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东北军出身的吕正操与万毅,他们的军衔合理吗?

武哥谈历史 2024-03-19 20:26:56

在我军历史上,有很多从旧军队过来的将领,比如朱德、贺龙、刘伯承元帅等人是在二十年代过来的,还有一些将领过来得稍晚一些,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吕正操与万毅。

这两位将军都是东北人,都是东北军出身,都是抗战期间在东北军分崩离析以后参加了革命队伍,二人屡建奇功,在1955年都被授予了军衔,其中吕正操是上将,而万毅为中将。

对于他们二人,有种说法是两人其实在方方面面相差不大,万毅一度还超过了吕正操,那么果真如此吗?我们今天就来看看二位的军衔到底合理与否。

吕正操

我们先来看看二人前期在东北军的情况。

吕正操生于1904年,是辽宁海城人,加入东北军的时间是1922年。

他先是去了张学良的卫队旅,次年在张学良的推荐下,考上了张当校长的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又回到了张身边做副官秘书​。

但吕正操渴望去前线杀敌,不甘心只做幕僚。于是经张学良同意,先是在1929年去当了旅参谋处长,后又在1932年做了团长,率部​在热河与日作战。

1936年9月,吕正操在北平建立了东北武装抗日救亡先锋队,任总队长。不久又被张学良选调到了西安,在张学良公馆担任内勤。

万毅生于1907年,比吕正操小三岁,加入东北军的时间也是晚了三年,即1925年。他先是在教导队学习,次年来到了张学良身边做少尉副官与北大营军械官。

万毅于1929年也考入了东北讲武堂,这要比吕正操晚了6年​。他在校成绩非常优异,在毕业考试时,在两千余名毕业生中成绩名列第一。

由此,张学良奖给了他一块怀表和一把指挥刀。后来,在东北军军制改革时,部队刊物悬赏征集“标准连长”方案,他的应征文章又获第一名,张学良又奖给他一支新式派克笔。

张学良改旗易帜去了南京后,万毅一直跟随,先后任少校团副、少校营长、中校团副,后又随张学良去了陕甘地区。

这时接触到了我党在东北军做统战工作的刘澜波等人,到了1936年1月,29岁的万毅做了中校团长,是当时最年轻的团长。

在此期间,国民党派往团里的政训员发表“攘外必先安内”的谬论,万毅当场就扇了一耳光,惊动了蒋介石​,险些被处分。

西安事变后,万毅由于发表同情张学良的言论而被扣押,进而逮捕入狱。

由上我们看出,在东北军早期,吕正操与万毅都做到了团级干部的职位,但吕正操从军早,当团长也比万毅早了4年​。

万毅

​我们再来看看抗战期间的二人。

吕正操在西安事变后重新回到了东北军做团长,不久便率部加入了革命队伍​。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吕正操参加革命是在正确的时间与正确的地点干了一件正确的事。

首先在时间上,1937年5月,吕正操入了党,随后在当年10月率全团官兵脱离东北军,改编为人民自卫军。

如果再晚些,便会遇到一些周折。因为抗战刚刚爆发,国共合作一致对外,出于统战考虑,在吕正操起义以后,原则上不再主张类似情况发生。

地点上,吕正操所处的华北,由于国军溃逃,日寇兵力又不足,大部分处于真空地带,利于革命活动。

吕正操部被编入了晋察冀军区,他担任了八路军第三纵队兼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司令员,​成为了八路军的旅级干部。

冀中抗日根据地飞速发展,很快发展到了几十个县、人口约700万,还建立了冀中抗战学院,军区部队发展到了10万余人。

我们熟悉的“地道战”、“地雷战”、“蘑菇战”、“顶牛战”等,都是出自于冀中军区。吕正操还率冀中部队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取得了辉煌战果,受到了总部嘉奖​。

在后来的日寇大扫荡中,冀中军区遭受了重创,吕正操率部分冀中部队去了晋绥一带,出任了晋绥军区司令员​。

此时的晋绥军区因为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成立后,下降为了副大军区级,但此时吕正操的地位仍不低​,妥妥的大将级别,后来的大将许光达也只是他属下的一个军分区司令员​。

万毅于1937年10月获释,重新回到了东北军,任52军的一个团长,参加了南京保卫战与连云港保卫战​。

特别是连云港保卫战,万毅身先士卒,亲临前线,率部抵抗,敌人伤亡惨重,终不能从连云港登陆。万毅也因此威名大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毅)”的歇后语也在连云港一带流传开来。

也正是在连云港期间的1938年3月,万毅在谷牧等同志介绍下,成为了一名特别党员​。

后升任旅长的万毅因与111师师长常恩多将与日军勾结的57军军长缪澄流赶出了部队,不久再次被捕​入狱。1942年8月在蒋介石密令处决的前夕,万毅越狱成功,进入滨海抗日根据地。

后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派,万毅重回东北军任师长改造军队,1944年10月所部正式改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万毅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滨海支队支队长。

这个职务属于二级军区副职,相当于​副旅级。

综合二人在抗战期间的表现,万毅后来官居东北军师长,比吕正操刚脱离东北军时的团长要高,这也就是人们说的万毅一度超越吕正操的由来。

​但吕正操加入革命队伍比万毅早了八年,入党也早了一年,无论在我军职位,还是在冀中所取的成就,吕正操都要高于同时期的万毅​。

吕正操

到了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抢占东北,东北军出身的干部派上了用场,

吕正操毕竟与张学良曾经过从甚密,是东北军中最早参加八路军而且职位也最高,于是被最先派往了东北,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副总司令兼西满军区司令。

此时的司令员是林彪,政委是彭真,另外三位副司令员是​李运昌与周保中​与萧劲光。后来的三位大将黄克诚、肖劲光、谭政都排在了他之后。

不过,随着解放战争的逐步进行,吕正操地位也逐步下降,先是西满军区司令员被黄克诚取而代之,任东北铁路总局局长,再后来调到了军委总部任铁道部副部长兼铁道兵团副司令​。

抗战胜利后,万毅率东北挺进纵队2支队进军东北。先后任东北1纵司令员、政治委员、5纵司令员兼党委书记,后军队整编后,万毅又出任了由5纵改编而来的​42军第一任军长。

值得一提的是,他从山东带过来的部队先是被编入一纵,后来改编成为赫赫有名的“万岁军”38军。万毅是这支部队的首任军事首长,​梁兴初与李作鹏都做过他的副手。

解放战争期间,万毅在东北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攻占四平、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等战役战斗,​为东北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解放后,万毅先是担任了解放军炮兵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为“小钢炮”陈锡联。他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出任志愿军炮兵司令员,后担任了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

可以说,解放战争期间,身处军事斗争一线的万毅的成就要高于吕正操。

万毅

我们总的来看,吕正操早期资历要比万毅老;在抗战期间,无论职位还是战绩也比万毅优秀;在解放战争期间,虽然吕正操地位也不低,但万毅的军功要比吕正操出色。另外,在与张学良的关系上,吕正操要近一些,在东北军的地位也要比万毅高。

综合起来看​还是吕正操要占优。因此,在1955年评衔时,吕正操被授上将,万毅被授中将,基本合情合理​。

万毅将军于1997年逝世,享年90岁;吕正操将军于2009年逝世,享年105岁,是所有开国57位上将中最长寿的,也是最后一位离世的。

(完)

0 阅读:11

武哥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