理想的坚持。

遗体最终安葬地的选择与建设

孙中山生前曾表达过将自己安葬在南京紫金山的愿望。

遵循孙中山的这一遗愿,国民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在南京紫金山的茅山坡选址和建设孙中山的陵寝。

1925年4月,宋庆龄亲自前往南京紫金山,进行实地考察。

紫金山地势雄伟,四周被绿树环抱,景色宜人,与孙中山生前关于他的安息之地的描述非常契合。

茅山坡位于紫金山的一侧,地理位置较为隐蔽,环境幽静,是建造陵寝的理想之地。

宋庆龄和伴随的专家们对该地点的土壤、风向、水源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确保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经过细致的评估后,茅山坡被正式确定为孙中山陵寝的建设地点。

委员会随即启动了陵寝的设计和建设工作,设计师们在尊重孙中山遗愿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设计方案采用了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等,体现了对孙中山崇高身份的敬意。

建设过程中,工程团队面临了不少困难。由于紫金山的地形较为复杂,建设初期,运输建筑材料至山上相当不易。

施工团队不得不改善现有的道路,甚至新开辟了一些临时道路来确保材料能顺利运送到建设现场。

为了保证陵寝的建筑质量和安全性,项目组特别从全国各地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工匠和技师,他们采用古老的手工技艺,对石材进行雕刻和装饰。

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努力,到1929年,孙中山的陵寝终于建设完成。

下葬仪式与后续纪念

1929年5月28日,在南京紫金山的茅山坡,孙中山的下葬仪式正式举行,这一天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象征性终结。

早晨,施工队伍和仪式负责人开始了最后的准备工作。

紫金山上空,天空清朗,阳光透过轻轻摇曳的树梢洒在静谧的墓地上。

由于长期的保存挑战,孙中山的遗体已经发生了变色,无法再放回最初预定的水晶棺中。

这一变化迫使负责人采取替代方案,以确保尊严地保存孙中山的遗体。

紫铜棺被选中作为新的容器,这种材质坚固耐用,历史上常用于制作高贵的棺材,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象征意义。

在仪式开始前,技术团队仔细地将孙中山的遗体转移到紫铜棺中。

为了进一步保护遗体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决定使用混凝土封固方法,这一技术能有效隔绝空气和湿度,延长棺木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在紫铜棺放置于墓穴中后,施工团队开始按照既定程序,用混凝土将棺材固定,确保不受任何物理因素的影响。

这一过程虽然技术性强,但每一步都被执行得小心翼翼,以确保尽可能地尊重和维护孙中山的遗体。在混凝土浇筑并固化之后,墓门缓缓关闭。

与此同时,原本预定用来安放孙中山遗体的水晶棺被安置于南京城外的碧云寺内,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衣冠冢,成为纪念孙中山伟大生涯的标志,吸引无数瞻仰者前来,回忆和学习孙中山的光辉历程和崇高精神。

参考资料:

[1]周洋.历史并非如此——也谈孙中山遗体安葬秘闻[J].档案与建设,1987(6):47-4946

0 阅读:2

墨渡有熊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